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不断转暖,银川志辉源石酒庄的种植技术员周生瑜愈发忙碌。3月27日,在志辉源石酒庄的种植园里,他带领工人们在葡萄地里忙碌着,“刚刚过去的周末,我们已经从土壤里把葡萄藤重挖出来,通过上架、绑扎,帮助葡萄藤结束了‘冬眠期’。”
葡萄“展藤”少不了灌溉和施肥,周生瑜说,一直以来,酒庄采取科学管水、生态养水、行业节水的举措,加快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了用水效率,也节约了用工成本。
“2015年之前,产区大部分酒庄节水灌溉设施不完善,平均每亩需要300吨水,不仅浪费水资源,葡萄产量和质量也跟不上去。”周生瑜边忙着手里的活计边告诉记者,由于葡萄品种的差异性,对水、肥、日照、温度的需求量也不同,大水漫灌没法实现精细化管理。为破解这一难题,酒庄引进了水肥一体化数控灌溉,同时还实现了葡萄园智慧化管理,葡萄酒的品质也逐年实现了提升,水量较以前节省了四分之一。
农业节水的关键在田间,抓住了农田节水就牵住了农业节水的“牛鼻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突出“生态优先”战略,扎实做好“葡萄酒+生态”文章,将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快生态恢复结合起来,并率先探索“先建防风林,再配水电路,后建葡萄园”的生态建设模式,推动着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同时,通过改造扩建取水泵站、新建延伸供水管网、配套蓄水池等一系列措施对贺兰山东麓产区供水工程进行系统规划布局,不断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只有走在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才能越走越远。据测算,贺兰山东麓产区每年可节水2750万方,每公顷葡萄园年固碳9.1吨,产业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达36亿元。荒滩戈壁、废弃矿坑化身葡萄长廊,也成了区域气候改善、黄河水土保持和“三山”生态涵养的生态屏障。在这背后,“水”的作用功不可没。“葡萄本身是个经济作物,耗水量很大,所以水量的把控是关键。如今采取了高效节水的方式,葡萄品质提升的同时效益也提高了。”采访中,不少酒庄负责人坦言。
另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宁夏正规划建设世界最大下沉式生态型葡萄酒产业园,努力把废弃砂石坑变成紫色“聚宝盆”。未来,葡萄酒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将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