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张才喜课题组在农林科学领域权威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了题为“Icewine fingerprint involved in latitude under climate change”的论文,该研究系统比较了我国辽宁和云南冰酒以及加拿大冰酒的主要挥发性组分和感官风味特征,并且基于全球气候模型(Global Climate Model, GCM)预测了对气候变化下冰酒产区的北移趋势,为未来全球高品质冰酒的可持续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领域共6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其中由宁夏大学、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等9家单位共同完成的“贺兰山东麓冲积扇荒漠地区酿酒葡萄优质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宁夏酿酒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酿酒葡萄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装备”“贺兰山东麓葡萄园气候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微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风味表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4项技术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葡萄属植物冷害应答机制的分子基础与关键调控网络解析”荣获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这个设备顶端集成了一个高光谱相机,用来检测葡萄叶片病虫害发生情况,下面集成了两个雷达相机,用来识别、规划路径且可以自主行走,底部为了更好地适应颠簸地形,我们设计了双侧支撑滑轨。这样的机器人在葡萄园区里走一遍,最终会把相机采集存储的数据无线传输到后台,后台的操控系统会将采集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处理,一旦园区发生了病虫害,平台上就可以发布预警信息给种植户,园区的某个区域发生病虫害,要赶紧去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