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节能增效 助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提质升级
发布日期:
2025-04-07 09:09:47
来 源:
紫梦贺兰
作者:
紫梦贺兰
  该研究围绕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区的碳通量变化规律、碳汇价值量化及碳足迹评价展开系统性工作。首先通过涡度相关、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解析葡萄园碳通量规律并形成《贺兰山东麓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技术规程》。其次创新性研发《宁夏葡萄园区碳汇评估体系》,发布全国首个酿酒葡萄园碳普惠方法学,实现碳汇量可测量、价值可交易。第三,建立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制定两项碳足迹评价地方标准(DB64/T 2089-2024、DB64/T 2085-2024),相关成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交流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最终为产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助力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综合试验区建设。研究突破性地解决了碳汇量化、碳足迹评估等关键技术瓶颈,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依托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区碳资产评估及示范应用”,在全国首次聚焦葡萄酒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碳汇”监测技术体系集成、“碳”价值核算体系构建、“碳”交易模式探索、低碳路径实现等重点环节,开展系统性、创新性、融合性集成研究与实践应用,为葡萄酒产业绿色低碳理念树立及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撑。

1 解析宁夏典型葡萄园区碳通量变化规律及机理。

  通过开展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碳储量调查,形成《贺兰山东麓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技术规程》,摸清了产区酿酒葡萄园“碳”家底。引进生态学涡度相关、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开展酿酒葡萄园碳汇监测,形成“葡萄园生态系统天-空-地一体化碳汇监测评估”技术体系,解析酿酒葡萄园生态系统碳通量规律和碳汇形成机制。

2 首次实现酿酒葡萄园碳汇价值可量化、可交易。

  以“清洁发展机制(CDM)”及国家自愿减排交易(CCER)相关方法学为参考,结合产区实际,研发出可测量、可核查的《宁夏葡萄园区碳汇评估体系》,搭建碳资产管理平台。以银川市开展碳普惠试点体系建设工作为契机,发布《银川市酿酒葡萄园种植碳普惠方法学》,推动实施全国首个采取市场化模式开发的酿酒葡萄园种植碳普惠项目,突破性解决酿酒葡萄园碳汇量无法测量、碳汇价值无法核算等瓶颈问题。

3 构建酿酒葡萄种植管理和葡萄酒生产的碳足迹评价模型与技术规范。

  建立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种植管理和葡萄酒生产过程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模型,制定并发布了DB64/T 2089-2024《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DB64/T 2085-2024《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生产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2项地方标准,探索开展葡萄酒“碳足迹”评价认证,为酒庄企业了解碳排放情况、制定节能降碳措施提供路线指引。碳足迹研究成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交流经验并写入2025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4 支撑贺兰山东麓产区绿色低碳发展定位。

  项目研究成果为推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构建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等重点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责任编辑:
李玉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鲁ICP备14006480号
Copyright(C) 2000-2025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06480号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277号南山世纪华庭12栋2802室 邮政编码:264003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46535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