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内容节选自《央视·中国酿造》
酿酒葡萄的“黄金产区”
贺兰山东麓,位于宁夏平原边缘,亿万年来形成的洪积扇地貌,让这里砾石遍布,难以开垦。自古以来就是一片荒寂之地,但是去掉大块的砾石之后,这里却成为酿酒葡萄最佳的生长地之一。
贺兰山东麓在气候、光照、纬度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30年间,这里产出的葡萄酒,逐渐被国际社会关注,成为世界葡萄酒“黄金产区”之一,贺兰山东麓,也从贫瘠荒滩,变成了遍布藤蔓的绿色海洋。

平衡单宁
每年10月,贺兰山的酿酒季到来,酿酒师杨伟明每天都会来到葡萄园中,判断最适合采摘葡萄的时间,因为他既要想办法适当保留葡萄中的单宁成分,又要设法降低可能带来的苦涩感,而怎样平衡单宁的含量,获得想要的风格,这样的思考也几乎贯穿杨伟明整个酿酒过程。
单宁也有好坏之分,葡萄皮中的单宁柔和,能让葡萄酒酒体饱满,而葡萄梗、葡萄籽里单宁比较粗糙,入口干涩,酿酒师并不希望它们参与发酵。


与酵母建立亲密合作
让葡萄变成葡萄酒,最关键的转化者是酵母,水的温度,是酿酒师与酵母建立亲密合作的前提,也是酵母工作前的热身准备。当酵母微生物,投入到巨大的发酵罐时,这是酿酒师最忐忑的一刻,而葡萄则踏上了真正的涅槃之旅。
这是酵母菌的主场,他们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酿酒师,不知疲倦地将葡萄汁的糖分,转化为酒精,但同时也产生了热能,酒精度每增加1度,温度约升高1.3摄氏度,一旦进入高热的环境中,酵母菌就会活性下降,进入罢工状态,只有把温度降下来,酵母菌才会重新恢复活力,它们又开始奋力地工作,直到酒精度和糖度,达到理想的标准。


自葡萄酒诞生以来,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酿造工艺,来获得不同的风味。而这并不是束缚住快乐畅饮的枷锁,一切都是让人的味蕾,在最佳状态下和葡萄酒相遇。人们在觥筹交错间感受着来自自然的滋味,从古至今,始终如一。
人类最初酿造葡萄酒,无疑是因为它的甜蜜芬芳,最后却因为苦涩滋味的引入,成就了今天的葡萄酒和葡萄酒文化。在中国人的审美中,矛盾和冲突无处不在,壮美中能看见忧伤,困顿中能感受幸福,当“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绮丽,遇到“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旷达,这是葡萄酒的哲学,也是中国式的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