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葡萄酒产区有个新旧世界的概念。按产酒国的地理位置与产业发展的先后顺序,古老欧洲的产酒国被称为“旧世界”,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奥地利,以及匈牙利、希腊等中东欧国家和地区。剩下的其他“新兴”产酒国统统被称为“新世界”。
北玫
7月15日—20日,第12届国际葡萄遗传与育种大会在葡萄酒之都法国波尔多这一属于“旧世界”的地方举行。有意思的是,作为“新世界”一员的中国敢在“旧世界”葡萄酒圣地班门弄斧: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在大会期间举办了“中国特色葡萄酒品鉴会”,请各国科研专家及产业大咖品鉴——中国自主选育的葡萄品种“北红”“北玫”酿造的系列葡萄酒,向世界展示中国酿酒葡萄育种与酿酒技术的研究成果。
气候特点和品种单一成两大瓶颈
葡萄是世界上第二大果树,全球80%以上的葡萄都用于酿酒。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李绍华对科技日报记者说,葡萄酒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存在两大瓶颈。
首先,传统欧亚种葡萄品种原产于地中海气候地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不需要埋入土中防寒,夏季病害少,葡萄园管理省工省力,植保次数少,葡萄品质高。但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雨热同季。我国酿酒葡萄的主产区主栽的欧亚种葡萄品种,冬天必须埋土防寒,埋土出土需要大量劳动力,生产过程难以机械化。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葡萄酒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我国葡萄酒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其次,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葡萄酒生产国,其主栽品种多达几十个,如法国栽培面积超过15000亩的品种至少有50个。而我国主栽的酿酒品种主要是原产欧洲的欧亚种品种“赤霞珠”,超过种植总面积的50%,不同酒庄乃至不同产区所生产的葡萄酒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不明显,缺少与国外类似葡萄酒的抗衡能力。
选育冬季不需埋土的优质品种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科院植物所启动了利用原产我国的高抗寒抗旱的野生山葡萄与优质的欧亚种葡萄杂交,选育适应我国气候条件的、在主产区冬季不需埋土的优质酿酒葡萄新品种。
从1954年开始,植物所广泛收集葡萄种质资源,先后收集了500多份葡萄品种,为育种提供杂交所需的父本母本。
研究人员将多个葡萄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慢慢才获得了新的品种。李绍华说,其原理就是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其优点是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而缺点是这种做法不会产生新基因,育种的过程极其缓慢,过程比较复杂。植物所从开始做葡萄品种的杂交培育,到新品种被审定批准,历经了50多年。
研究人员以抗性优质为核心,重点开展抗性优质调控机制、基因挖掘及葡萄酒工艺的研究,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葡萄新品种,促进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他们弄清了葡萄果实糖、酸、色素及香气物质等品质的主要遗传规律;构建了国际上葡萄首张高密度遗传图谱并由此定位了126个控制糖、酸、花色苷、萜烯类化合物等果实品质性状的位点;创新了葡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首次建立了葡萄悬浮细胞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为传统育种的有效辅助与补充;挖掘了大批控制葡萄果实品质关键基因,并解析了部分基因对果实品质的调控机制。
经过60年的努力,植物所选育出了“北”字号系列(“北红”“北玫”等共7个)酿酒葡萄品种。它具有高抗寒抗旱性,在主栽培区,冬季不需埋土,即使在吉林临江和新疆石河子栽培,不需埋土仍能安全越冬。它的抗病能力也较强,在我国干旱与半干旱的酿酒葡萄主产区栽培,比欧亚种葡萄减少植保用量至少80%,在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长江流域和贵州、江西等地区也能栽培,是目前我国栽培区域最广的酿酒葡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