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SC精品酒业在中国独家代理的御兰堡酒庄(Yalumba)是澳洲历史悠久的家族酒庄。今年八月,酒庄再度书写历史,作为葡萄酒企业,加盟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组织举办的青岛国际啤酒节。近日,我们有幸在活动现场见到了御兰堡董事总经理尼克•沃特曼(Nick Waterman)先生。随着中国业务的发展,尼克来中国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此次我们专赴青岛活动会场与他会面,他欣然地接受了媒体的集体采访。

携手ASC,以美酒助力中澳民间外交
记者:您好,尼克!很高兴见到您!我们了解到,御兰堡是此次唯一一家参加此次青岛国际啤酒节的葡萄酒企业。作为一家葡萄酒企业来参加啤酒节活动,是不是希望吸引更多喝啤酒的消费人群?
尼克•沃特曼:作为葡萄酒企业能够参加此次青岛国际啤酒节,我们是受到了青岛政府的邀请。我们也是唯一一家青岛政府允许在啤酒节里展示葡萄酒的澳洲酒庄。同时,这属于山东青岛与南澳阿德莱德之间的经贸活动,我们也希望借此提升中澳之间的经贸合作。2016年是山东省与澳大利亚南澳州友好省州结好30周年,也是青岛市与阿德莱德市友好城市结好15周年。因此,作为经贸活动,我们与南澳品牌协会 (Brand SA)、南澳旅游局(Tourism SA)以及其他南澳代表企业共同合作,由皇家阿德莱德俱乐部团队(Royal Adelaide Club)所举办的特色展览中,展示南澳大利亚的风土特色。除此之外,我们也想借此机会与ASC精品酒业合作开展一些推广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能够跟更多的客户、媒体进行交流。在皇家阿德莱德俱乐部,我们会组织葡萄酒品鉴和晚宴等一些推广活动。一个月内,这里预计吸引400万游客。一些VIP客户、政府官员及消费者可以在此品鉴和购买葡萄酒。

御兰堡——澳洲历史悠久的家族酒庄
记者:您能向我们详细介绍下御兰堡酒庄吗?
尼克•沃特曼:好的!我自2015年4月份开始担任御兰堡董事总经理。御兰堡(Yalumba)是澳洲历史最悠久的家族酒庄,由英国人Samuel Smith创始于1849年。目前酒庄由家族第五代人经营,庄主有三个女儿,现在还未加入到家族业务的经营。当时创始人建酒庄的时候,正好赶上澳洲淘金热,1852年的时候,他便去淘金。但我们的创始人非常幸运,靠淘金赚来的资金足够用来支持酒庄的运营和发展。

我们酒庄的名字Yalumba,是澳大利亚当地的土著语,意思是“周围所有的土地”。刚开始创建酒庄的时候,酒庄边上有很大的土著区域,住着很多澳大利亚土著居民。Smith家族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的家族,现任庄主是Robert Hill-Smith。
自制橡木桶 恪守品质
御兰堡是一家秉承传统并执着于品质的公司,酒庄位于南澳巴罗莎谷产区。我们酒庄有自制橡木桶工厂,这为酿酒师创造个性化葡萄酒创造了条件,这在澳大利亚是少有的。品质出众的御兰堡八音桶系列(The Octavius)红葡萄酒便得益于自家制桶厂定制的100升八音桶创造出的独特熟化条件。我们每年从法国、美国、匈牙利进口橡木,然后自己做橡木桶。每年我们生产400个橡木桶,其余会买800个橡木桶。

首创品种培育园 优质且多样化
在1975年的时候,酒庄就建立了品种培育园,我们开展了很多试验,引进了很多新兴品种。同时,在培育中心我们还开展葡萄品种缺水试验。在巴罗莎谷产区,红葡萄品种我们主要种植西拉子和歌海娜品种。白葡萄品种非常重要的是维欧尼。另外,我们在伊登谷种植雷司令,库纳瓦拉种植赤霞珠。在塔斯马尼亚种植霞多丽等品种酿造起泡酒。可以说,我们的酿酒品种相当的多样化。不同地方的酒庄拥有不同的品牌名字,但都属于御兰堡。1985年,我们在新西兰建立一个酒庄,叫鹦鹉螺酒庄,主要做长相思和黑比诺葡萄酒。特别需要提一下,御兰堡是世界上除法国以外,种植维欧尼最多的酒庄。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们当时的酿酒师去欧洲就爱上了这一品种,之后便引进了澳大利亚。这一品种在伊登谷海拔500米的地区表现非常好。维欧尼虽然是白葡萄品种,但做成的酒口感很像红葡萄酒,我认为很适合搭配中国菜。

