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灿烂,秋风习习,天空湛蓝。贺兰山东麓的青铜峡产区和红寺堡产区又到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成片的酿酒葡萄基地内,一串串如珠似玉的葡萄收获后,送入我市40余家酒庄里,被酿成风味独特的佳酿。

作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核心产区,吴忠市怀揣“当惊世界殊”的紫色梦想,担负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宁夏葡萄酒产业的时代使命,聚焦开放合作、产业融合、综合改革、绿色生态等功能定位,抓基地、建酒庄、树品牌、拓市场、促融合,扎实推动葡萄酒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10月9日,在贺兰山东麓青铜峡产区的维加妮酒庄葡萄园里,连片的葡萄成熟,果农们穿梭其中,将一串串葡萄剪下放入筐里,再细心地将一串串葡萄采摘下来,经装箱后统一送往车间进行加工。

“我们在葡萄酒管理过程中,要求果穗稀、颗粒小,同时对水肥进行控制,保证葡萄酒的品质和口感。另外,酒庄正在进行橡木桶民宿项目建设,明年可以对外开放,这样我们借势全市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不断拓展延伸文旅产业空间,提升贺兰山葡萄酒品牌认知度,把贺兰山东麓打造成葡萄酒旅行度假胜地。”维加妮酒庄负责人张毅说。

前不久,位于青铜峡市鸽子山葡萄酒文旅小镇的王朝天夏酒庄(一期)项目正式竣工投产,这也标志着鸽子山葡萄酒文旅小镇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成为宁夏打造世界级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节点。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酒庄酿造葡萄酒提供更优质的原料保障。2023年8月,王朝天夏酒庄(一期)项目奠基启动,主要建设一个集压榨、发酵、处理、灌装、陈酿、质检、化验和研发于一体的多功能葡萄酒生产车间,年生产加工能力为5000吨。目前,该项目已经提前3个月竣工并正式投产。

这个项目是我市强产业、强文旅的重点引领性项目,随着该项目的投产运营将有效推动青铜峡市葡萄酒和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青铜峡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何佳宁说。
享有“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的贺兰山东麓红寺堡产区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采摘季和酿酒季。

在宁夏汇达阳光生态酒庄的葡萄种植基地里,挂在藤上的葡萄色泽鲜艳、晶莹圆润,务工人员熟练地采摘、装箱。不远处的生产车间里,随着机器的开动,一筐筐鲜美的葡萄陆续被传送带送入机械设备进行压榨、发酵。

“我们酒庄一共种植了6400亩酿酒葡萄,人工采摘完的葡萄,拉到酒庄进行首轮萃选。随后,对工人采摘时没有选好的果子重新选一遍,再进行除梗、粒选,最后用果酱泵直接打到发酵罐里进行发酵。”酿酒师李财说。

在采摘季,不仅酿酒葡萄大丰收,对于采摘工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也因为葡萄发生了改变。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村民马小虎常年在基地务工。这几天,他每天穿梭在枝叶繁密的葡萄基地里,忙着采摘酿酒葡萄。

“2015年我们家就把土地流转给了汇达酒庄,土地流转后,我们就在葡萄基地里打零工,每天能挣120元,一年下来收入也不错。”马小虎说。

我市葡萄酒产业历经30余年耕耘,10多年快速发展,全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28万亩,累计建成酒庄45家,注册“西鸽”“红寺堡”等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葡萄酒商标90个,获品醇客、布鲁塞尔等国际葡萄酒大赛奖项857个。今年上半年葡萄酒销售额达2.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