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是一个非常迷人的葡萄酒产国,有着多元精彩的葡萄酒种类以及独特的地方特色。其中,瓦郝河谷(Wachau)产的雷司令、Gruner Veltliner干白葡萄酒以及Neusiedlerses湖畔的贵腐甜酒,更是国际级的顶尖产区。
奥地利有5万公顷葡萄园,全部位于气候温和的东部地区,因位处内陆,冬天寒冷,但夏季炎热干燥,东部的多瑙河谷和地势低平的Burgenland因受到来自匈牙利的热空气的影响,最为温暖,越往西部上游气候越凉爽,过了瓦郝河谷之后就不再适合种植葡萄了。
分级制度
奥地利跟德国一样,葡萄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Tafelwein到Landwein再到Qualitatswein,最高等级为Pradikatswein,不过,在奥地利对每一等级的成熟度要求都比德国高,而且Kabinett只能属于Qualitatswein等级。此外,除了Spatlese、Auselese、Beerenauslese(BA)、Eiswein和Trockenbeerenauslese(TBA)之外,奥地利还有一个甜度介于BA和TBA的Ausbruch等级,另外,当地也生产麦秆酒Strowein,以风干葡萄酿成,甜度要求则跟Eiswein一样。
除了类似德国的分级系统,奥地利也新建立了类似法国的法定产区系统,称为DAC(Districtus Austriae Controllatus)。必须是以特定品种酿造,生产特殊地方风味的葡萄酒产区才能成为DAC。目前仅有产Gruner Veltliner白葡萄酒的Weinviertel和产Blaufrankish红酒的Mittelburgenland两个DAC产区。
葡萄品种
奥地利跟德国一样,也以生产单一品种的葡萄酒为主,而且也以白葡萄为主,Gruner Veltliner是种植最广的品种,除了潮湿的Steiermark,全国各产区都有种植,长酿成干白葡萄酒。另外Welschriesling和米勒图高也相当多。至于雷司令只有在较西边的产区种植,南部的Steiermark则有长相思和霞多丽。黑色品种则以奥地利特产的人工杂交品种Zweigelt以及原产于中欧的Portugieser和Blaufrankish最为重要。
葡萄酒产区
奥地利的葡萄园分属四个产区,以下奥地利(Niederosterreich)为最大产区生产全国60%的葡萄酒。这个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一半以上种植Gruner Veltliner,生产清淡型的白葡萄酒。Wachau产区位于下奥地利极西边的多瑙河畔,河北岸的向阳陡坡开垦为梯田,虽然只有1500公顷,却是全奥地利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区,隔邻的Kremstal和Kamptal也可酿出精彩的葡萄酒。Wachau气候凉爽且昼夜温差大,低坡处主要种植Gruner Veltliner,是全国最精彩的产区;比较凉爽的高坡处有许多麻岩与花岗岩的土质,则种植雷司令,大多酿成干白葡萄酒,是全球最佳的雷司令产区之一。除了少数的贵腐甜酒,本地的酒大多酿成干白葡萄酒。
位于匈牙利边境的Burgenland是奥地利最佳的甜酒与红酒产区。北部的Neusiedlersee湖长32千米却仅1米深,湖水带来的潮湿雾气,使邻近湖畔的葡萄园每年都能够生产贵腐甜酒。品种以Welshriesling最为常见,但在这里,几乎所有的葡萄品种都可以酿成贵腐甜酒。Lllmitz和Rust是最著名的两个村子。离湖岸较远的地方以及Burgenland南部则出现较多的红酒,Blaufrankish是最重要的品种,比较有潜力,Zweifelt和St. Laurent则多酿成红酒。
南部靠近斯洛文尼亚的Steiermark产区位处山区,葡萄园分散在南面的向阳斜坡上,生产干白葡萄酒,最著名的多为以长相思、霞多丽或格乌兹塔明那等国际品种酿成的白葡萄酒。
首都维也纳的市郊也有一些葡萄园,虽然面积只有700公顷,但因现在已成观光胜地,所以相当著名。主要生产浅龄清淡的新酒Heurige。
——摘自《葡萄酒全书》(林裕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