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酿酒师风采录(5)王振平:贺兰山下葡萄树
发布日期:
2020-10-09 16:34:42
来 源:
中葡网
作者:
中葡网团队
  从1984年被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录取的那一刻起,王振平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自己喜爱的葡萄与葡萄酒行业。从业近40年,有过曲折磨难,也有过鲜花掌声,无论怎样的际遇,他都坚守在科研第一线,始终在葡萄园里辛勤地耕耘着。


王振平教授

  有人说王振平就像贺兰山下的一株葡萄树,把根深深的扎在了宁夏,从这片土地中汲取养分,再用丰硕的果实酿成醇香的美酒。
 
心系故土,扎根宁夏

  在西北农业大学四年本科和三年研究生学习对王振平来说是美好而充实的,扎实的果树学功底和优秀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教育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1991年获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以后,王振平开始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农副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1998年三十三岁的王振平作为宁夏最年轻的科技人员,跟随自治区考察团到法、德、意等欧洲葡萄酒生产国考察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在这次考察中,王振平不仅大开眼界,也找到了今后自己的研究方向——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

  1999年,适逢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刚刚起步,急需大量专业人才。为此,宁夏科技厅委派区内三名年轻技术人员赴法国奥朗日葡萄技术学校学习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技术。王振平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再次获得机会,奔赴法国学习。王振平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到法国便立刻赶赴学校,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在半年的时间里,除了课堂学习之外,王振平还随学校的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日常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奥朗日葡萄技术学校的500亩葡萄基地里,经常可以见到这个黑头发黄皮肤的身影,他虚心学习的精神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敬佩。


车间尝酒是王振平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0年8月,王振平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刻苦钻研的精神得到了国际著名葡萄专家、国际葡萄整形专家合作研究会(GiESCO)会长、法国蒙彼利埃国际高等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研究生所长Alain CARBONNEAU教授的赏识,并接收他在其门下攻读葡萄学博士学位。王振平知道,这样的学习机会非常难得,但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要想学到地道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仅仅靠翻译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学习法语。经过刻苦学习,突破语言关后,王振平没有丝毫的懈怠,而是加倍努力。他创立的“新浆果杯”试验体系,为研究不同内外因素对葡萄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提供了简便的方法,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最终,王振平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全部课程和法语博士论文,而在法国,一般人至少需要三年半才能毕业,他的成绩足以让周围人惊奇。在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Alain CARBONNEA教授对他的论文非常满意,他说:“你的论文做的非常好,所创立的‘新浆果杯’试验体系,只有聪明的中国人才能设计出来,对你的论文我没有问题可提,但我只问一个问题,你毕业后回中国宁夏是否从事葡萄科研教学工作?”王振平没有丝毫的犹豫,坚定的回答“我毕业后一定要回中国宁夏从事葡萄产业工作。”王振平的非凡成绩令许多国际知名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机构开出了高薪、高职的条件。王振平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够出国学习,也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王振平(左)和导师Alain Carbonneau教授

  在王振平眼里,宁夏这片土地才是他发展的根基,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需要他回去,他也坚信,以宁夏的气候土壤条件,必将成为国际顶级的葡萄与葡萄酒产区。

辛勤耕耘,茁壮成长

  2004年初,王振平博士带着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回到宁夏,没有为个人待遇与工作条件考虑太多,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2004年12月28日,在宁夏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由王振平负责成立了宁夏大学葡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个近乎白手起家的技术中心,却致力于成为宁夏葡萄与葡萄酒创新平台,难度可想而知。


王振平查看实验基地里的葡萄

  为了建好中心,王振平把宁夏大学北部防护林带堆积一米厚的工业生活垃圾场地清理成葡萄品种资源圃,收集栽培了大量国内外优良葡萄砧木、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品种,成为宁夏葡萄品种收集最多的单位,同时也成为宁夏大学农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重要实习基地。为了建好中心,王振平博士积极争取宁夏大学各级领导和宁夏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在一片空地上建起了试验室,争取省部共建项目和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资金,购置实验仪器,改善研究条件。在宁夏大学“特殊建设时期”,为了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和平台建设,先后垫付过二十余万元,引来家人的不满甚至抱怨……

