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葡萄酒困境:自信不足
发布日期:
2019-07-16 10:35:14
来 源:
中国酒业协会CADA
作者:
王 琦
  自2012年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格鲁吉亚等国家关税逐年降低,进口葡萄酒的进口量在国内市场暴增。六年来,国产葡萄酒产量呈现下滑趋势,不断萎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生产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62.91万千升,同比下降7.36%。

  近几年,市场上对国产葡萄酒持悲观态度的声音一直存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年,面对水深火热的国内局势,著名文学家鲁迅的这一问振聋发聩。85年后的今天,面对国产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现状,这句话仍然贴切又有力量。



  观念不自信

  近几年,国内精品酒庄不断涌现,国产葡萄酒品质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受到国际的认可。尤其是宁夏等产区的崛起,吸引了全球的目光。2017年,由中国酒业协会授权,16家企业获得第一批葡萄酒酒庄酒证明商标,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申报。事实上,2009年,酒庄酒的商标已经审批通过。

  同时,国际上葡萄酒相关的教材,比如国际侍酒师认证ISG课程、第七版《世界葡萄酒地图》都增加了中国葡萄酒产区篇幅。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酩悦·轩尼诗等国际酒业巨擘也选择布局中国,建立酒庄,以实际行动验证了中国有毫不逊色于世界其他产区顶级葡萄庄园的风土。

  目前,中国酒业协会正致力于做好国内葡萄酒小产区的认证,在做好新疆玛纳斯产业规划的基础上,推动更多优质葡萄酒小产区的发展。其他相关机构或部门,比如今年年初,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发布告知书,规范企业管理、强化社会监督,着力于推动产区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更要自信:中国葡萄酒定将在世界葡萄酒舞台占据重要一席。



  人才不自信

  199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葡萄酒学院,成为首个开设葡萄酒本科教育的高校,2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葡萄酒专业人才,输送到葡萄酒行业的各个岗位。之后,中国农业大学、宁夏大学、北京农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20多所高校相继开设葡萄酒专业相关课程,为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技术基础。

  除高校教育外,中国酒业协会开发了相关的酿酒师、品酒师课程,并举办全国酿酒师大赛,积极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过去5年来,中国酒业协会共培训了酿酒师、品酒师近万名。

  在如此庞大的专业人群的背景下,国内一些酒庄仍高薪聘请外国酿酒师,不仅花费巨大,且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师夷长技以制夷”,走出国门或者邀请国外顶尖技术人才到国内交流,是拓展国际视野的有益途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信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技术是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核心,我们需要进一步启动自己的人才资源库,充分挖掘行业内的栋梁之才。



  市场不自信

  根据Vinexpo/IWSR最新的数据,中国静止葡萄酒与起泡酒消费额,相较于2017年的165亿美元,将在2022年达到19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398亿美元)。

  然而,当进口葡萄酒品牌纷纷加足马力在中国市场做宣传、开拓渠道、跑马圈地、提前抢占市场时,国内一些企业在尚未巩固本土市场的情况下出口到国外。

  一方面,向国外出口的成本较高,而销售价格并不一定高于国内市场,企业获得的利润将会大大缩减。另一方面,国外葡萄酒品牌在当地已建立非常稳定的市场,中国葡萄酒进入陌生的国外市场会面临投入大、见效慢的困境。且法国等国家居民的葡萄酒饮用习惯以及对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已经非常成熟,这些都导致了国产酒难以打开国外市场。



  品质不自信

  回顾中国葡萄酒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进程,相对来说比较缓慢。

  1980年,中法合资的王朝公司成立,中国第一款全汁干型葡萄酒“王朝半干白”诞生。直到2008年,“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的标准才被明确写入国标,半汁葡萄酒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前期标准定制的过程缓慢,这是导致我们消费者或者行业人士对国产酒品质自信不足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完成质的飞跃之后,中国葡萄酒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过去5年,就有超300款宁夏产区的葡萄酒获得各类奖项。

  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葡萄酒市场流通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现象,维护消费者权益,引导葡萄酒从业者生产、销售优质产品,中国酒业协会主办了中国葡萄酒市场产品品鉴分析系列活动,其中80-120元价位段的前100名酒款中,国产酒占据了14%;200-300元价位段的50款最佳产品中,有15款葡萄酒产自中国。这些都进一步证明了国产葡萄酒品质的卓越。

  尽管,我国葡萄酒行业现代化的历程时间并不长,但随着近几年行业相关单位以及各个部门在标准、政策方面的大力推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品质的一贯坚持,加之中国拥有优质的风土条件、夯实而优秀的人才储备,对于国产酒的未来,我们的预判是自信的、积极的。当务之急,是要从各方面提振我们自己的自信心。

(本文摘自《中国酒业协会·深度》2019年第5期)


责任编辑:
李玉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