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多丽(Chardonnay)是迦南酒业于2011年引入栽培的首批白葡萄品种之一。多年来,酒庄对产区风土的探究和持续精进的管理技术,使得霞多丽在怀来产区独特的风土条件中,展现出卓越的适应力与独特魅力。酒庄现有三个级别(诗百篇珍藏Reserve、特选Mastery、优选Select)的霞多丽葡萄酒,拥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不仅满足消费者对风味的多重追求,纯净口感更使诗百篇霞多丽成为中国精品霞多丽葡萄酒的代表之一,深受葡萄酒爱好者和业内专家的青睐与认可。

诗百篇珍藏霞多丽葡萄酒

被誉为“白葡萄之王”的霞多丽,是黑比诺(Pinot Noir)和白高维斯(Gouais Blanc)的自然杂交后代,其名称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法国勃艮第(Bourgogne)马贡地区(Macon)的霞多丽村(Chardonnay)。最早关于霞多丽的文献记录出现在14世纪,但直到19世纪,这一品种才在法国及欧洲范围内广泛种植 [1]。
霞多丽(Chardonnay)是法国勃艮第(Bourgogne)和香槟(Champagne)这两大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区最重要的白葡萄品种。勃艮第赋予了霞多丽非凡的风土表达,这里的霞多丽葡萄酒长期占据??全球最贵葡萄酒榜单白葡萄酒榜首;George M. Taber 在《巴黎评判》中特别提及,法国文豪大仲马认为勃艮第蒙哈榭出产的霞多丽干白,“唯有俯首跪饮方能表达对它的敬意”(“the wine that Alexandre Dumas said should be sipped only while kneeling and with head bowed”)[2]。在香槟产区,霞多丽以其清新细腻的酸度和优雅的结构,成为顶级香槟的灵魂所在。

《诗人皮龙和他的朋友们》(Le poète Piron avec ses amis)
Jacques Autreau (1657-1745) 法国卢浮宫藏
皮龙出生于勃艮第,后移居巴黎
画中人物所饮葡萄酒被认为极有可能是
由霞多丽酿制的白葡萄酒或香槟
勃艮第和香槟产区在葡萄酒世界的卓越声望,为霞多丽带来极高的知名度。它的适应性很强,能在不同气候与土壤条件下生长,因此被视为“世界性葡萄品种”的代表,在几乎所有生产葡萄酒的国家中均有栽种,并成为全球公认的最具适应性和表现力的白葡萄品种之一。著名社会经济学家 Marie-France Garcia Parpet 在她的论著《卓越之巅:全球化格局下的特级佳酿市场》中提到,霞多丽、黑比诺、赤霞珠、美乐、西拉和长相思,是全球葡萄酒市场最受欢迎的6大贵族品种(Big Six)[3]。无论是在传统风土中延续经典,还是在新兴产区探索创新,霞多丽都以其非凡的表现力,不断塑造着全球葡萄酒的格局。

秋季的霞多丽果串

与长相思、麝香(Muscat)等芳香型葡萄酒不同,霞多丽葡萄酒并不具有高辨识度的品种香气特征,而是在风土、气候以及酿酒师的匠心塑造下展现多样风格,呈现丰富且个性十足的酒款。它的主要特点包括:
果香丰富:年轻的霞多丽葡萄酒通常带有青苹果、柑橘类(柠檬、柚子等)、核果类(桃、杏)、热带水果(菠萝、芒果)等果香;陈年后则发展出蜜桃、熟梨、凤梨干、蜂蜜的气息。
酸度适中至较高:受种植地区气候和采收时间影响,霞多丽的酸度范围较广,既可以赋予酒款穿透力与张力,也能在柔美圆润的口感中带来点睛之笔。
橡木桶陈酿潜力:酿造霞多丽葡萄酒如采用橡木桶发酵和橡木桶陈酿工艺,会发展出奶油、香草、椰子、烘烤坚果、焦糖等风味,使口感更加丰厚复杂。
多样化风格:不同的采收时机和酿造工艺塑造百变风格,从清新爽脆到丰满油润,展现多样化的风味特点。

霞多丽一类、二类及三类香气轮
来源:socialvignerons.com
霞多丽不仅可以酿造静止白葡萄酒,还广泛用于起泡酒生产,香槟酒、法国各地的克莱蒙传统法起泡酒(Crémant),和新世界的起泡酒中,都常见霞多丽的身影。

诗百篇霞多丽的果实全部来自迦南酒业北山16号葡萄园。在这片海拔920米到1050米的山坡葡萄园中,有29个精细化差异管理的地块用来种植6个不同品系的霞多丽。这些地块全部朝南,即使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葡萄成熟。因海拔高度不同,土壤特质也有差异,从沙壤土到砾石、黏土,再加上不同砧木和品系,虽然品种都是霞多丽,最终却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迦南酒业北山16号葡萄园

迦南酒业霞多丽葡萄园
为了保有更好的香气和健康程度,迦南酒业的白葡萄全部在夜间和凌晨采收。经过多道人工分选之后,酿酒团队会根据葡萄原料的特质,采用整串压榨、除梗压榨和短时间浸渍后压榨,以及较长时间浸皮等不同处理方式,使用包括野生酵母在内的不同酵母,进行不锈钢罐发酵或橡木桶发酵,之后移入罐中存放或经橡木桶陈酿。即便都是橡木桶陈酿,也会在橡木桶品牌、木材产地、颗粒度、烘烤程度、新旧程度、用桶时间和搅桶工艺上有所区别。
得益于种植和酿造环节精细的差异化管理,酒庄每年生产超过20个批次的霞多丽酒液。不同批次的酒液具有不同的香气特点、复杂度和陈年潜力。单一品种霞多丽葡萄酒的调配,就是根据年份特征和诗百篇不同系列的定位,将各批次酒液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组合,最终得到最能凸显产区特质、年份特征和酒庄风格的一系列产品。

霞多丽葡萄酒调配
不锈钢罐中发酵和存放的霞多丽,花香、果香特别突出,口感新鲜,活泼易饮;经过8个月橡木桶陈酿的霞多丽,则圆润馥郁,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深厚宽广的特质,极具层次感、复杂度和陈年潜力。从优选、特选到珍藏级别,再到酒庄不定期推出的“非常规“探索(Discovery)系列酒款,诗百篇霞多丽葡萄酒通过精巧的调配艺术,呈现不同风格的佳酿,尽显产区和年份的魅力。



迦南酒业·诗百篇霞多丽,多元风格满足不同场合对美好味道的期待。
Ref:
[1] https://avis-vin.lefigaro.fr/connaitre-deguster/tout-savoir-sur-le-vin/guide-des-cepages/chardonnay
[2] George M (2005). Taber, Judgment of Paris, New York, Scribner, p.187
[3] Marie-France Garcia-Parpet (2016), Le marché de l’Excellence: Les grands crus à l’épreuve de la mondialisation, Paris, Seu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