  该中心的建设,为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和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开展葡萄抗逆生理研究、葡萄品质控制、葡萄酒酿造工艺和葡萄酒检测等科学研究、教学实习提供了必要条件,成为宁夏大学参与宁夏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创新平台,为广大教师申请相关研究课题提供方便,得到宁夏大学和政府有关领导高度评价。


王振平教授在田间指导葡萄种植管理

  自组建以来,中心吸引了大批对葡萄与葡萄酒情有独钟的人,通过王振平及其团队成员的不断努力,该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严谨高效,具有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的年轻学术团体。作为中心的负责人,王振平十分重视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法国蒙彼利埃国际高等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2005年9月,中心成功举办了“中法葡萄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并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中心进行学术交流,提升中心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并实现中法研究生互访,拓宽学生眼界。为了提升宁夏葡萄种植与管理技术水平,中心人员长期到葡萄酒企业和田间地头指导生产,传授葡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取得明显成效。

科技成果,串串飘香

  因为受宁夏气候条件的限制,宁夏酿酒葡萄种植一直承受着投入高、产出低、效益差等问题的困扰。王振平博士带领团队成员不断拓展科研渠道,联合国内外葡萄与葡萄酒高等院所和生产企业开展技术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提升当地葡萄与葡萄酒生产技术水平,促进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王振平榨季期间品评新酒

  种植酿酒葡萄效益不高一直阻碍着宁夏葡萄产业的发展,摸清低产原因和寻找解决措施是提升西北葡萄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此,王振平团队结合宁夏土壤、气候条件,采取不同埋土防寒技术,并利用数据采集仪连续检测不同埋土防寒条件下酿酒葡萄冬季根系、枝蔓处气温变化规律,测定第二年葡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造成西北酿酒葡萄低产的主要原因是葡萄根系冻害,在葡萄根系不受冻的情况下,可提高葡萄产量53%,提高葡萄果实糖度2度左右。通过栽培技术措施提高西北葡萄产量和品质,采取先覆土后覆膜的埋土防寒措施,效果十分理想,同时,也为自根苗深沟定植和抗逆嫁接苗定植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解决现有酿酒葡萄冬季埋土下架所带来的费工费时、成本增加、枝蔓损伤和葡萄品质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王振平博士经多年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葡萄定植、整形方式、埋土方法,实现了酿酒葡萄不下架埋土栽培。利用该技术,采取单古约特L形整形不下架埋土栽培措施,不仅可以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还可简化栽培措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寒栽培方式,也使得酿酒葡萄生产从春季出土、夏季修剪、到秋季成熟采收、直至冬季修剪和埋土实施机械化栽培成为可能,为西北大面积发展酿酒葡萄、实现机械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王振平(右一)与国外酿酒师交流品鉴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一直认为优良酿酒品种“蛇龙珠”为我国独特的葡萄品种,但是其来源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学者,也给国际学术交流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进一步阐明蛇龙珠的来源和亲缘关系,王振平博士在导师Alain CARBONNEAU教授的帮助下,特地从法国引进佳美娜(Carmenere)葡萄品种,并以品丽珠为对照,采用在酿酒葡萄上扩增谱带清晰且多态性好的14个引物进行RAPD 分析,以便进一步确定蛇龙珠与佳美娜的亲缘关系。分析表明,蛇龙珠与佳美娜的遗传距离为0.15,与蛇龙珠与品丽珠的遗传距离为0.33,并由此可以推断,蛇龙珠与佳美娜可能就是同一品种(系),其遗传距离的差异可能是一百多年来在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发生变异的结果。该结果为解决困扰我国一百多年的“蛇龙珠”品种来源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意义重大!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对自然灾害,王振平从来没有退缩过,他总是尽最大的努力,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提出补救措施,降低灾后损失。2009年11月,宁夏地区突降大雪,给当地葡萄埋土防寒工作带来困扰,王振平冒着严寒走遍宁夏主要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根据土质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防寒埋土技术措施。2010年开春,王振平又第一时间来到受灾的基地查看萌芽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也是这一年,云南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产区的几万亩酿酒葡萄身处险境。王振平得知消息后,立即放下手头工作,赶赴云南灾区。通过勘察走访,王振平掌握了云南旱区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旱情,他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为当地企业和农民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0年4月14日,甘肃天水地区遭受晚霜危害,王振平第一时间赶赴天水,为当地农民排忧解难。通过向农民讲解葡萄受灾挽救技术措施,回答农民的技术难题,向当地葡萄种植户传达了先进的葡萄栽培生产和管理理念,改变了当地农民落后的生产经营理念。


