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世界知名酒评家Ian D'Agata,倾听这位风土朝圣者与意大利葡萄酒的深度对话
当世界重新审视“风土”在葡萄酒中的价值时,意大利葡萄酒正以其无可复制的多样性与深厚的历史积淀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隅,而在这场浪潮背后中,少不了世界知名酒评家兼作家伊安·达加塔(Ian D’Agata)这位关键人物的推动。如今,这场风土的叙事即将迎来新的篇章——5月23-24日,Ian D’Agata将于在上海举办意大利VINO100的酒展活动,把意大利的多元风土之美带到中国消费者面前。

一杯酒的启蒙,走进意大利风土的灵魂
如果说意大利葡萄酒是一部厚重的经典著作,那么Ian D’Agata 便是那位破译其中密码的语言学家。作为葡萄酒教育和交流工作者,三十多年来,他深耕意大利风土,始终致力于意大利的本土葡萄品种的研究;并通过创办葡萄酒学院、在世界多地举办大师班,让全球葡萄酒爱好者读懂意大利酒的复杂与魅力。
谈到投身本土葡萄研究的初衷,Ian 回忆起学生时代的一个平凡午后。在罗马附近的 Frascati小镇,他与同学午餐时点了一杯普通的“推荐酒”(house wine),意外颠覆了他的认知。餐馆老板热情地解释,这杯酒的风味源自他自家种植的古老Trebbiano和Malvasia葡萄,并邀请他们参观葡萄园。那些形态独特、香气迥异的葡萄藤,让Ian瞬间领悟:葡萄酒的灵魂在于品种本身。

图源|wine- searcher
这次偶然的邂逅燃使得他对意大利本土葡萄痴迷,并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之路。意大利拥有500多种葡萄,远超法国、加州等地所依赖的少数几种主流品种。正是这种难以复制的多样性,塑造了意大利葡萄酒丰富而复杂的风格,也成为Ian一生为之着迷与奉献的事业核心。
从风土到世界,本土品种的多样可能性
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溯源意识的增强,“风土”(terroir)这一概念在全球葡萄酒价值体系中重新获得重视。而在Ian看来,风土绝不止于地理或气候,它同样包含葡萄品种本身。葡萄品种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早已与其生长环境相互适应、共同演化。就像阿尔萨斯之于雷司令,勃艮第之于霞多丽与黑皮诺,波尔多之于赤霞珠与梅洛,这些都是葡萄与风土之间深度融合的结果。虽然这些广受欢迎的品种如今已遍布全球,在不同产区也酿出不少优秀作品,但往往难以完整地体现当地的传统风格。
Ian认为,在当今全球葡萄酒市场中,风土概念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直接关系到葡萄酒的附加价值。强调风土的价值,不仅使消费者认识到每款酒的独特性,也能帮助种植者和酿酒师获得应有的价值回报。

意大利拥有丰富的本土葡萄品种,这些本土品种不仅在意大利本土表现出高度的风土适应性,也开始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Ian对它们的国际潜力表示乐观:“赤霞珠和霞多丽几乎遍布全球,喝来喝去容易让人感到乏味。”相比之下,意大利拥有500多个本地品种,带来丰富多样的色泽、香气和风味,是世界葡萄酒多样性的瑰宝。如今,加州、阿根廷、澳大利亚、南非等地已开始引种这些意大利品种,“这说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们不仅风味独特,还能为市场注入新鲜感。”
被低估的璀璨之星,意大利酒的突围与挑战
意大利葡萄酒正处于一个“被低估的上升期”。尽管法国酒至今仍是品质与声望的标杆,但高昂的价格无形中为意大利酒打开了崛起的空间。意大利酒在保持优良品质的同时,价格更具亲和力,凭借出色的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理性之选。
同时,意大利葡萄酒在投资领域展现出日益强劲的潜力。“Barolo、Barbaresco、Brunello 等酒款的质量堪比法国名庄,但价格却往往只有其一半甚至更低。这种高性价比使它们在拍卖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投资吸引力也随之提升。”

不过,Ian也直言,意大利在保护产区名称与质量标准方面仍有待加强。像Valpolicella、Soave、Chianti Classico 这些知名产区,虽然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市场上同名酒款的品质却大相径庭。这严重削弱了产区的公信力。“相比之下,一瓶法国的 Gevrey-Chambertin 几乎不会太差,而意大利一些名区的酒款却可能千差万别。”因此,他建议消费者不仅要看产区名,更应关注具体生产者的口碑与质量。
在推广方面,小众本土品种依然面临认知门槛。Verdicchio、Pecorino等品种对多数消费者来说仍然很陌生,尝试意愿相对较低。但Ian相信,随着新一代消费者对个性化与差异化的追求日益增强,这些品种将会拥有更大的舞台。
多维推广,唤醒意大利酒的市场共鸣
正因如此,意大利VINO100酒展应运而生,该酒展将凝聚Ian近三十年来对意大利风土与产区的深度研究,集结全球知名酒庄与精品小型酒庄,众多庄主与酿酒师也将亲临现场。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葡萄酒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面对面与酒庄庄主交流,深度了解意大利葡萄酒。

同时,Ian D’Agata始终坚信“教育”也是推动意大利酒认知的关键路径。因此,为了帮助更多人真正理解葡萄酒,Ian于2024年在上海创办了伊安·达加塔葡萄酒学院,致力于为行业从业者提供聚焦意大利及国际葡萄酒的专业课程。

意大利酒种类繁多,推广上更需讲解与引导,需要持续讲述和解释,让更多人真正读懂葡萄酒的世界。但在他看来,教育并不仅限于课程或认证体系,还需要让人们在实际场景中感受到意大利酒的魅力。教育的另一个目的,正是帮助消费者理解什么酒适合什么菜,而不是一味追随流行标签。
在中国的五年里,Ian多次考察包括宁夏、山东、云南与山西等多个中国葡萄酒产区,谈及中国在全球葡萄酒产业中的未来角色,他认为一些中国葡萄酒已经可以与世界久负盛名的葡萄酒相媲美。中国不仅具备酿造高品质葡萄酒的潜力,而且产区风格多样,展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更令他感到兴奋的是马瑟兰、蛇龙珠以及小满胜这些特色品种,它们的不俗表现意味着中国不必局限于赤霞珠与霞多丽等国际主流路径,而可以凭借本土环境优势打造出独具风格的葡萄酒。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从“认知缺乏”到“文化共鸣”的转变,尤其是当中国本土也开始酿酒、种植葡萄,整个社会对葡萄酒的认知一定会加速提升,而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持续的引导和教育。不过他相信,未来中国不仅会成为重要的葡萄酒消费市场,更会成为世界葡萄酒版图中的重要产区。
关于未来,除了教育,Ian还将通过Bistro快闪店、餐酒搭配等多元活动在中国推广意大利葡萄酒,“归根结底我们都在做一件事——让人们理解葡萄酒、喜欢葡萄酒、愿意去探索葡萄酒。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意大利酒在中国的发展会非常有前景。”
从意大利到中国,从本土品种到世界风味,Ian D’Agata正以一名布道者的姿态,在全球掀起一场“回归风土”的觉醒浪潮。而这场关于风味、土地与人的灵魂对话,也才刚刚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