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在这片黄土地上已经传唱了63年,唱着这里的热情质朴,唱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972年,老庄主陈进强先生来到山西太原工学院读书。在那个年代,他因有“海外关系”又“出身不好”是很难被推荐上大学的。太原工学院发出的这封录取通知书开启了陈先生和山西至今半个世纪的情缘。
要给山西引进美好的东西,这是老庄主陈进强先生在1997年建庄初期放在心头的一个美丽的理想。怀一腔感念之情,酿一处风土之味。
如今,怡园酒庄已经在山西扎根25年,也将在未来创造更多美好。
在建庄十一年的时候,陈先生以“用家族的荣誉来酿每一瓶酒”为题,分享家族的故事,聊父亲的担当和付出,和读者分享在艰难的环境中,父亲终于为一家人赚到钱的喜悦与知足。谈对女儿的感谢,字里行间都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期盼和骄傲。文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读起来恰如老友在旁,一杯酒,诉衷肠。
一杯酒,也不止是一杯酒。头十年,怡园走下来了,“怡园酒庄”这四个字也被更多的人知道。现在看,陈先生的理想主义给人可以接触更多美好的力量,葡萄酒文化带来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宝藏。通过葡萄酒,人们可以由此将更多的视线放在关注自身、关注自然上,愿意花一点时间给自己的生活多一点滋味。
用家族的荣誉来酿每一瓶酒
陈进强
2008年7月
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来做一件事,我想这是最好的延续家族的方式。
今年是怡园酒庄诞生的第十一年,在这漫长而充满挑战与惊喜的十一年中,很多人给予过我帮助,希望在这里向他们表达我内心的谢意。
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女儿Judy。六年前,她放弃了高盛银行的高薪,和我一起来做这个酒庄。在和Judy合作中,她带给我很多新鲜的体验。Judy常跟人说,老爸是个充满想象力的人,其实她和她的弟弟给我添了很多活力。
年轻人有很多梦想,生活对他们来说才刚刚开始,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梦想随时都在感染我。每天,他们都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当然,他们的想法中也许十件有九件不现实,也有可能可行的只是百分之一,可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我要做的只是用我的人生经验来告诉她,每个想法的实现会有哪些困难,现实会如何起作用。之后,也许她想做的一百件事中,放弃了九十五件,她只去做了五件。
也许这五件中只有一件成功了。有一件能成功,这就是好的结果。六十岁的人和二、三十岁的人,是最好的生意搭档,他们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来做一件事,我想这是最好的延续家族的方式。而有不错的孩子来帮我延续家族,是我这辈子最伟大的成就。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诱惑、很多机会,最终的安慰不过是一群值得骄傲的孩子。一个稳定而温暖的家族和一些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我的父亲也曾经是一个好强的人,年轻时跟别人比谁的生意做得更发好、谁赚的钱更多、谁的社会地位更好,到年老的时候,我发现他们那一代人坐在一起,让他们眉飞色舞的只是子女的一点点成就。