王振平在兰山骄子酒庄桶边品鉴

  2020年4月22日-24日连续几天的极限低温,更是给河北、河南、陕西、宁夏、内蒙、甘肃等地葡萄种植企业和葡萄种植户带来致命打击,大面积刚刚萌芽、抽梢、开花的葡萄植株受冻死亡。作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的王振平博士,急灾民之所急、解灾民之所困,面对新冠疫情,逆行而上,独自一人,风餐露宿,驱车3000余公里,第一时间奔赴各灾区。在田间地头,查看受灾情况,与企业和农民朋友交换意见,因地制宜,提出解决方案,尽最大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王振平博士在从事葡萄抗逆栽培生理与葡萄酒酿造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方面,收获颇丰。1999年他入选宁夏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13”人才工程,2008年作为岗位科学家参与农业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工作,2012年参与起草了《宁夏贺兰山东麓列级酒庄管理制度》。此外,他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4项,解决制约宁夏产区酿酒葡萄冻害和品质较差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引领宁夏葡萄产业科技进步,为生产优质葡萄酒提供优质原料奠定了技术基础。在兴趣与勤奋的双重振力下,王振平的成果被国内外广泛好评,成功申请4项国家发明专利,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有6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


王振平担任柏林葡萄酒大赛评委

  人才,是支撑行业发展的根本。近几年,王振平博士一直不忘重视人才的培养,每年带研究生到葡萄基地开展葡萄栽培科学研究与葡萄酒酿造实习,在其严格要求和熏陶下,他所指导的研究生掌握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科研、教学、生产和行政管理等技能,毕业后多在葡萄产业的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产区内的酒庄工作,部分硕士研究生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得到用人单位好评。

  2011年他带领研究生酿造的“兰一”牌美乐葡萄酒,在2014年3月8日-9日上海举办的“发现中国2014年中国葡萄酒发展峰会”上,得到包括杰西斯·罗宾逊在内的三位国际葡萄酒大师共同推荐的七款葡萄酒之一,是七款推荐葡萄酒中唯一由中国酿酒师酿造的葡萄酒。在本次活动中他所带研究生酿造的“昊苑宝石红”牌2012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和“兰山骄子”牌2012蛇龙珠干红葡萄酒也同时被大师推荐。2012年带领研究生酿造的“昊苑宝石红”牌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在2015年法国波尔多国际葡萄酒挑战赛上获得金奖。2013年带领研究生所酿造的两款“兰山骄子”葡萄酒在2018年柏林(亚洲)国际葡萄酒大赛上分别获得大金奖和金奖。2015年带领研究生所酿造的两款“昊苑宝石红”和一款“兰山骄子”干红葡萄酒获得柏林葡萄酒大赛金奖。


王振平教授与他的研究生们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宁夏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作为长期扎根在贺兰山东麓产区的科研人员,这一新的产业指导让他备受鼓舞,更坚定了服务好产业发展的信心。

  在自治区领导以及各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如今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已经成为宁夏最重要的特色产业之一,形成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生态建设和酒庄特色旅游等全产业链。王振平博士认为从葡萄酒质量上来讲,我国的葡萄酒质量已接近或超过传统葡萄酒国家的质量。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宁夏贺兰山东麓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引领中国葡萄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产区。但同时他指出,目前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仍存在短板,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需要积极宣传,让国人爱上中国葡萄酒。他相信,未来宁夏的葡萄酒产业以及中国的葡萄酒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
Emmi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20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277号南山世纪华庭12栋2802室 邮政编码:264003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