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前几日,微博上出现热搜“伊犁6万亩薰衣草盛开”,随手点开,满眼紫色花海跳将出来,占满了屏幕,一望无际的浪漫海洋令人心醉。在伊犁,除了薰衣草,能让人沉醉或许应该还有葡萄酒。至少对我来说,那里有一款尼雅酿酒师雷司令,让我念念不忘。
赵亮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缔造这款雷司令的酿酒师——赵亮。2003年,大学刚毕业的他,24岁的毛头小子踏上了人生第一个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普通的酿酒操作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度过了一个个榨季;十二年后,如一个轮回,迎来本命年的他走马上任,接过伊犁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在中国葡萄酒的希望和大后方——新疆,酿造属于自己美酒人生。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世间所有的相遇,皆是有因由的。赵亮与葡萄酒,应该也是如此,儿时家乡就有一家大型的葡萄酒企业,那些高大林立、钢与铁构建的设备和罐体中酿造着平静、柔和的葡萄酒,这种强烈的反差曾一度让赵亮惊叹、好奇,酒厂里穿着工服来来往往的人,兴许会魔法吧?
中信国安葡萄酒业伊犁河葡园
没成想,有一天他也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成为一名魔法师-酿酒师。2003年,赵亮从新疆大学毕业,因为所学专业与发酵有着紧密的关联,顺理成章的选择了葡萄酒这条路,进入了新疆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刚入职时完全没有酿酒师这个概念,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从事葡萄酒酿造的工作者,人生的第一个榨季还是挺很有趣的”。赵亮谦逊、乐观,从脸上永远都带着一抹灿烂的微笑,第一个榨季里连着40天的夜班工作被他说的风轻云淡。
正是这40多天的夜班榨季,让赵亮第一次知道原来有时黑夜的工作比白天更重要,第一次知道新疆10月份的夜晚如冬天一样寒冷,第一次发现夜班饭对于夜班是多么的重要。那时,他们一个班组进料基本在1000吨左右,“加辅料、打循环、分酒、出渣什么活都干,基本没有停的时候。榨季里忙了一天,工装上沾满了葡萄汁,干了以后糖分凝结,脱下来都能立起来”。一夜如此,夜夜皆然,他的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冰与火之歌》里那群孤独而又勇毅的守夜人,而这群年轻的酿酒师同样也在守护,守护着葡萄渐渐转化成葡萄酒。赵亮还是会怀念那段不知疲倦的时光,在一线的摸爬滚打让他在专业技能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淬炼了职业品格,在平凡的工作中耐得住孤独,忍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生活中总有苦累,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采收的雷司令
功到自然成 酿“火”雷司令
新疆霍尔果斯,一个中国西部不大的城市,与哈萨克斯坦隔河相望,常住人口十万人。这座小城曾因娱乐圈避税莫名崛起,后又因“注销潮”涌来归于平静,尘嚣落定,霍尔果斯还是霍尔果斯。夏天的霍尔果斯,早上6点天亮,晚上10点半日落,11点才完全天黑,漫长的白昼总给人一种时间停滞的错觉。霍尔果斯口岸附近的葡萄园(62团)位于伊犁河谷的北岸,我念念不忘的那瓶尼雅酿酒师雷司令干白就出自这里。
大概两年前在中信国安玛纳斯厂参观时,桌上好酒不少,我却唯独被雷司令打动,清雅的白色花朵香气飘逸灵动,随后馥郁的柠檬、柚子、百香果、桃子气息层层叠出,口感清脆爽净,中等偏上的酸度,酒体均衡精致。听完了我们的评价,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总酿酒师弗莱德回答我们,“几年前我在伊犁尝到雷司令时,也和你们一样惊喜”。
尼雅酿酒师优酿赤霞珠和雷司令系列
时间拨回2015年榨季结束后的一个夜晚,霍尔果斯厂门口,赵亮等待着总酿酒师弗莱德的到来,弗莱德驱车500多公里从玛纳斯赶来验收榨季工作成果。吃过晚饭,视察过工作现场,时间已经很晚了,弗莱德看赵亮已经备好了雷司令的样品,便问他现在尝还是第二天早上尝。