现在,我还不算老,但这个时候,我已觉得有多少财富有多少地位,逐渐退为其次,生命的延续就是我的子女。
一个民族的复兴靠的就是每个家族,我的父亲曾经用他的一生来告诉我这个道理。
中国有很多经典的家族故事。乔家大院、闯关东,说的都是这样的血脉传承。社会是由家族组成的,而一个民族的复兴靠的就是每个家族。我的父亲曾经用他的一生来告诉我这个道理。
对,要感谢我的父亲。他是我人生的偶像。他从福建闽西山区走出去。他是家里老大,14岁到南洋,17岁时,需要照顾同在南洋的两个弟弟,和在家乡的妈妈,还有家乡的弟弟。父亲的那个年代,赶上太平洋战争,两边的家人没有饭吃,他从印度尼西亚用那种小舢板横渡马六甲海峡,靠海运做小生意赚钱。那是一种拼命的赚钱方式,多少人因此葬身大海。
我问过父亲一生中哪笔钱赚得最痛快?他说是到新加坡以后,小舢板只能载一两百公斤货物回来,他在想从新加坡拉什么回印度尼西亚最赚钱?他很聪明,印度尼西亚很多人抽烟,没有烟纸,他就买了很多薄薄的烟纸回来,这一票赚了一家人三年吃饭的钱。这是他一生中赚钱最有成就感的事。
父亲给我的顶天立地的解释,是我这一生的目标。年轻时,我曾经认为顶天立地就是民族大英雄,名流千古。我父亲说这样的理解只适用毛泽东、秦始皇,这样理解我就永远都做不到顶天立地。他告诉我,安心做个平凡的人,能做好一个平凡的、对社会有正面贡献的人就不容易。
平凡而伟大,他做到了。父亲生活的年代,是中国的理想主义年代,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多少有为的热血青年抛头颅洒热血。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很多企业界的人可以不赚钱,可以亏本,可以把自己的企业捐出去,把自己的财产捐出去,把自己的生活置之度外。
我父亲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他是个很有他创造力的人,但是他没有存下多少钱。他曾经跟我说,他的财富就像割韭菜一样,长一茬割一茬。当时,他捐款,建学校,到他去世,没留下多少财产。
父亲影响了我。在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无论社会多动荡,他都是家族里的中流砥柱。有他在,家族就没有人过不下去。我也跟我的儿子说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对内要顶住这个家,对外要对社会有正面的贡献,这就叫顶天立地。
这里有我的另一个想法,我想把葡萄酒这个美好的东西引到中国来,我还想在中国做好酒。
我创办了很多企业,赚钱了或者我不感兴趣了就卖掉,我在想,有什么可以留下来?卡耐基有句话,如果你富有地死去是最大的耻辱。我想在我死前把钱花完,但是要花在有价值的地方。建酒庄也许是适合我的方式。
1997年,我可以建起怡园酒庄,需要感谢我的法国朋友詹威尔先生。詹威尔先生在事业上帮助过我很多。他退休以后很失落,因为没事干。他很喜欢葡萄酒,于是我想在法国给他买一个酒庄。
看了很多法国酒庄后,我发现赚钱的酒庄很贵,有的很漂亮的酒庄很便宜,可它从来没有赚过钱。这些酒庄以前都是贵族的,后来卖给有钱人,他们买酒庄的目的是买别墅,用来休闲度假。休闲度假的酒庄怎么可以赚钱呢?这些酒庄都亏得很厉害,一年亏上百万美金。后来我跟他说,中国人还是比较精打细算,我们还是到中国去建一个酒庄吧。
这里有我的另一个想法,我想把葡萄酒这个美好的东西引到中国来。我始终相信,葡萄酒和它所带来的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早在唐朝,中国就有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说明我们很早之前就有葡萄酒,只是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甚至在百年前,我的前辈张弼仕(也是南洋华侨)在山东投资葡萄酒,也撑不了几年就倒闭了。只有在盛世,人们才会享受一切美好的东西,现在就是个好时机。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成了巨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越来越多人成为奢侈品消费者,但那些奢侈品不一定带来美好的生活方式。也许葡萄酒可以!早年,因为业务往来,我常常和老外们边品酒边谈合同,那时候的酒并不觉得好喝,因为有生存压力,我并不放松。
