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主程潜和酿酒师参加展会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创业之路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有人在起点犹豫不决,有人在中途精疲力尽,而有人却能在困境中逆风翻盘,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华昊酒庄作为贺兰山下创业酒庄中的一员,同样面临着考验与抉择。

2001年,程潜在自治区科技厅的组织下,迎来了第一次出国考察的宝贵机会,目的地是法国波尔多,去考察当地的葡萄酒产业。
在考察期间,程潜深入研究波尔多的土壤特质、气候条件、葡萄种植细节以及酿造工艺。他敏锐地察觉到,宁夏贺兰山东麓的气候条件实际上不比波尔多差,唯一的短板在于葡萄种植历史不够悠久,技术也相对落后。
由此,一个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种植酿酒葡萄并建立酒庄的想法,在程潜的心中悄然萌芽。他坚信,在贺兰山东麓,只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定能酿造出代表这片产区风土的优质葡萄酒。

华昊葡萄园
2003年,程潜与退休的老岳父商议后,承包了一块沙质土地。这块地不仅灌水条件优良,租金也十分实惠,程潜决定在这片土地上种植美乐葡萄。
这一决策源于他在波尔多考察时的所见所闻,美乐葡萄在当地广泛的种植面积,以及其独特的叶片特征和果实香气,都让程潜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这样,这片300多亩的土地,成为了宁夏第一家大面积引进并种植美乐葡萄的小庄园。

创业之路从不平坦。
2006年,命运为华昊酒庄打开了一扇门。张裕公司的董事长来到宁夏考察,程潜凭借对葡萄种植的热爱和对这片土地的了解,赢得了与张裕合作的机会。
那四年,华昊不仅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积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基石。

华昊酒庄酿酒车间
2010年,与张裕的合作结束后,华昊开始独自面对市场的挑战。品牌知名度低、经营困难……这些问题接踵而至,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得酒庄喘不过气。
2012年,程潜的岳父患病严重,酒庄的经营陷入的困境,造成资金短缺,正常运营都成了问题。那段时间,程潜常常独自站在葡萄园里,望着这片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土地,心中满是迷茫。
“难道,这么多年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了吗?”他问自己,但内心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不能放弃!”

经过多年的坚持与思考,2017年年底,程潜站在了人生的选择路口。
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稳定的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酒庄的发展中。这是一场背水一战的选择,如果失败,他可能会一无所有。
但程潜更知道,他已经没有退路。
于是,他决定从品种入手,选择了马瑟兰这一当时并不被看好的葡萄品种。马瑟兰对风土的适应性强,酿造出的葡萄酒风味独特,但种植和酿造难度极高,程潜却看到了它的潜力。

橡木桶酒窖
他咬牙投入近40万购买新橡木桶,严格控制葡萄产量,坚持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那段时间,他吃、住在酒庄,亲自盯着每一个生产环节,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这些葡萄。

2018年,华昊酒庄酿造的第一批马瑟兰葡萄酒问世。这一年,它在国际葡萄酒大赛中一鸣惊人,荣获品质卓越大奖。那一刻,所有的焦虑、辛苦和坚持,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华昊家族珍藏马瑟兰
“我们做到了!”程潜激动地说。华昊酒庄取得的成绩,不仅是对这片土地的回报,更是对坚持和热爱的最好诠释。

如今,华昊酒庄已经走出了困境,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程潜的儿子也接过了品牌推广的接力棒,立志将华昊酒庄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少庄主—程译欧
华昊酒庄不仅注重品质提升和新产品研发,更将文化融入到酒庄的每一个细节,华昊正在用一杯杯美酒,讲述着属于中国葡萄酒的故事。
结 语
程潜始终坚定不移地朝着打造精品小酒庄的目标奋力前行。
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与张裕合作等重要阶段,但在打造自有酒庄、创立自有品牌的梦想,就像一颗闪耀的星辰,始终高悬在他的心间,照亮他前行的道路。
程潜给儿子取名译欧,“翻译”的“译”,“欧洲”的“欧”,希望儿子长大之后能去欧洲学习先进的葡萄酒知识、理念和文化并带回中国,再把中国的葡萄酒推向欧洲乃至全世界。能够承启自己梦想开始之初,在葡萄酒的领域里继续开拓进取,让这份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 ,将酒庄的品牌推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