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勃艮第和罗曼尼·康帝酒庄拍纪录片的不少,但很少有能请来庄主亲自出演的。
而电影制作人Marie-Ange Gorbanevsky 就拍了一部关于葡萄酒的纪录片,将镜头主要放在了勃艮第,更是请来了罗曼尼·康帝酒庄的庄主亲自出演。
葡萄酒纪录片在法上映,康帝庄主亲自上阵出演
最近,一部关于葡萄酒的纪录片正在法国各大院线上映。这部电影将镜头主要放在了勃艮第,以及罗曼尼·康帝酒庄上。
为什么选择拍摄勃艮第?据电影制作人Marie-Ange Gorbanevsky讲,在拍摄之前,她对葡萄酒一窍不通。但内心却有个直觉,那就是要拍摄最伟大的酿酒师。最伟大的酿酒师在哪里?当然是勃艮第!
既然是拍摄勃艮第,有什么道理不去拍摄这个产区中葡萄酒的圣地——罗曼尼·康帝酒庄呢?于是Marie-Ange Gorbanevsky 来到了酒庄,并请来了庄主Aubert de Villaine,亲自出演这部纪录片,拍摄了他在酒窖里品尝葡萄酒的画面。镜头里,面对眼前的美酒,这位庄主小心翼翼,一滴也不浪费。
“这款罗曼尼·康帝酒会带给你特别的品鉴体验。但正是这一点让人有些担心。因为一款精致的葡萄酒,巧妙而又优雅,也会让人情绪多变。”Aubert de Villaine说。
伟大的酿酒师似乎总是相通的,这样的观点,Gevrey-Chambertin、Chambolle-Musigny、Meursault和Volnay产区的顶级酿酒师也说过。
除了罗曼尼康帝酒庄之外,纪录片还拍摄了勃艮第其他产区的顶级酒庄。
一个不懂酒的电影制作人,却能拍出如此专业的葡萄酒纪录片,在普通人眼里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Marie-Ange Gorbanevsky说,其实电影制作人和酿酒师的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这是两份不同的工作,但道路却是一样的,无形中都有一股不可名状的神秘力量。
这部纪录片在拍摄罗曼尼·康帝酒庄的时候,将重点放在了酒庄使用的生物动力法上。2008年,罗曼尼·康帝酒庄全面转向生物动力法,并表示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表现风土,如今生物动力法的潮流愈演愈烈。
罗曼尼·康帝酒庄都用的生物动力法到底是啥
生物动力法(Biodynamic,简称BD),最早由奥地利哲学家Rudolf Steiner于1924年提出,主要原则是尊重自然,顺应天时,讲究万物之间的联系,将葡萄藤、人、风土和日月星辰联系起来,观天象以谋,察日月而动,利用日月与地球事物之间的互动建立一种平衡,达到酿酒的目的。
后来德国一位学者Maria Thun对生物动力法进行了完善,制定了一个依照月亮运行的生物动力法日历,推算出植物各个部位生长的最佳时期,比如根据星象运行具体分成果日、根日、花日、叶日,分别对应着果实采摘、枝叶修剪、停止干扰、园区浇水等等。
在使用生物动力法时,禁止任何化学和人工合成物,而是用天然材料、土壤和堆肥。因此,使用生物动力法的葡萄园里,往往能看到各种小动物的身影,比如鸭子、马、羊等,利用动物的粪便作为天然肥料,为葡萄藤的生长创造一个肥沃的环境。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葡萄酒庄,开始使用生物动力法进行葡萄种植。比如勒弗莱酒庄(Domaine Leflaive),莎普蒂尔酒庄(Maison M. Chapoutier),路易王妃香槟(Louis Roederer)、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庞特卡奈酒庄(Pontet Cane)。国内,则有博纳佰馥、银色高地等酒庄。
生物动力法的酒更好喝吗?
生物动力法如此这般复杂,那么用这种方法酿造的葡萄酒是否就更好喝呢?对此,专业葡萄酒网站vinepair的作者曾做了一个盲品实验。一款是非生物动力法酿造的罗斯柴尔德男爵酒庄的「Domaines Barons de Rothschild “Légende” Médoc 2015」,另一款是用生物动力法酿造的「the Sulauze “Cochon Rouge” 2015」。
测试者每次在品酒日开一瓶新酒,为了达到盲品的效果,减少心理暗示的影响,测试者并不知道当日所喝的酒具体是哪款。
最后结果是,这两款葡萄酒不论在哪天品尝都不会有很差的表现,但他们的味道确实每天都不一样,甚至有明显的差异。
当然,无论是在酒款数量、品酒师数量,以及时间上,这个实验的规模都是有限的。但实际上,葡萄酒行业有许多大咖都认为用生物动力法酿造的酒比普通的酒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知名酒评家Jancis Robinson曾表示,在盲品时,也能感受到用生物动力法酿造的葡萄酒的活力和生机。
不过,是否更好喝终究是一个更偏向主观的问题。对于普通人而言,几乎不可能通过品尝葡萄酒来判断这款酒是否是采用生物动力法酿造。
然而,许多采用生物动力法耕作的酿酒师同时也会采用有机葡萄来酿酒,两者兼容下,生物动力葡萄酒可能比其他葡萄酒具有更高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