后来,生意做大了,经济比以前富裕,我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可以一边喝着红酒一边谈人生,放松的心境下,才能真的享受美景美酒。因为有这样的体会,我很想把好的东西带进中国。
我还想在中国做好酒。上个世纪末,许多外国朋友很遗憾地说,中国有美味的菜肴,却没有美味的葡萄酒。我想改变的这些。
山西曾两次抚育了我,我想要报答山西,我想给山西做一件可持续发展的事情。所以,我在山西建葡萄酒庄。
后来,我和我的法国朋友来了山西。为什么是山西?我有两个私人心愿。第一,我是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的,山西抚育了我;第二,我在创业期间,山西的焦炭、铁合金、生铁,让我赚了很多钱,曾经中国六成的锰矿进口、三成的铜矿进口都是经我的手,八十年代中国最大的焦炭出口商是我。
山西曾两次抚育了我。我想要报答山西。在山西挖煤是不可持续发展,我想给山西做一件可持续发展的事情。所以,我在山西建葡萄酒庄。
当然,光有这些情感是建不了一个好酒庄的。法国著名的葡萄学教授Boubals不远千里,来山西为我们做实地考察,他肯定地说:“这个地方一定能出好酒。”
毛泽东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做好酒争不了朝夕,太急躁出不了好酒。几年前,我去葡萄牙,一个酒庄庄主请我吃饭,他说,做好酒不难,难就难在头二百年。
那些欧洲的名庄,每家都有超过200年的历史。想做好酒,是个周期非常长的投资。做这个酒庄,我当然希望赚钱,但是我更强烈的愿望是我老想做出好酒。
葡萄酒这个东西,大多确实是国外名牌,他们的成就都是几代人经过数百年的不懈努力才换来的。我们用短短的10年取得目前的成绩,这个速度实际是非常之快的,在国外几百年、几代人都未必能做到。
好的葡萄酒出自一些理想主义的人。我们酿的是有中国风格的酒,产地山西的酒,不是中国的波尔多。你听说过别的新世界酒有拿波尔多招牌来的吗?你听说过美国的波尔多吗?或者澳大利亚的波尔多?没有自己的风格永远没有巅峰。
太过现实的人,很难做好葡萄酒。说的就是需要我们的眼光放得远些。我们要一代一代地为了理想不断追求。怡园经过10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定位,并被市场认可,我的内心很满足。
感谢怡园的顾问刘致新先生,他帮我们调制了每年的“庄主珍藏”,他让我每年对这款以我的身份命名的酒充满了期待。
感谢怡园酿酒师Ken。法国酿酒师经常不接收新世界的东西,而新世界的酿酒师是从法国旧世界酿酒基础上来的,他们对法国的那一套也很精通。澳洲人比较系统化和科学化,我对Ken说,你完全可以在这里独创一个品种。我们也希望能借机培养自己的酿酒师,他们要更加博学,知识面更宽。
感谢怡园的我的每一位同事,是他们在帮我实现梦想。
还要感谢我们葡萄园里的农户。葡萄酒界一直流传着西方的名言,“好的葡萄酒是种出来”。中国有最好的农民,这是我在大西北亲身体验过的。他们勤劳、耐苦,像爱护自家孩子般地爱护庄稼。可葡萄不是庄稼,结出的越多就越好,恰恰相反,只有限产才能保证质量。好在他们配合得越来越好。
当然还要感谢我的太太。中国女性是最有承担的女性。中国历史中,男人在前面冲锋陷阵,出名的都是男的,而女人承担了所有的过错。在我这辈,我愿意照顾家里的每一个人。我们庄园的酒里有一款酒是以我的外孙女名字Tasya命名的。
