新西兰是一个发展相当晚的葡萄酒产国,虽然葡萄园的面积在近10年来快速增长了2.5倍,但依旧是一个葡萄园面积仅2万多公顷、产量1亿多升的小型产国。独特的自然条件让当地的葡萄酒又有其他产地的葡萄酒难以比拟的独特风味,拥有干净纯美的水果香气、可口诱人的水果香味。特别是摩尔伯勒(Marlborough)产区的长相思,以及马丁伯勒(Martinborough)和中部奥塔戈(Central Otago)产的黑比诺,都已经是不可忽视的新经典产区。
地形与气候
新西兰南北两个狭长的岛屿,四面环海,而且纬度高,气候寒冷潮湿。南岛的中部奥塔戈产区甚至是全世界最靠南的葡萄酒产区。北岛的气候较为温和,特别是东部霍克斯湾(Hawke’s Bay)产区主产成熟浓厚红酒。新西兰丰沛的降雨量不是非常有利于葡萄的生长,为了避开西部较多的水汽,不论南、北岛,葡萄园大多位于比较少雨的东岸。
葡萄品种
新西兰的葡萄酒大多采用单一品种酿制,品种是选购的重要指标。因为气候的缘故,白葡萄比黑色品种来的重要。长相思近年来取代霞多丽成为种植最广的葡萄品种,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优异的白葡萄还包括雷司令和成长非常快的黑比诺。成长快速的黑比诺是新西兰最重要的黑葡萄,主要种植于北岛南边与南岛,赤霞珠、梅洛和新进增加的西拉等品种大多种植于北岛北部和东部。
葡萄酒产区
新西兰南北相距1600千米,已经有十多个葡萄酒产区,出现多种风格的葡萄酒。
北岛(North Islands)
北岛气候比较炎热,红酒的表现最佳。第一大城市奥克兰附近即是葡萄酒产区,葡萄园主要位于西北城郊。奥克兰附近的怀希基岛(Waiheke Island),因为岛上特别炎热干燥的气候,可酿出相当浓厚坚实的红酒。霍克斯湾以出产口味浓重的红酒闻名,主要采用赤霞珠和梅洛酿造。
霍克斯湾是新西兰最早发展葡萄酒业的地方,气候较全国其他产区来的干燥多阳光,是新西兰最重要的赤霞珠红酒产区,比较早熟的梅洛也有不错的品质。霍克斯湾也生产相当多的霞多丽和长相思,风格较为柔和甜润。北岛东北角的吉斯本(Cisborne)比霍克斯湾炎热而且潮湿,主要生产白葡萄酒。北岛南端首都威灵顿(Wellington)附近的Wairarapa产区因为气候较凉爽,葡萄酒的风格更均衡高雅,黑比诺和赤霞珠都有相当不错的品质,特别是黑比诺有相当奔放的果香与清雅多酸的口感,以产自马丁伯勒镇旁河阶沙地的强劲黑吱诺最为著名。
南岛(South Islands)
南岛的气候寒冷日照充足,南岛东北面的莫尔伯勒是新西兰最大的葡萄酒产区,有将近一半的新西兰葡萄园位于这个自1973年才开始种植葡萄、以长相思干白葡萄酒闻名的产区。莫尔伯勒最佳的葡萄园位于多河沙与鹅卵石的Wairau河南岸平原上,寒冷多阳光以及昼夜温差大和较长的生长季节造就了这里带着奔放果香的长相思白葡萄酒。
位于南岛西北边的Nelson因为地形阻隔了水汽,是新西兰晴天最多的地区,除了黑比诺,雷司令也是明星品种。南岛东岸的坎特波特(Canterbury)气候更冷,Waipara和附近的Waikari是区内最精华的产区,黑比诺和雷司令都有相当精彩的表现。更南边的中部奥塔戈是新西兰少数具有大陆性气候的地区,气候冬寒夏热,而且干燥,地形变化大,有不少页岩地质。奥塔戈北边的Waitaki多石灰土质,是黑比诺的潜力产区。
——摘自《葡萄酒全书》(林裕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