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葡萄酒文化研究图谱分析和启示
发布日期:
2024-04-09 09:09:49
来 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作者:
单铭磊 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在上世纪末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但是直到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一批19件世界级非遗项目名单才被人们熟悉起来,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个主要特点: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变异性。葡萄酒作为凝结了这些特质的产品,在依托市场流动、体现商品属性、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进行了文化传递和传播。同时文化属性又使得葡萄酒的价值得到提升,从而推动了葡萄酒作为商品的流动。因此,有必要从文化角度尤其是非物质文化角度来审视葡萄酒的研究状况。

  为从学术角度深入梳理葡萄酒文化推广的状况和价值,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总库为主要样本数据来源,借助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 V内置共被引图谱与引文聚类突显功能、检索Burst Detection功能,跟踪全球该领域的重大进展和动态,最终以信息可视化的方式直观、清晰地显示葡萄酒文化传播领域的热点和前沿,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方法揭示葡萄酒作为一种地域性很强的传统商品与自身所承载的文化因素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葡萄酒研究者及葡萄酒经营者了解葡萄酒文化特质属性和文化创新状况起到帮助作用,也为我国相似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供启示和借鉴。

3.jpg

6.jpg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科研工作者一方面在聚焦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要注意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化方面的研究,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全人类共有、易于人们接受的特性,更好地促进我国葡萄酒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和推广;另一方面,我国很多传统特色产品同样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不仅在我国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在海外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积极借鉴有关国家在葡萄酒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这些财富,精心营造特色产品的形象,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蕴,积极进行文化的推广传播,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使我国包括葡萄酒在内的文化承载产品具有更强的文化感染力和传播力,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发表于《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3年第2期。


责任编辑:
李玉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鲁ICP备14006480号
Copyright(C) 2000-2023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06480号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277号南山世纪华庭12栋2802室 邮政编码:264003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46535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