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拟率先建立葡萄酒文化旅游数据库,探索“政府+酒庄+第三方”合作运营模式
9月8日下午,第三届中法葡萄酒文化旅游论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贺兰红酒庄会议中心举行,共同擘画宁夏“葡萄酒+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远景。
葡萄酒是典型的多产业融合、多业态叠加的复合产业,也是贯通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六次产业”。
据介绍,去年,宁夏围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结合传统优势旅游资源和时尚酒庄,推出了“大武口北武当生态旅游区—贺东葡萄酒小镇—沙湖—镇北堡西部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漫葡小镇—贺兰山岩画”“西鸽酒庄—黄河宿集—沙坡头(星星酒店)”等10条精品线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葡萄酒旅游逆势上扬,酒庄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20万人次,实现了“1+1>2”的旅游带动力。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GWTO)授予宁夏“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称号。
今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葡萄酒产业列为“六特”产业之首,规划到2025年,酿酒葡萄基地规模达到10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000亿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政协副主席赵永清看来,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就在于做好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首先,挖掘文化内涵,蓄积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动能。赵永清指出,中国葡萄及葡萄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宁夏汇集史前、农耕、游牧、黄河、移民等文化资源,形成独特的“塞上江南”风土,做好解读葡萄酒文化密码、挖掘葡萄酒文化资源、讲好葡萄酒故事,有利于放大葡萄酒产业的旅游价值、产品价值,实现倍增效应,进一步叫响“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
其次,强化资源整合,打造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品牌。赵永清表示,宁夏将整合提升贺兰山东麓文化和旅游产业品质资源,推动“互联网+旅游”的深度转型,提速开发酒庄旅游,着力做强星级酒庄。目前,宁夏已建成的116家酒庄中,2A级以上旅游酒庄达到了12家,20家酒庄具备餐饮、住宿接待服务能力,30多家具备开发参观、品鉴、住宿、餐饮等旅游功能,是宁夏葡萄酒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撑。同时,切实用好全国首个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与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这两个“国家平台”,提升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影响力。
此外,提升配套能力,夯实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赵永清表示,宁夏将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坚持规划先行,加强政策指引,完善基础配套,在全国率先建立葡萄酒文化旅游数据库,探索建立“政府+酒庄+第三方”合作运营模式,为“葡萄酒+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提供精准支撑,提升葡萄酒旅游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通过在沿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规划实施“紫色梦想1号路”、葡萄旅游“观光小火车”等一批引领性、标志性项目,布局打造集展览展示、城市酒窖、销售品鉴于一体的葡萄酒主题街区,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夯实“葡萄酒+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