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酒业首档全景人物访谈《老秦会客厅》(第四季)推出对话天塞酒庄庄主陈立忠。
迄今,天塞酒庄已成中国精品酒庄翘楚,更是业内关注焦点。
2020年,正值天塞酒庄创立十周年。一路走来,天塞酒庄如何实现螺旋式稳步上升?陈立忠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让我们一起前往新疆,走近陈立忠,聆听天塞酒庄的故事……
陈立忠
天塞酒庄庄主
新疆天塞酒庄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疆焉耆葡萄酒协会会长
做一款感动自己的葡萄酒,人生就完满了!
创建酒庄之前,我本身就是一名葡萄酒爱好者,甚至可以说是发烧友。那时候,喝酒讲究品种和产区。
如同世上很多美好的东西,一本书,一首音乐,都会令人感动。葡萄酒,亦不例外。
有一次朋友聚会,喝到一款让我很感动的葡萄酒。当时,我就开始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通过自己的力量能做出这样一款酒,我的人生就圆满了!
我想给自己的人生打100分,那么我就要去创作这样一款葡萄酒。
十年来最大的挑战,就是与自然共存!
自己做酒庄之后,对“敬畏自然”这个词的体会,越来越深刻。
之前,我们对新疆焉耆这个地方的风土还不够了解,也缺乏经验。
直到有一次,龙卷风来了!
那时,葡萄马上就要成熟,葡萄园即将面临采收。一场大风来袭,将近200亩的葡萄倒伏,损失几十吨葡萄。
如今回想起来,顿时觉得这十年,也是与自然共存的过程。我们学着如何去适应自然,把葡萄园精心呵护到今天的状态,应该是最大的挑战。
尽管国外收购更容易,但还是想做一家中国人自己的酒庄!
当时也有朋友建议:“去国外买个酒庄吧!都是现成的,更简单!”
我自己也明白,其实国内建设酒庄比国外收购酒庄,花费的成本更高。
然而,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在国内做酒庄。因为,我想做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酒庄。
十年至今,天塞酒庄基本接近最初想象的样子!
令人欣喜的是,十年时间,天塞酒庄基本达到了我最初设想的样子。
从最初项目规划到今天,每一步几乎都完全按照我的想法与理念,有条不紊地贯彻下来。
可以说,每一年都会实现一个既定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往前推进,才拥有了当下的天塞。
对天塞酒庄有合理投资预期,内心从容不迫!
最初启动天塞酒庄项目,我与其他投资人就明白这是一个长线项目。
当时,我们预计投资周期为九年半。现实比理想还早了一步。建庄第八年的时候,开始出现少许盈利。但是,距离收回投资,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与国外成熟酒庄相比,天塞发展的时间还很短。既然我们选择走这条路,也有合理预期,内心相对比较从容。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天塞酒庄考察
国家领导人考察天塞酒庄,中国葡萄酒的高光时刻!
前段时间,国家领导人提出葡萄酒产业对于绿色环保、带动就业,促进区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应大力扶持。
6月9日,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也来到天塞酒庄,进行调研。
国家领导人如此关注青睐我们葡萄酒产业,与产业对生态的改造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密不可分。对于消费者,葡萄酒又是健康生态产品,接受度也很高。
不得不说,这让我们葡萄酒人宛如看到行业的春天,这也是中国葡萄酒的高光时刻!
十年酒庄路,感觉很幸福,并不觉得辛苦!
建庄十年,不少朋友觉得我很辛苦,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如今2800亩葡萄园,当初就是一片戈壁滩。我们就支个帐篷,在里面吃住。
后来,有了第一排职工宿舍,但还没有配套供暖,我们就自己生炉子。室外零下20度,看着炉子里冒出来的红色火苗,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幸福极了!或许,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种内心体验吧……
从“小而美”到“大单品、大渠道、大品牌”,来自十年风土成果总结!
最初,我们对种植与酿造整体秉持实验性,产品线也很丰富。
经过七八年的探索,我们对适宜焉耆这块风土的葡萄品种与酿造工艺,具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与总结。
去年年底,开始推出大单品,这是天塞十年风土的成果积淀,既然“大单品”,那么就会有生产规模,但必须建立在品质基础之上。
“小”与“大”是相对的,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并非生存的妥协!
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我们希望批量化产更多一些。
所谓“小而美”中的“小”,以及“大单品中的“大”,只是相对而言,也是涵盖在我们规划范围之内的量变与质变的转化,并非一种对生存的妥协。
土地是天塞酒庄的“护城河”,十年发展的支撑!
我喜欢《飘》中的斯嘉丽,尤其是小说结尾,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回到家园,想起父亲曾对她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
天塞酒庄也是如此,土地是最核心、最厚重的部分,也是一种区隔,可谓天塞酒庄的“护城河”。
十年来,我们花费时间精心呵护脚下的土地,一点一滴逐渐积累。这个过程不可跨越,更是必经之路。正是时间与土地的结合,才造就现在天塞酒庄的面貌。
新疆天山脚下戈壁 《老秦会客厅》访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