“我已经等不及了,我们现在就尝”,赵亮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他来霍尔果斯的第一个榨季,也是他独立主持的第一个榨季,如果说这个榨季是一份试卷,赵亮已经为此准备了12年,承载着他12年在一线的经历和所得。学生考完试最焦急的时刻就是等待结果公布,赵亮一秒都不想多等,而作为领导、老师、朋友的弗莱德先生显然也对赵亮抱有很大的信心,“我也不想等了,开始尝酒”。
雷司令杯中的伊犁河谷风光
从第一个样品到最后一个样品,赵亮听到最多的描述词就是“很棒”“非常棒”,弗莱德对爱将不吝赞美,品鉴结束后还跟赵亮开起了玩笑,“赵亮你要火了”,随即又故作严肃地说,“你不要吹牛皮”,赵亮明白老师的意思,笑着补充,“就是不要骄傲呗”! 弗莱德笑着说,”对、对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于那天,赵亮至今能回忆起许多点滴细节,让他记忆犹新的不是弗莱德先生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而是在关键时刻的叮咛提醒。弗莱德从2000年来到中国酿酒,虽是一幅外国面孔,却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谨慎牢记于心,并言传身教,惠及他人。这个榨期也让赵亮明白了什么叫功到自然成,更让他清楚地认识到每个榨期结束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意味着脚踏实地重新起跑。
成熟的雷司令
“尼雅葡萄酒曾经用过一句广告语,’自然是真正的酿酒师’,这句话深切诠释了我们对新疆产区风土的坚守与发扬”,对于雷司令的表现,赵亮的信心来源于伊犁河谷独特的风土。伊犁河谷产区虽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但独特的地形却能接受万里之外的大西洋水汽滋润,既深且窄的河谷形成外部寒冷、内部温暖的“逆温带”。充足的光照、明显的昼夜温差,超长的葡萄生长季,有利于葡萄糖分和酚类物质的积累和成熟。当地排水性好且肥力不高的砂质土壤,有利于葡萄深入扎根,“雷司令素来在凉爽产区表现不俗,在伊犁河谷的风土怀抱中自然不负期待”。之后的故事如弗莱德猜测的差不多,只不过最终“火”了的不是赵亮,而是赵亮酿造的雷司令。之后几年里,尼雅酿酒师雷司令在各项国内外赛事中不断获奖,伊犁河谷产区的发展潜力也逐渐被外界所熟知。刚刚结束的烟台酒博会上,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段长青教授就曾评价,“伊犁河谷产区是目前新疆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小产区,值得关注”。
酿酒师,酿酒只是起点
“平台的好坏决定了个人职业生涯起点的高低,而我很幸运,从一毕业就来到中信国安葡萄酒业(中信国安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平台”,赵亮说道。中信国安葡萄酒业在新疆的经营最早要追溯到1998年,对于新疆葡萄酒的发展无论是曾经的“新天”还是今日的“中信国安葡萄酒业”,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新疆第一家大型、现代化的葡萄酒工厂,它在新疆第一次引入公司加农户的种植模式;让专业的种植团队进行指导,引进一批国内外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致力于产区建设以及风土表达,在新疆规划建设了天池葡园、玛河葡园、昌吉屯河葡园和伊犁河葡园,其中玛纳斯小产区生态葡园更是在2017年获得了国内首个酿酒葡萄小产区认证……在葡萄园管理、品种引进、工艺技术、品牌影响等各个方面都深刻影响着新疆产区的后来者。
工作中的赵亮
对于这样一个平台,赵亮心存感恩,“从我成长的经历也说明,一个技术人员的培养公司是付出成本和代价的,在这里工作,我获取到的不单单只是薪水,最重要的是对我人生来说,获得了得以谋生的技能,这种无私的、毫无保留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个中信国安葡萄酒业的技术人员最应该感恩的地方”。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共命运,是中信国安葡萄酒业酿酒师团队的一个鲜明特点,作为其中一员,赵亮亦不例外。从2015年起,赵亮开始担任伊犁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从一名技术人员转型成为一名管理人员、经营人员,“这是企业的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需求,时刻不忘酿酒师在追求作品的同时不能忘记葡萄酒的消费品属性,酿好每一瓶酒的同时还要兼顾企业的成本、运营和发展等方方面面。”
