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美国葡萄酒何去何从?
发布日期:
2025-04-14 09:34:03
来 源:
莹博士有酒
作者:
莹莹Claire
  中国对美加征葡萄酒关税至177%,导致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高端酒款虽能依靠品牌溢价维持部分份额,但中低端酒几乎失去竞争力。美国酒商正尝试通过政治游说、转战新兴市场、本土化生产及调整产品线等策略应对危机。与此同时,国产葡萄酒在政策支持下迅速崛起,宁夏、烟台产区成为新宠。白酒和精酿啤酒也在挤压葡萄酒市场空间。短期内,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将进入寒冬,仅有顶级名庄可能存活。长期来看,其命运取决于中美贸易关系、酒商策略调整及市场竞争态势。中国消费者则拥有更多选择,包括性价比更高的智利、南非酒,法国、意大利名庄及快速崛起的国产高端酒款。
  2025年4月10日,对许多美国企业来说,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财政部正式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的额外关税,从芯片到医疗器械,从农产品到消费品,几乎无一幸免。

1.硝烟四起

  中国对美加征34%关税,葡萄酒税率飙升至177%

  而对于美国的葡萄酒行业来说,打击更加致命——早在调整前,美国葡萄酒的综合关税就高达93.36%,如今再叠加上84%的附加税,最终税率飙升至近177%!

  这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一瓶100美元的纳帕谷红酒,进入中国后仅关税就要支付近177美元,零售价可能直接翻倍到两三百美元。即使是入门级的“餐酒”,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也会变得毫无竞争力。

  当然,政策还是留了一个小小的缓冲期:4月10日前已经在途、并且能在5月13日前抵达中国的货物,仍然可以按照旧的税率通关。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短短一个月的过渡期,几乎杯水车薪。

2.危机中的美国葡萄酒     

  中国市场正在“抛弃”它们?       

2.1 数据说话:进口量持续下滑,仅剩高端市场苦苦支撑

  与之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红酒"高调价低利润"的窘境。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美国葡萄酒在中国的进口量为334.46万升,同比下滑4.8%,已经跌至中国进口葡萄酒来源国的第五位。

  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虽然销量减少,但进口额却微增1.4%,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是——美国葡萄酒的平均单价上涨了6.5%。

  这说明了什么?

√ 低端市场加速萎缩,普通消费者已逐渐转向更便宜的智利、南非、国产酒。

√ 高端市场仍有生命力,纳帕谷的顶级名庄(如“啸鹰”“作品一号”)依然有忠实的拥趸,即使价格上涨,依然有人买单。

2.2 生死时速:84%关税落地,美国酒商或将进入“冰封期”

  然而,新关税的落地,无疑是雪上加霜。

  尽管美国高端葡萄酒仍然能靠品牌溢价维持部分市场,但177%的综合税率,使得它们的价格竞争力大幅下降。比如:

√ 原本500元的加州赤霞珠可能直接涨到1000元,消费者自然会转向同样价位但无高额关税的法国波尔多或澳洲酒。

√ 中低端酒几乎无生存空间,智利、南非的平价酒性价比更高,国产品牌也在快速崛起。

  业内普遍预测:2025年后,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可能进一步萎缩至“小众”级别,只有少数顶级酒款仍能靠稀缺性和品牌光环勉强立足。

1.png

3.美国葡萄酒反击

 四种“求生策略”能否奏效?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美国酒庄和贸易商不得不谋求破局之道。目前来看,以下几种策略或将成为“救命稻草”:

3.1 政治博弈:美国酒商能否复制“澳大利亚经验”?

  过去几年,澳洲葡萄酒曾因中澳贸易摩擦遭遇高额关税,损失惨重。但如今,随着两国关系缓和,澳洲葡萄酒正逐步回归中国市场。

  美国酒商能否复制这一模式?