我常常会去国外走走,发现那些酒庄几百年过去仍然很有生命力,希望我的酒庄在三五百年之后也是这样,以后它姓什么没有关系,但酒庄还在,我希望它还在,而且更有生命力。
没有自己的风格永远没有巅峰。
怡园经过10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定位,并被市场认可。
做葡萄酒需要时间,一年的气候和风土,成就当年的酒,年年相同,又年年不同。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难以捉摸的市场,怡园酒庄不变的是做精品和讲传承的态度。
陈先生在2002年将酒庄交给女儿陈芳管理,退居幕后的他回忆建庄早期的情景,行行文字间仍能看到澎湃的少年豪情。
有理想,要品质,怡园人无一不坚定地在做事,尽管经历过冷眼,也要做出被业界认同,让葡萄酒爱好者倾心的好酒。在怡园人身上,都有彼此支持的温暖力量。
这是一个美丽的理想
陈进强
2017年8月
怡园酒庄二十周年要我写一点东西。
酒庄经营上的事我已经多年不管,只能写点我心里的感受。
一个美丽的理想
我父亲少年时代就下南洋谋生,几十年漂泊海外,新中国成立,父亲就打定主意,适当时要带全家迁回中国。家庭教育使我自小就很明确长大后要回国,人生目标就是“学好本领 报效祖国”。
1965 年回国,一年后文革 , 于是失学,两年后又随着大潮下乡去。那时我不到 18 岁,没想很多,只对过早结束学生时代心有不甘。当我得知大学恢复招生,想上大学的愿望非常强烈
1975 年那个年代,像我这样有海外关系,又非红五类的青年要上大学实在是很难。几经周折,我终于被招进山西太原工学院,梦想成真!我会一生都感激太原理工大学,也因此热爱山西, 那里有我的母校, 有我敬爱的老师,有我的同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我代理非洲的锰矿石、美洲的铜精矿大量卖到中国。有一天冶金部进出口公司的领导找我说:“国家外汇紧缺,冶金系统是耗外汇的大户,你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产品能出口创汇。”
我第一时间想到山西的焦炭。几经努力我成功地打开了欧美日市场,一船几万吨整船整船地出口,焦炭一时成了山西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山西焦炭国内外需求殷切,导致山西遍地土法炼焦,污染得一塌糊涂。那时山西省物资厅是我业务的国内主管单位,厅长、校友李建民大姐,是我尊敬的学长。她当面说:“你看山西污染成了什么样子!我们都是山西培养出来的,不能再这样糟蹋山西了,你能不能给山西引进不污染的行当?”
我因业务关系常到欧洲,法国朋友最爱带我到酒庄去喝酒吃饭,使我能体会到酒庄的美好,因而有了在山西建葡萄酒庄的念头。
我请法国专家到山西论证山西生产葡萄酒的可能性,在山西到处选址,又带物资厅的人到法国实地考察葡萄酒庄。经过几年筹备,1997 年怡园酒庄正式开工。
这个投资多数人是不看好的,甚至当成是笑话。山西人根本不喝葡萄酒,没有本地市场。要卖到外省或出口更不被看好,山西的环境污染已举世闻名,推销山西的酒难度很大。
那时国产葡萄酒几个大品牌占据了中国近 90% 的市场,产品大部分走大批量生产的路线。我却要做精品。朋友都劝我,国产葡萄酒出厂价只在十几、二十元之间,你那样做,成本很高,死定了!
我认为欧洲的酒庄是美好的,既然要给山西引进美好的东西就要做像欧洲那样的葡萄酒庄,而且要做中国最好的葡萄酒,就算眼前行不通,我相信将来山西会美好,中国人会欣赏美好的葡萄酒。
我拒绝给酒庄起洋名,也拒绝给外省品牌灌瓶做加工,即使当时山西正发生假酒案件,使山西酒声名狼藉,我也坚持打山西品牌。我说中国人有句老话叫“行不改名,坐不更姓”,怡园葡萄酒就是山西的。
女儿说我是理想主义者,理想可以很丰满,现实却是很残酷。怡园酒庄初期的经营状况只能用“惨淡”两字形容,这里不再赘述。没有陈芳的加入,我的理想早泡了汤。感谢女儿陈芳用智慧和毅力使我的理想能一步步实现!