中信国安葡萄酒业伊犁河葡园
2017年,为了进一步提升酒质,让50m3发酵罐起到更好得浸渍效果,赵亮带领工人们开始研发全浸渍压帽装置,但却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尽管不断地查找资料、跟相关专家、技术人员讨论,但获取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加之研发过程又正遇到榨期,时间、人力非常紧张,大家只能边做边试,边试边做,先后改进三次终于成功。该装置让皮渣完全浸润在液面之下,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得酒液自行循环,酒体的上翻使得整体的温度更为均匀且大大降低了皮渣内部温度。这套装置的研发成功不仅节省了人工和用电成本,在之后的平行样品品尝过程,经过该装置处理的原酒,色度值、单宁细腻度、酒体架构表现均优于其他样品,这套装置在随后取得了国家实用性专利认证。
面对这项成果的取得,赵亮深受触动,“参与制作的团队都是普通的一线工人,许多既不是大学生也没学过机械和工程制图,成绩的背后是他们多年工作经验的积淀,以及工作后仍不断学习的态度”,这一件小事也让赵亮明白,不断的尝试、创新对于每一个酿酒人都很重要,不论成功与否,只要敢于迈出创新的步伐,就一定能有所收获。酿酒对于酿酒师来说,不过是一个起点。
中国葡萄酒的希望,在新疆!
在采访过程中,赵亮的对葡萄酒行业发展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酿酒师在追求作品的同时不能忘记葡萄酒还是消费品。离不开成本和质量,中国葡萄酒的质量有目共睹,但是有很多人却忽视了中国葡萄酒的成本问题“。赵亮认为,目前国内葡萄酒成本过高的原因来自多方面除了原料、种植、还有在加工、包装、运输、税收等方方面面,所以,保证农民合理收益、提高中国酿酒葡萄的机械化水平,提高普通原料的质量,找出各个产区的优势品种,这才是现阶段国内葡萄酒行业从业者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百元以下的葡萄酒的质量和成本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它们是基础。产量是一个产区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指标。因为它的大小影响了市场”,赵亮认为,中国的大型葡萄酒企业一定是中国葡萄酒在各个层面上的中流砥柱,“只有大企业发展了,中国的葡萄酒才能发展的更快速,这样才能在一个进口葡萄酒的重围下良性竞争,大企业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赵亮和女儿
“中国葡萄酒的希望和大后方是新疆”,在新疆酿酒多年,赵亮对这片土地抱有很大的期待。他认为,新疆可以种植葡萄的土地有很多,仅天山北麓从昌吉州可以一直向西到伊犁的霍尔果斯都可栽种葡萄,一个县或团场拿出几万亩地栽种葡萄绰绰有余。新疆酿酒葡萄适应的品种很多,保证品质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多的产量。气候干燥,病虫害少,土地多为连片,成熟的滴灌技术,利于酿酒葡萄的机械化推广,农民有多年种植葡萄的经验。也正是这些优势,让新疆成为目前国内不多的高产量高品质大产区。
在中国,大多数的葡萄园、酒企都远离城市,许多葡萄酒工作者往往离家很远,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葡萄成熟的季节往往是离开家人最久的一段时间,“坚守”一词不仅仅是用来描绘那些一线的酿酒师,也是对他们的家人最真实的写照。赵亮坦言,“父母、妻子、女儿对我工作的非常支持,家人的支持是我遇到困难和挫折唯一能够坚持下来的的理由。”谈及此,赵亮感慨颇深,“感谢所有支持葡萄酒工作的家庭,你们是这美好事业重要组成部分”。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