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香格里拉论坛在迪庆州成功举办,州委书记罗朝峰在主旨发言中系统阐述了“世界的‘香格里拉’”五大核心品牌内涵:民族团结亲如一家、多元文化深度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季如画的自然风光以及欣欣向荣的幸福生活图景。迪庆州计划从活动、项目、招商、企业、宣介、服务六个维度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将品牌价值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具体场景。葡萄酒旅游成为本届论坛亮点,州农业农村局局长孙红梅作专题推介指出,大香格里拉产区凭借优越风土和悠久酿酒历史,已发展出近10万亩优质葡萄园、近70家酒企,年产量约4.5万吨。迪庆州现有葡萄种植1.06万亩,涵盖16个品种,建成及在建酒庄38家,形成全产业链格局。“德钦葡萄酒”“维西冰酒”等产品屡获殊荣,葡萄园成为农民“致富园”,酒庄成为“紫色旅游”新地标,实现三产融合与乡村振兴。论坛创新提出大香格里拉酒旅环线概念并发布酒旅地图,突破行政限制,为产区协同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8月19日,第四届香格里拉论坛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开幕,深入诠释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内涵。本次论坛中,葡萄酒旅游成为焦点,大香格里拉酒庄旅游环线地图、香格里拉酒旅地图在论坛上正式发布。特设的葡萄酒展区集中展出迪庆州本土13家葡萄酒品牌,同时还有来自宁夏贺兰山东麓、山东烟台、西藏昌都、四川甘孜等产区和企业代表参展参会。

第四届香格里拉论坛现场
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罗朝峰出席论坛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他表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内涵丰富,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民族团结亲如一家,最独特的韵味是多元文化深度交融,最鲜明的底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亮丽的风景是春夏秋冬四季如画,最温暖的写照是欣欣向荣的幸福实景。迪庆州将以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从活动、项目、招商、企业、宣介、服务六个维度深耕细作,探索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内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体验、令人向往的具象场景。

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罗朝峰致辞
正如罗朝峰书记所言,本次论坛中葡萄酒旅游成为新亮点。迪庆州农业农村局局长孙红梅以“探秘香格里拉,品味高原葡萄酒的传奇魅力”作大香格里拉葡萄酒产业发展推介。多年来,在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规划与全力推动下,大香格里拉葡萄产业从特色种植迈向产业化发展,规模效益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正以昂扬之姿书写高原特色农业新篇章。让大香格里拉不仅成为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更是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迪庆州农业农村局局长孙红梅作葡萄产业发展推介
她在推介中指出,大香格里拉产区风土条件优渥,葡萄酒发展历史悠久,国际名企、本土龙头、精品酒庄等在此深耕,以“德钦葡萄酒”“维西冰葡萄酒”等农产品入选名特优新,各品牌产品更是在国内外赛事中载誉不断。神奇的“小葡萄”,正成功串联起一个生机勃勃的“大产业”,实现着从农产品到文化符号、从种植园到旅游目的地的精彩蝶变,成为驱动迪庆文旅繁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富裕梦想的“紫色致富果”。

迪庆州农业农村局局长孙红梅(前排右一)陪同州领导参观酒企展台
目前,整个大香格里拉产区已拥有优质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近10万亩,汇聚各类葡萄酒企业近70家,年葡萄酒产量约4.5万吨,产业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其中,迪庆州葡萄种植面积达1.06万亩,培育出赤霞珠、霞多丽等16个优质品种,年产葡萄5456吨,建成与在建酒庄38家,形成从种植、加工到文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格局。孙红梅表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各地政府的高效协同与众多酿酒企业的匠心耕耘,大香格里拉产区必将崛起为中国葡萄酒版图上举足轻重的品质新高地和创新策源地。
本次香格里拉论坛跳出了行政区块的限制,提出了大香格里拉酒旅的概念,对当地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非凡。中国葡萄酒信息网总编孙志军主持并发布了大香格里拉酒旅环线以及香格里拉酒旅地图。
本文图片来源于迪庆融媒体,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您发现本平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8 6558 6211,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