润物细无声
中国葡萄酒业从不寂寞,各式各样的广告叫人目不暇接,那些五花八门的“概念”令你不得不佩服国人的想象力。
曾经折腾得很欢的公司,到如今只剩脑子里那点记忆。所有的折腾,只欠折腾出一款好酒。与此同时,却令人欣喜地发现,一批优质的国产葡萄酒已悄然地浮了出来。
原来好酒也如知时节的好雨般,由那些“耐得住寂寞”的做酒人“润物细无声”地奉献给这个时代,奉献到国人、世人的餐桌上。
当初我根本不懂葡萄酒,却抱定要做中国最好的葡萄酒,回想起来真是“无知者无畏”。早期 , 怡园酒庄上上下下所有的员工没人懂葡萄酒,但大家有理想,不懂可以学。在追求质量上,怡园人一直是不辞辛苦、不惜工本的。
怡园不炒作、不玩花招,实实在在,总是会有人欣赏。产品推出几年,业内有了点小名气。
半岛酒店、香格里拉等几家顶级酒店用怡园的酒贴牌当店酒;以挑酒严格、专业著称的国泰航空也选上怡园葡萄酒作机上用酒,这些亮点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
国内的葡萄酒专家如马会勤、李德美、李华、郭松泉等专家、大腕都给怡园很高的评价。国内很多葡萄酒爱好者、各界名人不但消费我们的产品,还给我很多鼓励和建议。我也因葡萄酒交了很多的好朋友。
初期推销怡园葡萄酒,我是赤膊上阵拿着样品,硬着头皮到处找人试。许多人一听到山西出产的 “杂牌” 酒已经先皱眉头,有些人不但满脸不屑,还出言不逊,很令我受伤,渐渐我完全能平静地接受各种评论。
入了这一行,我没少喝世界各地的葡萄酒,喝多了自然也懂了一些。虽然怡园葡萄酒得到很多好评,但我心里明白,和世界上第一流的相比,差距还很大。
传媒形容中国葡萄酒产区最爱说“与波尔多同一纬度,是中国的波尔多。”这纯粹只是宣传,实际上中国相近的纬度没有波尔多那样夏天干燥,冬天温暖潮湿的天气。
在山西,葡萄藤越冬必须埋土,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使得山西的葡萄成本不低。这些不利因素,使我曾经怀疑中国能否出好酒,甚至担心中国根本不适合做葡萄酒。但怡园没有退路,我只有以“不见黄河心不死”之心 , 指望陈芳带领怡园人克服重重困难杀出一条生路,创造奇迹。
不久前我到酒庄,几位专家在试酒,我也凑热闹品了几种酒,入口竟有惊艳的感觉,一时激动得禁不住眼角有点湿润。
陈芳说得好:“希望有一天,人们品了怡园葡萄酒能喝出是中国山西的好酒,那时怡园才是成功的。”要做出山西风格的好葡萄酒已经很难,要让消费者认同山西风格的美酒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我才明白十多年前, 欧洲一家名庄庄主请吃饭时调侃 “做葡萄酒不难,难只难在头二百年。”
路漫漫,怡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道是无晴却有晴
我有一位好朋友,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不止一次对我说:“搞企业聪明才智不如选对行业。选对行业,躺着都赚。”他这话非常正确,却刺痛我的心。
十几年来我们在葡萄酒上太投入,眼看别人挖煤、搞房地产赚得盘满钵满,我也眼红。陈芳工作勤奋,她的才智也在怡园酒庄得到了证明,哈佛商学院把怡园经营当实例教材,陈芳还获得过安永企业家奖。
我是又高兴,也很纠结,自责把女儿引到这条路上。我多次想如果女儿到其它行业去发展,不会那么艰难,成就可能会更大。
在怡园二十周年之际,我梳理一下投资怡园的得失,今天怡园在山西的表现不就是当年我追求的理想吗?
怡园酒庄今天的成绩离不开陈芳的努力,反过来也可以说怡园成就了陈芳今天的成功。
怡园酒庄是我家的骄傲、是我家的名片。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事业能把企业和生活如此精彩地结合。
我十二岁的小孙女陈德寧,几年前就说将来要接妈妈的班。中国人最重视家传,想到继陈芳之后,陈德寧会接着书写怡园的故事,我好像已经在时光隧道中看到百年怡园,这个酒庄将会更加美丽。
想到这里我告诉自己,怎可吝惜在怡园花的心血和时光;又怎能只用金钱的多少来评价怡园二十年!
