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很多酒商都看到了一些白葡萄酒产区在中国市场的进口量实现逆势增长,今年纷纷都想要参与到白葡萄酒这一领域中。
但是,当众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可能获利的赛道时,又有多少人最终可以从中获利,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白葡萄酒的增长肉眼可见,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我国进口德国与新西兰葡萄酒的进口额分别增长了8.7%与17.9%,而德国与新西兰是以白葡萄酒见长的葡萄酒原产地。
相比法国、意大利、智利、西班牙等一众葡萄酒原产地的进口数据都节节下跌的情况,德国与新西兰的增长尤为吸睛。这充分说明市场上对白葡萄酒的需求在上升。

不少人都看到了商机。今年3月,拉菲罗斯柴尔德男爵酒业公司在上海的一场推广活动上,国际商务总监安东尼·格兰杰(Antoine Granger)以及这家以红葡萄酒见长的领导型企业带来了多款白葡萄酒,除了之前收购的威廉费尔庄园的产品,还有一款杜哈米隆的白葡萄酒,杜哈米隆酒庄在之前同样以红葡萄酒为主。
当然,杜哈米隆酒庄的白葡萄酒,可以视为波尔多产区近些年“减红增白”大趋势下的国际动作,如今来到中国进行推广,则是顺应了中国白葡萄酒市场的热度。而国产葡萄酒巨头张裕“染白”的动作,必然与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刚刚闭幕的春季糖酒会上,张裕推出了名为“长尾猫”的白葡萄酒品牌,长尾猫号称是只做白葡萄酒的子品牌,旗下C59半干白葡萄酒,选用蛇龙珠和长相思酿造,另一款C39半甜白葡萄酒,选用莫斯卡托和贵人香酿造。

同样在糖酒会上,展场的情况也能体现出白葡萄酒在流通渠道的上扬。正如小乐之前所讲到,春糖会上能够看到市场对白葡萄酒的重视程度和讨论兴趣大有提升。这次,尼依格罗酒店搭建了白葡萄酒垂直展区,有不少本次参展的观众更是直奔白葡萄酒而来。

如此众多的行业者涌入白葡萄酒这一赛道,不免让人有些担忧。印象中这已不是葡萄酒商们首次进入某一细分品类,包括起泡酒热、进口啤酒热、威士忌热、红染酱,如今仍历历在目。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那就是许多盲目跟风者并没有在这其中捞到好处。
虽说白葡萄酒再怎么还算葡萄酒中的一员,相比上面的很大一部分酒种不算外人,但涉及的渠道和消费场景,与红葡萄酒还是有巨大的差异。
白葡萄酒还与起泡酒与进口啤酒相仿,要喝新鲜的,相反,只要不是太差的红葡萄酒,放个几年不成问题。由此可见,白葡萄酒更多讲的是快进快出。想当年许多葡萄酒商正是因为没有快消品渠道,导致自己进口的啤酒与起泡酒砸在手里。

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的渠道也有所差别,在中国市场,红葡萄酒如今更多进入的,还是商务宴席、团购渠道,与之打交道的,是那些贸易商、烟酒店。
然而,白葡萄酒目前来看,受众群是年轻人,更多进驻的是零售渠道、小酒馆、电商渠道等,面向的消费者是散客,靠关系卖酒的属性相对不那么强。
作为品牌方,张裕很明显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长尾猫”定位年轻时尚消费群体,主打“高性价比、低卡低酒精、清新健康”理念。一款半干型与一款半甜型的配置,很明显意在吸引年轻消费者、女性消费者、非专业的大众消费者。可以看出张裕作为国产葡萄酒行业的“一哥”,是非常懂葡萄酒市场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红与白的界限似乎正在变得模糊。寻醴酒业总经理王铧认为,白葡萄酒在未来的市场规模很可能扩大,而且迟早会进入传统渠道。
“白葡萄酒以前的销路特别窄,只有福建和广东部分区域有一定市场,但这几年喝的人越来越多,到处都可以看到。而且,还有各种协会、KOL在推广助力,所以慢慢的就形成了一股喝白葡萄酒的风潮。”王铧说。

“白葡萄酒现在看还是在比较专业的领域在走红,传统渠道肯定要慢一拍,但我相信随着购买的人越来越多,白葡萄酒在传统渠道面向的消费场景也会出现。”王铧阐述到,“就像多年以前,烟酒店是很少有人去卖中级庄的,但现在却很常见了,这就是因为有一定鉴赏基础的消费者在带动。”
对于那些想要采购白葡萄酒的商家,王铧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我遇到的客人,买白葡萄酒比较靠口感,尤其是有的人对酸度比较敏感,这很关键,所以商家最好能够储备集中不同酸度、不同甜度的白葡萄酒,根据客人口感给它推荐就好。”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