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葡萄酒装瓶都逃不出这三种模式:独立酒庄、酒商(negociate)和合作社(co-operative),前两者的定义很显然:第一个自己种葡萄酿酒,第二个买葡萄酿酒。然而,大众对酿酒合作社的存在却知之甚少,相关的文章堪属凤毛麟角,在不少专业人士的眼中酿酒合作社更是“廉价、大产量、劣质”的代名词。
殊不知,法国一半的葡萄酒都产自酿酒合作社,他们旗下的酒农们“霸占”着法国葡萄园的半壁江山,是时候了解一下酿酒合作社这位葡萄酒界的无名英雄了。
01
什么是酿酒合作社?
酿酒合作社的书面定义是由多个不同成员共同拥有的实体,这些成员既是庄主,也是葡萄种植农,他们共享酿造和市场推广方面的资源,分担各种费用。通俗的讲,就是小酒农们土地面积小,葡萄收成有限,不足以购买高昂的酿酒设备,不如大家凑到一起搭伙做饭,哦,不,是酿酒。比起个体,这种合作社能够获取更多政府财政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欧盟津贴。
在大多数国家,合作社以酿造者(producer)自居。法国人会在酒标上标注mis(e) en bouteille à la propriété,德国人则是erzeugerabfüllung。好的酿酒合作社不仅技艺娴熟,而且懂得针对市场需求定制和推广自家葡萄酒,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差劲的合作社几乎仅仅是一种为了获得官方津贴的傀儡。
▲ 2013年,位于南罗讷河谷Tavel地区的Les Vignerons de Tavel成为了法国首个被列为国家遗产的酿酒合作社
酿酒合作社最有竞争力的地方在于他们实惠的葡萄酒价位。大多数合作社成立于大萧条结束后的1930年代,他们的产量占据世界各大产酒国总产量的重要部分,尤其在欧洲传统产酒国,但不同国家各个产区的情况迥异。酿酒合作社在那些葡萄酒相对低廉、葡萄园平均面积较小的产区尤为盛行。
▲ 意大利 Produttori del Barbaresco酿酒合作社的酒标之一
偏见是一种常见,正如罗素所讲“怀有各种各样愚蠢见识乃是人类的通病”。对酿酒合作社的偏见反映出人们对它的严重不了解。究其原因,在于合作社出产的葡萄酒经常作为低端品牌出现,而没有跟具体的地理位置或风土特色联系起来。
实际上,葡萄酒界存在很多品质优良的酿酒合作社,只是当提及这个群体,大多数人经常想到的是Tavernello和Riunite,而非Produttori del Barbaresco。
(我很惊奇地得知皮埃蒙特的Prunotto酒庄原本竟然是一家酿酒合作社,直到有一年葡萄收成大好,显然,所有的酒农都选择把葡萄保留下来自己酿酒出售,而非送进合作社的发酵罐,Prunotto很快就此破产,并沦落到私人的手中,最终由托斯卡纳的酿酒世家Antinori家族接手,庆幸的是,Prunotto也在新东家的手中焕发生机,更上一层楼。)
02
法国的酿酒合作社
法国的酿酒社称为Cave Coopérative,经常被简略为la Cave。该国合作社的数量和影响力近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即便如此,截止2013年,全国范围内的690个酿酒合作社依然负责法国一半的葡萄酒产量。
同时,由于欧盟鼓励拔除不适宜的葡萄园,每家合作社的平均成员数量(法语称为adhérent)也在减少,从1960年代的240人减少到2013年的122人。酿酒合作社在朗多克、鲁西荣、罗纳河谷、普罗旺斯和科西嘉岛等产区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命脉。
▲ Cave de Tain是北罗纳河最大的酿酒合作社,葡萄园面积达 1000公顷左右
随着欧盟津贴的减少,很多酿酒合作社被迫重组,整合成更大形式的团体组织。法国酿酒合作社的特长在IGP级别的葡萄酒 – 占据法国总产量的70%,尽管他们也在AOC葡萄酒方面建立起名望。来自夏布利产区的La Chablisienne、北罗纳河谷的Cave de Tain,加斯科尼(Gascony)地区的Plaimont,以及阿尔萨斯的Turkheim都是非常知名的行业代表。
法国酿酒合作社的葡萄酒平均质量自1990年代以来大有提升,但他们的销量和市场形象却始终差强人意,这也是法国葡萄酒行业的一大弱点。
03
德国的酿酒合作社
德国的第一家酿酒合作社创建于1868年的阿尔地区(Ahr),今天,每三个德国酒农中就有两个归属于当地的酿酒合作社,尽管这些小户酒农的葡萄园面积很少,多以兼职为主,但集合起来的总数几乎代表了德国葡萄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德国大多数的13个产区都有一家中央合作社酒窖(zentralkellerei),地方性的合作社会把他们的葡萄、葡萄酒或发酵好的葡萄汁送到中央酒窖。
