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高地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的认真工作、相互配合维持了酒庄运转。或许你从未有机会认识他们,但我们的每一瓶酒里都有他们的贡献的一份力。
让我们走近银色高地的员工们,听听他们与银色高地的故事。
01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佩 佩
生物动力法负责人
2017年加入酒庄,至今7年。
按佩佩的话说,他是误打误撞来的银色高地,又误打误撞接触了生物动力法。但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来到银色高地后,佩佩在葡萄园工作。2018年酒庄开始转型做生物动力法后他就开始学习。虽然已从事了6年,但他仍觉得在学习生物动力法的路上,这是很短的时间。
“当时Emma自己去学的,学了一半有重要的活动要参加就让我去学习,从那时候开始就和生物动力法结下了缘分。”
如今,佩佩的主要工作是用生物动力法的方式对葡萄园进行管理,比如制作和使用制剂、堆肥、CPP以及生物动力法的病虫害防治等。在这些年学习生物动力法的过程中,他由最开始抱着不抵触,去学习的态度,变成了接受和认可,到现在他说就是单纯的喜欢做这件事情。看到如今制剂做的越来越好,草药防治病虫害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很开心,有成就感。
从小在农村跟着爸妈种地长大的他深知,土壤和自然环境的改变需要太长的时间。因此即使已经过了做了多年生物动力法,能看得到的改变也还是微小的,所以他不着急,在时间的流淌中的期待着。
02 飞速成长地活力少年:小 冯
葡萄园园长
2021年加入酒庄,至今4年。
“做饭阿姨听说葡萄园园长,以为年龄大。知道是我之后,就叫我小园长。”99年出生的小冯是银色高地葡萄园的园长,主要负责葡萄树的周年管理,此外还负责绿化、动物、林带。按他的话说,只要长草的地方都是他负责。
小冯的成长是飞速的,刚来的3个月试用期跟着大伙儿干活,后面可以独立工作之后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掌握了葡萄园所有的品种以及有多少亩。上学时不爱学习的他整体拿着本子都给记下了。回想那段时间吃的苦和每天满身的灰尘,小冯至今依旧觉得很辛苦,但他也很自豪。
“我是干一行喜欢一行,干一行能干一行。”
事实上,小冯从小跟着父母干农活儿,对土地、种植这些事儿很在行,葡萄酒专业毕业后就来到了银色高地。因此对于他来说葡萄园里的一切并不陌生,更多地是将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并积累。
2022年之前园长离开后没有再招,小冯成了新园长。如今他负责葡萄树的每年生长过程中所有需要人工来操作的部分,如出土、上架、抹芽、修剪、采收等。按照Emma的要求控产、调整架型,并通过操作尽量让葡萄树们少生病,不缺水。当然这些工作不会由他一人来完成。小冯手下还管理着少则十几多则几十个大哥大姐们。规划用工人数、估算工作量等都是他的日常。
如果工作是自己擅长的事情,是会闪闪发光的。
03 一名酿酒师的养成:陈 伟
酿酒车间主任
2016年加入酒庄,至今8年。
葡萄酒系的陈伟从实习开始就在银色高地,当时他就很坚定地要去酿酒车间工作。从打扫车间卫生、倒酒这样打杂的活儿开始做起,逐渐做过了车间里所有的活儿,此外还兼过接待和库管。刚来的前三年什么都做过的他,最终在2018年开始专注酿酒。
这些年,酒庄葡萄品种从几种增加到二十多种;酒的类型比如橙酒、起泡米酒葡萄酒、苹果酒等层出不穷;此外发酵容器、橡木桶的规模都和陈伟当出来的时候不可比。他一边跟着干活、一边学习和成长。
