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一本好书《新商业文明:从利润到价值》,美国作者乌麦尔·哈克著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新的观念和价值主张,让人耳目一新。作者描述了一幅未来商业的蓝图,从损耗优势、响应性、弹性、创造力、意义、建设性战略六个侧面告诉我们如何构建新型的经营理念,成为具备新商业文明的企业。而这些观念对于我们当前的葡萄酒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薄价值与厚价值。所谓的“薄价值”是指在很多情况下,利润只是一种经济假象,它通常以对普通民众、社区和社会的伤害为代价换得,是不可持续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反之,当一个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对民众、社区、社会、自然环境以及后代都能持续地、货真价实地带来有意义的好处时,那么它们就创造了“厚价值”,它被视作是对人类真正有益的价值,持久的、可见的回报。
从价值链到价值循环。要获得损耗优势,要求企业将线性的价值链生产模式转变为价值循环模式:循环使用一切资源,零浪费。同时,与消费者的沟通上实现从价值主张到价值对话,将从上到下的、消费者被动接受的价值主张,转变为深入的、民主的价值对话。
从提供产品到创造幸福。新商业文明下的企业不仅生产合格的产品,它们还力图使产品带来更好的生活——为社区、公众、社会带来价值和意义,使人们生活更美好。幸福不在于消费更多的东西,而在于享受更好的生活。今日的创新型企业正在践行一个理想——寻找创建更有意义的企业的可能性,而不仅仅关注产品的差异化。
中国葡萄酒的严冬并没有真正的到来,但是却是到了一个真正的拐点,一个需要从根本上颠覆自我、更新观念、改变模式的转折点。对当前的中国葡萄酒产业,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新思考?
——对产业规划及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定位。把中国的葡萄酒产业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进行思考,针对中国这样一个并非最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现状做好科学地论证,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在商业模式上更要进行大胆创新,特别是在葡萄原料的供应上,要善于国际资源,在酒庄建设初期先把品牌基础打好,让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同时,企业的中低档产品也可以大大方方地采购国外原酒进行调配,而把重点放在自有葡萄园上,放在高端产品及特色产品的生产上。
——把可持续发展当作行业首选,实现从价值链到价值循环的转变。最近10年,中国的葡萄园面积快速增加,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一时还难以判断。在这方面,我们要多从美洲、澳洲及欧洲的葡萄酒生产国那里学习成熟的经验。人类已失去资源充足的“狩猎场”,而仅剩一叶“方舟”。比如,我们的水资源能否支撑一个强大的葡萄酒产业?对现有水果资源的利用是否更符合当前的国情?我们的企业能否在短期内实现精细化管理?与消费者的沟通如何从高高在上的价值主张到平等公平的价值对话?
——把推动新商业文明进程当作每个企业的责任。“泛中心”、“多维互联”和“生态进化”是新商业文明形成的逻辑基石,而开放、透明、分享与责任是新商业文明的四大准则。我们的葡萄酒企业要学习如何从盲目增长到智慧增长,最大程度地消除经济危害,使结果最优,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股东价值和商业利润的最大化。新商业文明是一种聪明、美丽、公正、具有美德的商业,能带来更好生活的商业。作为建设型企业的制度要求,其核心原则就是:“破坏得更少,创造得更多(create more by destroying less)”。
本文发表于《葡萄酒商务》2016年第10期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