酒庄不大却很精细,人人都希望中国有更多这样的企业;酒庄的成就浸透着怡园人的坚韧与智慧,这点从市场经济中拼杀出来的企业家最能明白;怡园的二十年,义无反顾地一直走在创品牌、做精品的漫漫长路上,怡园的精神更是赢得人们的尊重。
一叶轻舟渡百年
——怡园酒庄《继续书写家族的传承故事》
陈进强
2018年11月
西欧有个传说,蒸馏酒的技术是从中国传来的,但史书上没找到任何记载。这传说也就说说罢了,蒸馏的威士忌酒找不到任何中国元素,毫无疑问是地地道道的洋酒。
我十几年前就给女儿建议搞威士忌,她那时候刚刚被葡萄酒的优雅吸引,对我的建议完全没听进去。
现在,世界酒的圈子很流行一句话,“喜欢酒的人,无论喜欢什么酒,最终都会迷上威士忌。”这句话在陈芳身上也灵验,十年前她就渐渐迷上威士忌,并决定要投资个威士忌酒庄。
我从一开始就动员她选址龙岩,但有好几个人鼓动她建在武夷山。的确,武夷山有独特条件,如果能把威士忌酒庄建在那边,许多方面会比龙岩优越。
谢天谢地,陈芳及其团队折腾了五、六年,都无法让这项目在武夷山落地,给了我机会成功游说女儿把酒庄建在龙岩。
今天,德熙威士忌酒庄终于在龙岩奠基。
11月7日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为什么这么说?生产威士忌酒不是高科技,也不是资金密集的大项目,但是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坚信这个项目会长远地在龙岩扎根。再过五十年、一百年…那时人们说这个酒庄的历史就要从奠基这日算起。
经营威士忌成败关键是创品牌。每个成功品牌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建酒庄的同时,我有另一项艰巨的工作,要撰写我家几代人的故事。龙岩是侨乡,这个酒庄的故事就是百多年来,龙岩千千万万下南洋“番客”的一个缩影。
过去一百多年,正是中华民族从最黑暗的低点重新崛起,有这个波澜壮阔的背景,平凡的故事也会变的不凡。德熙威士忌酒庄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一定会充满生机,兴旺发展。
我家在宁夏的葡萄酒庄叫德宁葡萄酒庄,这个酒庄就是叫德熙威士忌酒庄。我对两个外孙女一碗水端平,两姐妹一人一个酒庄。
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无论到世界那个地方生活,有这个酒庄在龙岩,他们就不会忘记自己根在龙岩。永远不忘祖先。
我年近古稀,这个酒庄或许是我最后一项商业投资。这个股份有限公司将由我、陈芳、陈昆、陈柏林合股出资。业务主要由陈芳负责,陈昆、陈柏林协助参与。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四十年前香港一部下南洋故事的电视剧,主题曲:“河水弯又弯,冷然说幽幻。别我乡里时,眼泪一串湿衣裳。若有轻舟强渡,有朝一定再返……”当年我父亲、我岳父都是少年时代孤苦下南洋,离家时他们的心情是多么的悽怆!这个酒庄就是他们返乡的一叶轻舟。
酒庄是项超长线的投资,希望龙岩各级领导、酒庄周围的村民及乡亲们,多给点耐心,酒庄的成长很需要大家的长期支持。在此我先谢谢大家!
怡园25周年丨老庄主陈进强先生寄语
陈进强
2022年5月
为怡园25周年鼓掌!
怡园酒庄无论是硬件还是产品,都符合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大方向;酒庄从农业生产到加工至推广、销售,提供不少门坎不高的就业机会;酒庄业务性质,无论有没有盈利,都要不断给政府纳税;经营酒庄即使很努力、很成功,也赚不了多少钱,不存在资本无序扩张的可能。
以上原因道的是符合国情,另外还有我家自己的小算盘:
(1)投资酒庄是投资长寿产业。产品有独立品牌,不断追求高品质,中国人喝酒喝了几千年,新时代岂能不喝。怡园酒庄已25年,相信再过n个25年怡园酒庄依然会生命盎然。
(2)酒庄是少数能够给业主享受生活的生产性企业,比花钱买大别墅强得多,更比早被取缔,给投资者惹下一身麻烦的私人会所高明得多。
(3)把酒庄留给子孙,让他们始终要在市场经济中拼搏,练就生存本领,比留下优质物业轻松收租,因不能躺平而更体健。
总结起来:建酒庄,为自己享受美好生活,也为国人美好生活服务。
故此,不顾旁人道我愚蠢,我自乐此不疲。
(寄语时间背景:怡园酒庄在2022年度IWSC大赛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