随着酒庄发展,近些年年产量翻了3倍,而他也从跟着Emma后面执行操作的员工逐渐变成了需要管理车间的中流砥柱。随着Emma的信任,陈伟有更多判断和决策的时机,比起之前去执行操作,现在更多是商量汇报和沟通。这意味着更多空间,同时也是更大压力和责任。如今他的工作一半是管理车间的10来号人,一半是自己要上手的。有些关键的操作他还是不放心,因为他深知酿酒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此外,面对多种容器、不同品牌的橡木桶、不同类型的葡萄酒、不同的陈年时间和调配比例......整个车间就像“一盘大棋”,思路需要格外清晰。
“责任和压力一年比一年重,每一年接手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现在不光要操作,还要去考虑很多后续。还要去对比、思考,去做更多实验性的东西然后总结经验,看第二年怎么用上。”
虽然并不容易,但这是成为一名优秀酿酒师的必经之路呀。
04 让大家喜欢上银色高地是我的责任:小 周
接待主任
2016年加入酒庄,至今8年。
94年出生的小周一毕业就来到了银色高地。刚来的那几年他在葡萄园和酿酒车间的各种工作都做过。随着酒庄的发展,2019年开始参与接待工作,3年前成为接待负责人。
在银色高地的这些年,小周逐渐变为大家的周哥、周主任。是年龄的增长,也是阅历和能力的提升。在工作中,他格外重视客人们的体验,尽其所能让来过酒庄的人都能喜欢上我们的酒。
他会从消费者的感受出发,要求接待们针对不同葡萄酒基础的游客进行不同程度的讲解。此外,酒庄在接待流程上也很丰富和用心:第一步先转葡萄园,了解葡萄的种植和生物动力法的运用。而后去车间,了解发酵和橡木桶。在对酒庄有个整体思路后,进行品鉴。
对于活动接待,则要更为复杂,涉及和活动方沟通,人数、布置、用酒、费用的问题。小周也会竭尽所能安排的完美。在他的心里,如何能让客人和酒庄之间建立连接以及长期合作,是他最在意的事情。
“我的工作也是在为酒庄做市场、做品牌、做销售。”8年的工作时间、和酒庄共同成长的经历,让小周身上多了一种特别的责任感。
05 无处不在的他:张 乐
采购&后勤
2021年加入酒庄,至今3年。
他是酒庄随处可见的身影,也是最飘忽不定的身影。
作为采购,葡萄园和酿酒车间需要的“小物件”都交由他办。如水管坏了要找人去修,零件损坏要去买。虽然看起来都是些杂事儿、小事儿,但在他眼里这些都有意义。他说:“这些活儿总得有人去干,不干不行,不然耽误事儿呢,后面的活儿都没法干了。”
除了采购,他还“身兼数职”。酒庄的工作不同于其他,可能时常有突然或密集的工作,比如采收、大规模接待等。在这些需要人手的时,张乐就会出现在各种地方:车间、葡萄园、接待、展厅......他好像什么都会一些,什么忙都能帮一手。
关于在银色高地工作的感受,他说道:“在这里彼此之间像一家人,平时一起开玩笑,工作的时候明确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大家一起干,人与人之间是比较平等的关系。
也许这也是他整天忙忙碌碌、跑来跑去还乐此不疲的原因吧。
不愿意露脸的张乐~
06 勤勤恳恳地打理和守护:王大爷夫妇
文化中心员工
2017年加入酒庄,至今7年。
和很多在银色高地葡萄园里工作的大哥大姐们一样,王大爷夫妇最初来到银色高地也是在田间劳作。葡萄园一年四季从生长到采收之间的出土、上架、抹芽、修剪、采收等工作都由他们来完成。这些员工们多为酒庄附近的村民,王大爷也不例外。受当时政策安排,王大爷夫妇于2014年从贫困县搬迁来此。2017年开始在酒庄葡萄园工作,这一干就是6年。
王大爷虽然读书不多,但他当过生产队长,还当过村长。此外,不仅会种地,还会砌砖盖房子。当文化中心需要人手时,高叔立马就想到了他,便把夫妻俩都调到了位于山下的文化中心来工作。
如果说文化中心的设想是出于高叔之口,那么将想法落于现实就出自夫妻俩的双手。无论是喂养小动物,还是种蔬菜、葡萄地、花草绿化,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也坦言,比起在山上葡萄园的工作,这里事情更多了,要操心的事情多。但只要他还能干得动,就会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