截止2014年,德国酿酒合作社的数量已由原先的179个下降到114个。这种形式的团体在德国南部的Baden地区尤为盛行和成功,当地85%的葡萄酒产自50多个独立酿酒合作社,这里的酿酒合作社通过出产质优、量少的葡萄酒有力的改善了酿酒合作社注重产量而非品质的形象。此外,酿酒合作社在württemberg地区也非常重要,当地有41家酿酒合作社,中央酒窖位于Möglingen。
▲ 德国 Mosel 产区 Moselland 酿酒合作社的成员合影
酿酒合作社还是德国四个最小的产区saale-unstrut、 ahr、 hessische bergstrasse和sachsen的中流砥柱。Mosel地区的中央酿酒合作社酒窖,即Bernkastel村的Moselland,不仅出产整个产区20%的葡萄酒,还负责Pfalz、Rheinhessen和Nahe地区的三大中央酿酒合作社的酿酒和市场推广。但在像Rheingau这些传统葡萄酒产区,酿酒合作社酒窖的角色则削弱很多。
酿酒合作社在德国被称为Winzergenossenschaft、Winzerverein、Winzervereinigung、Weingärtnergenossenschaft或者Weinbauernverband。
04
意大利的酿酒合作社
在意大利,酿酒合作社称为Cantina Sociale,大约占整个国家50%的葡萄酒产量。欧盟政策曾一度支持合作社形式,但常常是官商交际发达者渔利其中。随着欧盟津贴的减少,葡萄酒的质量以及如果从商业运转的基础上经营合作社成为最大的现实问题。
在西北部的皮埃蒙特,创建于19世纪的Produttori del barbaresco是意大利最受尊敬的酿酒合作社之一。酿酒合作社风气在意大利东北部的Trentino-Alto Adige地区尤为盛行,拥有11家酒庄和4500名成员的Cavit就是当地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
威尼托(Veneto)的酿酒合作社历来以出产散装葡萄酒为主,尤其是Verona。Emilia-Romagna地区的Riunite酿酒合作社在1980年代早期因打入美国市场而赢得国际名望,并引发了一场跟Lambrusco有关的微起泡红葡萄酒风潮。
▲ 曾经一度风靡美国市场的 Riunite酿酒合作社的 Lambrusco红葡萄起泡酒
在托斯卡纳,Cantine Leonardo da Vinci、Cantine di Montalcino和 Cantina di Scansano是三家颇有口碑的酿酒合作社。再往南,产量大于质量恐怕是意大利南部酿酒合作社的主要特点,尽管Cantina di Taburno和Luigi Moio是两家带有指明灯意义的酿酒合作社。Puglia地区的Copertino酿制的同名红葡萄酒很值得探索。Sardinia岛上的Santadi合作社同样质量优异。
05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酿酒合作社
跟意大利一样,酿酒合作社在伊布里亚(Iberia)半岛极为重要,在1980年代末,每年超过60%的葡萄都会送入西班牙的1000个或葡萄牙的300个酿酒合作社。尽管至2014年,这个比例在西班牙已经下降了55%。同时随着葡萄牙在1986年加入欧盟以来,该国的私企业务大幅提升,结果是在2011年,葡萄牙现有的90家酿酒合作社的产量占据整个国家43%的产量。
尽管酿酒合作社风潮起于20世纪早期,但直到1950年代葡萄酒市场相对衰弱之际,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力。西班牙最早期的酿酒合作社之一就是Navarra地区的Olite,当地90%的葡萄产量都由其负责。从1980年代起,许多伊布里亚酿酒合作社才考虑装瓶葡萄酒,此前他们大多数的产品要么用于蒸馏,要么用于散装酒,即便今天他们也只装瓶10%的产品。
▲ 成立于1986年的 Martín Códax是西班牙 Rías baixas产区最知名的酿酒合作社,共有285个成员
在大多数的葡萄酒产区,酿酒合作社只属于中小型规模,例如,Rías baixas产区的Martín Códax,或者Montsant地区的Capçanes、 Masroig和Falset。La Mancha产区的广大葡萄园拥有100家品质不等的酿酒合作社,值得一提的是,Yecla和Jumilla地区的酿酒合作社非常具有出口外贸的观念,他们酒窖的现代化水平和专业程度也在中等以上。
在加强酒占主导的Jerez地区,以及大部分的Andalucía和Douro地区,酿酒合作社的地位并不像其他产区那么重要。20世纪的葡萄牙餐酒行业多由政府管制下的酿酒合作社包揽,质量并不总是令人满意,幸运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这些企业焕发出更多的生机,比起数量,也越来越强调质量的提升。
世界其它地区
只要有酿酒的地方,就会有酿酒合作社存在,尽管它们在美国地区并不流行,在欧洲东部也发展出另类的形式。酿酒合作社在南非和阿根廷两国的葡萄酒行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参考资料:第七版《The Oxford to 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