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80万亩,“葡萄酒+”产值300亿,新疆“产区升级”对标宁夏?
截至2018年,新疆葡萄酒行业产值逾22.52亿元,已超过白酒,成为新疆酒类第一大行业。
在此基础上,新疆出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疆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将力争达到80万亩,葡萄酒及相关产业的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规划》的提出,提升了葡萄酒产业在新疆整个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加强了政府对于葡萄酒产业的扶持和管理。
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地,作为我国极具特色的葡萄酒产区,新疆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会不会成为继宁夏之后,我国又一个成规模崛起的葡萄酒产区?
1
自然生长
就国内而言,新疆的葡萄酒产业起步很早,甚至还被称为东方葡萄酒的发源地,但是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利用产区优势、没有完全突出产区风土特色。
《规划》指出,新疆目前已形成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四大产区和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2018年,全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49.45万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截至2018年底,新疆获得食品生产许可的葡萄酒生产企业达100家,全区葡萄原酒生产能力50万千升,实际年产葡萄原酒20万千升。规模以上葡萄酒生产企业24家,产量6.58万千升,实现产值22.52亿元。目前,新疆产区的成品葡萄酒已占到全国的8%,加上原酒已占到全国的20%以上。
近年来,新疆已培育形成西域沙地、尼雅、楼兰、乡都、芳香庄园、天塞、中菲、伊珠、唐庭霞露、新雅、驼铃等一批具有一定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的葡萄酒品牌。
然而,行业人士认为,多年以来新疆的葡萄酒产业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形象,既没有在量上形成绝对优势,也没有在品牌上形成绝对号召力。这一连串数字背后也隐藏了新疆产区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规划》指出,目前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主要存在统筹谋划产业发展不足、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建设滞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不够、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
新疆的能源、矿业、农牧业、旅游业、口岸贸易等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葡萄酒每年30亿不到的产值实在很难引起政府的重视和政策倾斜。因此在《规划》出台之前,新疆的葡萄酒产业基本上处于自然生长的状态。一位新疆葡萄酒庄的庄主告诉酒业家记者:“从事葡萄酒行业20多年以来,并没有享受到政府对葡萄酒企业的项目支持。平时走出去参赛、参展都是依靠企业自有资金。”
缺少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新疆葡萄酒产业必然就会面临统筹谋划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在这方面,宁夏产区的做法则不一样。政府成立行政级别很高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来促进当地葡萄酒产业有序发展,鼓励产区企业抱团走出去,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产区品牌,产区里的所有酒庄都能享受这一红利。
不仅如此,《规划》是今年4月1日颁发的,而多位接受酒业家记者采访的新疆葡萄酒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均表示,对《规划》的情况并不了解。
2
扩产问题
在《规划》中,新疆相关部门提出了更高的希望,要将葡萄酒产业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使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优质、高端葡萄酒的核心产区。
针对此前对整个产业统筹谋划不足的问题,也明确提出了要实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着力做好产业规划,制定行业标准和扶持政策,推进公共服务和规范市场秩序。
具体目标为:到2025年,全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力争达到80万亩,种植环节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精品特色葡萄酒庄发展到150家以上,年产葡萄酒30万千升、成品酒18万千升,葡萄酒加工环节产值达到100亿元。葡萄酒产业发展带动文化推广、餐饮娱乐、旅游等相关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到2025年,每个主产区至少建设1个符合本地产业发展、有代表性的葡萄酒特色镇,全区葡萄酒产业种植、加工直接吸纳就业达到8万人以上,酒庄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到202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不少于2家,每个主产区培育3-5个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
在规划的目标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扩大,以目前新疆产区49.45万亩的面积来看,其要在未来约5年时间内扩产30.55万亩才能到目标,届时将超过宁夏产区的种植面积(2018年57万亩)。
这就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谁去扩产?二是如何消化增量?
关于第一个问题,无非两种解决办法,一是鼓励现有企业扩大葡萄园面积;二是招商引资,吸引投资者来新疆建立新的葡萄酒企业。
新疆丝路酒庄庄主李勇向酒业家记者表示,目前自己酒庄拥有3000亩葡萄园,自建立以来坚持“小而美”的精品酒庄建设方向,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并不打算增加葡萄园面积。
新疆另一个小而美的知名酒庄——天塞酒庄副总经理李春晖表示,目前酒庄在焉耆盆地拥有2000亩葡萄园,年产量70-80万瓶。他也认为:“总体来说,不考虑增产。但是会根据近十年土壤、气候和品种适应性等研究,相对会适当调整一些葡萄品种的比例。”
虽然丝路酒庄的建庄思路并不能代表所有新疆葡萄酒企业,但是李勇的另一番话指出了更为本质的问题。“现在的市场情况导致葡萄酒消费碎片化比较严重,能把一个精品酒庄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因此没有想过做成大型的酒厂。”
目前的情况是,我国葡萄酒产量连年下滑,市场需求疲软。再加上葡萄酒产业是典型的长线投资,具有前期投资大、盈利周期长等特点,在很多人看来,目前葡萄酒并不是优质的投资项目。这又无形之中加大了通过招商引资扩大产能的难度。
因此,第二个问题——如何消化增量?才最令人头疼。
3
产区升级
10年前,天塞酒庄庄主陈立忠从北京来到新疆焉耆盆地,开始了她的葡萄酒拓荒事业。即便天塞酒庄如今已经成为国产葡萄酒的佼佼者,但是其仍然向酒业家记者表示,希望政府在新疆产区整体品牌推广上加大力度,走出去。
关于“走出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新疆葡萄酒行业。地处我国最西北,新疆远离东部葡萄酒主要消费市场,造成运输及营销成本极高。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疆的众多葡萄酒企业都以生产原酒卖给省外企业为主营业务,即便现在,原酒的占比仍然很大。
虽然已经培育了如尼雅、楼兰、天塞、丝路、乡都等较为知名的酒庄和品牌,但是仍然缺乏集群效应。《规划》也明确指出,市场认知度低是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提高新疆葡萄酒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是关键。
为了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新疆将组建全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协调议事机构,对葡萄酒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综合使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金融保障、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规划》提出,实施品牌推广工程,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模式,提高新疆葡萄酒知名度;实施“葡萄酒+旅游”工程,打造葡萄酒文化旅游精品路线;依托四大主产区,以发展酒庄葡萄酒为目标,培育150家特色精品酒庄;支持在优质旅游线路上推广“发展小产区+生产研发中心+酒窖式庄园”模式。
为了解决新疆葡萄酒的物流运输问题,《规划》提出实施综合物流工程,推进面向上海、江浙、福建、广东等主要目标市场的包装物流中心建设,提高新疆产区葡萄酒产品二次包装、配送目标市场的效率。力争到2025年,形成覆盖全区和国内外主要目标市场的葡萄酒物流配送体系。
新疆有悠久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史,但一直以来,葡萄酒产业发展缓慢。虽然作为主要葡萄酒原酒生产地的角色,近年来正在慢慢改变,但是脚步仍然太慢。《规划》的出台,表明了自治区政府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开始下决心大力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随着“产区升级”,必将造就一个多元融合发展的“葡萄酒+”产业,促进新疆产区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