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打假者”的出现最初被视为是为了打击假冒商品,但现在已经发生了令人不安的转变,因为这些人现在利用监管漏洞向企业勒索钱财,特别是针对进口葡萄酒行业。
最近的法庭案件揭示了一种模式,即这些打假者因轻微或技术标签问题而不是真正的产品质量问题而要求巨额赔偿。一个著名的案例涉及仇晓忠,他起诉 Interprocom 集团,这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意大利领先葡萄酒进口商,要求支付他购买 22 瓶起泡酒价格的10倍,因为标签上没有具体说明存在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其中文背面标签上应标注“二氧化碳”。
邱还辩称,含有亚硫酸盐的CANTI起泡酒的外文标签没有翻译成中文,违反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该标准要求外文标签与中文标签相对应。
这起诉讼最终被法院驳回,突显了打假者利用中国食品安全法规的严格要求来迫使企业偿还索赔而不是真正提高产品安全标准的更广泛问题。
据Interprocom公司法定代表人介绍,邱某不是消费者,而是专业打假者。购买起泡酒后,他多次联系该公司,表示赔偿2000元即可解决。
法律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案件很少涉及消费者安全,而是侧重于利用对法律后果的恐惧以及在法庭上针对此类索赔进行辩护所需的高额成本。
为什么专业打假者专门针对葡萄酒?
在中国,葡萄酒行业的专业人士对这些打假者并不陌生。
据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制日报》报道,仅2023年,上海职业投诉就达24.6万起,其中近8000人次提出投诉10余起。这些通常并不真正涉及产品质量或公共安全,而是关注标签等问题。
进口葡萄酒特别容易受到这些专业打假者的攻击。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葡萄酒”和“专业打假者”一词,会出现376起诉讼。
山东省当地新闻网站报道称,今年5月,一家酒类商店因销售背面没有中文标签的葡萄酒而被打假者起诉,结果退款并庭外和解800元。
该店老板蔡先生表示,进口葡萄酒虽然没有中文标签,但肯定是经过海关检查的。没有标签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葡萄酒。此外,由于中文标签包含进口商信息,一些二级经销商不愿意让客户看到这些信息,导致一些进口商将标签交给经销商来决定是否粘贴。
这种做法无疑为专业打假者提供了机会。
打假者经常针对的其他类似案件涉及进口商销售“过期葡萄酒”。直到2006年,所有进口葡萄酒都必须有中文背标,其中规定了葡萄酒的保质期,通常最多10年。这一要求在中国境外并不常见;在欧洲或其他地方,优质葡萄酒通常因其陈年潜力而受到重视。
尽管法律最终被修改以取消饮用窗口,但一些进口商仍然在背面标签上注明失效日期,从而留下了争议的空间。
2023年,北京一家酒类商店因销售2012年生产的葡萄酒而被罚款1500元,按照这些标准,该酒被视为“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