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种质资源太谷葡萄圃”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被列为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是我国“六五”期间建立的第一批国家级果树种质资源圃。主要任务是葡萄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并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结构、优异种质资源挖掘和种质创新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NO.1
基本情况
建圃情况
“国家种质资源太谷葡萄圃”设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内,地处北纬37°38′,东经112°48′,海拔866m。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末列为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是我国“六五”期间建立的第一批国家级果树种质资源圃之一,2001—2003年移圃重建,2015—2017年完成资源圃改扩建,目前占地面积18.5hm2。
防虫网室
种质资源抗逆鉴定模拟系统
自动化智能温室
田间管理情况
人员情况
“国家种质资源太谷葡萄圃”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葡萄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团队负责管理,共有科技人员13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人,中级4人,初级2人。
保存的数量及种类
自建圃以来,按照国家要求对种质资源有计划地进行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编目及分发利用,并建立了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与展示系统。截至2020年年底,共收集保存欧亚种、欧美杂种、美洲种、山葡萄等17个种或变种葡萄种质资源691份。同时圃内保存了相同基因型不同倍性的种质材料20份,酿酒葡萄品系160多份,是目前我国保存酿酒葡萄品系最多的资源圃。
NO.2
研究利用情况
开展的研究课题
自建圃以来,一直承担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葡萄种质资源收集、编目、更新与利用”和科技部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运行服务“葡萄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承担国家农业基础性工作“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数据中心观测监测”;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的果树资源的研究;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酿酒品种选育岗位和太谷综合试验站的研究任务;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山西省果树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与“葡萄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及其初级核心种质资源的构建”,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酿酒葡萄果实花色苷遗传多样性及其差异积累机制的研究”,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制汁葡萄品种农艺性状与加工性能研究”等15项研究课题。重点开展葡萄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数据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整理及共享利用,优异种质筛选及种质创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获得的重要研究进展
建圃至今,先后对圃内保存的葡萄种质资源开展了鉴定评价、亲缘关系、遗传结构及核心种质资源的构建等研究,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60多份;利用这些优异种质资源,通过常规杂交、多倍体诱变及分子辅助等育种手段,先后选育出葡萄新品种15个。
主编《葡萄品种及其研究》《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中国葡萄品种》等著作。
先后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果树资源性状鉴定及优异种质筛选方面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多样性和技术指标体系及应用方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标准化整理、共享与利用方面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建圃至今,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科学院等多家兄弟单位开展合作研究或提供种质材料;主要用于遗传规律、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研究;为企业、合作社等单位提供优异种质,直接用于生产、示范、观光农业以及加工产品。多年来为科研、育种、教学及生产等单位及个人提供种质资源近万份,现已成为葡萄相关科学研究、科技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基地。是农业农村部、科技部葡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观测研究、共享服务、对外交流的国家基础资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