  目前,美国葡萄酒贸易联盟(USWTA)已开始在华盛顿积极游说,希望能够通过政治谈判降低针对美国葡萄酒的额外关税。此前,加州参议员范因斯坦和帕迪利亚曾联名致信拜登政府,呼吁推动中美葡萄酒贸易正常化。

3.2 转战新兴市场:印度、东南亚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既然中国市场短期内难以回暖,许多美国酒庄已开始考察替代市场——

√ 印度:葡萄酒消费增速全球领先,富裕阶层对高端国外酒兴趣浓厚。

√ 东南亚:越南、泰国等市场的中产阶级崛起,带来新的消费潜力。

  但问题是:这些市场的消费能力、酒文化成熟度远不如中国,短期内难以弥补损失。

3.3 本土化生产:像“奔富”那样在中国建厂?

  近年来,澳大利亚富邑集团(Treasury Wine Estates)旗下品牌“奔富(Penfolds)” 已经开始在中国本地灌装生产,成功规避了高昂的进口关税。

  那么,美国酒庄是否也能效仿?

  理论上可行,但难点在于:纳帕谷的顶级酒庄极其注重“原产地”概念,若在中国生产,可能会牺牲品牌溢价。因此,可能只有少数大型酒商会考虑这一选项。

3.4 调整产品线:小瓶装、低酒精度能否讨好中国年轻人?

  中国新一代消费者正在改变葡萄酒市场:

√ 更爱小瓶装(187ml、375ml),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47%。

√ 偏爱低糖、低酒精度的酒款,健康饮酒趋势明显。

  若美国酒商能快速调整产品策略,推出符合中国年轻消费者的产品,或许仍能分一杯羹。

4.中国市场的“大洗牌”

   国产葡萄酒的机会来了?    

4.1 国产酒崛起,宁夏、烟台成新宠

  2025年的关税政策,对国产葡萄酒无异于一针强心剂。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本土葡萄酒产业的支持力度空前:

√宁夏出台《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推动贺兰山东麓品牌走向世界。

√烟台设立发展基金,鼓励酒庄提升品质,扩大出口。

  目前,国产酒已占据国内80%的市场份额,随着关税壁垒提升,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扩大。

4.2 白酒与啤酒的“降维打击”

  即便不考虑进口酒,中国消费者还有其他选择:

√ 商务宴请?白酒仍是王者,茅台、五粮液的地位难以撼动。

√ 日常小酌?精酿啤酒冲击低端红酒,百威、青岛高端线持续发力。

  可以预见,美国葡萄酒不仅要对抗高昂关税,还要面临本土酒类和竞品的双重夹击。

2.png

  5.结语

  美国葡萄酒在中国的未来会怎样?    

  短期内,177%的关税意味着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将进入“寒冬”,大量普通酒款被迫退出,只有顶级名庄还能维持少量份额。

  但长远来看,能否重返中国市场,取决于三个关键变量:

√ 中美贸易关系是否缓和?(政治博弈决定命运)

√ 美国酒商能否调整策略?(本土化、年轻化转型、价格灵活性、渠道革新)

√ 竞争生态:国产酒与替代品的挤压能否缓解?(国产酒的政策护城河、白酒/啤酒的跨界竞争、消费者心智争夺)

  综合来看,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大概率会:

● 份额萎缩(类似于澳洲葡萄酒)

●  仅限顶级名庄存活(普通餐酒基本退出竞争)

●  品牌溢价能力下降(除非中美关系显著改善)

  这场关税战不仅是一场贸易冲突,更是一次市场洗牌——而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选择反而变多了:

●  追求性价比?智利、南非酒是不错的选择

●  想要顶级体验?法国、意大利名庄依然强势

●  支持国货?宁夏、烟台的高端酒款正快速崛起

最终,市场会给出答案。


责任编辑:
李玉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鲁ICP备14006480号
Copyright(C) 2000-2025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06480号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277号南山世纪华庭12栋2802室 邮政编码:264003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46535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