秉承传统 坚持创新发展
记者:此次青岛啤酒节活动上,御兰堡酒庄向中国消费者推荐了哪些葡萄美酒。酒庄呈现的“稀有精品”系列(Rare and Fine)有什么特色?
尼克•沃特曼:“稀有精品”系列是我们很高端的产品。这一系列包括御兰堡的“标志”系列(The Signature)葡萄酒,选用的是赤霞珠和西拉子品种,它完美展现了赤霞珠与西拉子混酿具有的独特澳洲风情。另外,还有御兰堡八音桶红葡萄酒(The Octavius),精选于巴罗萨一些非常古老的葡萄园中的老藤西拉子酿造而成。这款品质出众的葡萄酒还得益于自家制桶厂定制的100升八音桶创造出的独特熟化条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过根瘤蚜病,但在南澳大利亚,那里的葡萄园至今免受葡萄根瘤蚜侵袭,所以一些老藤得以保留。在御兰堡,我们还有一些老藤,它们横跨了3个世纪!

这一系列还有Menzies赤霞珠葡萄酒,体现的是库纳瓦拉产区赤霞珠的风采。它以澳大利亚总理的名字来命名的。另外,还有一款维欧尼的葡萄酒(Yalumba The Virgilius Viognier)。澳大利亚广泛种植维欧尼,1980年,御兰堡是第一个把维欧尼从法国罗纳河产区带到澳大利亚商业种植的酒庄。我们从70年代准备种植,80年代产葡萄,90年代才做成了酒,所以这是跨越很长时间才做成的一款极为优秀的葡萄酒。
然后,比“稀有精品”系列较低一个层次的是Distinguished Sites系列,来自单一葡园的精品产品。此外,我们还有雅系列(The Y Series)葡萄酒。御兰堡的雅系列葡萄酒便是创新的代表,它重视新的葡萄品种及风格并兼顾时尚性,适应市场商机的,同时也保持着御兰堡的传统酿酒理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记者:请您介绍下御兰堡目前在中国的市场情况?
尼克•沃特曼:在与ASC合作之前,我们进入中国市场已有12年了,当时主要是以一线城市为主,针对五星级高端酒店;今年七月份,我们与ASC精品酒业与达成独家合作协议,授权ASC成为御兰堡酒庄在中国地区的独家经销商。在1个月内,我们增加了300多家新客户,他们来自各种渠道。
记者:和ASC合作以后,酒庄对未来发展有什么展望?对御兰堡品牌及产品销售都有怎样的期待?
尼克•沃特曼:酒庄拥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因为酒庄是一个家族企业,更看重可持续、良性的发展,无论在葡萄种植、酿酒及公司发展等方面。我们希望在品牌建设方面有更大的成绩,不希望很快地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快速的发展对品牌来说是有损害的。我们乐于与其他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合作,例如三得利集团(Suntory)。在澳大利亚我们也有自己的葡萄酒进口公司,但跟我们合作的很多公司也大都是家族性企业。现在我们与ASC合作,有了很好的合作伙伴,希望更加精准地为不同销售渠道提供合适的产品系列,找到合适的消费人群。
在中国,电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ASC与阿里巴巴有很好的合作关系,以后会有更加紧密的合作。我们也希望通过ASC在电商领域有所发展。

记者:您提到了加强品牌建设,在中国,尤其是进口葡萄酒,品牌对中国消费者很重要,消费者通过选品牌来认识一款酒。所以在品牌建设上,与ASC协作,酒庄有什么好的举措和思路?
尼克•沃特曼:我们希望消费者购买的这一品牌,是有它的历史、文化沉淀的。作为葡萄酒,它能代表地区特色。
在澳大利亚,我们做了一个市场活动,叫做“一个家族,许多故事”。我们向市场传递的信息就是我们所做的是传承家族一贯的做法,也是代表产品独有的特色,而不是追求现在流行什么就做什么,要保持产品风格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我们的产品线非常多元化,我们有入门级的葡萄酒,也有更高级的稀有精品葡萄酒,因而对于中国不同消费地区和消费人群,我们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在二三线城市,像稀有精品葡萄酒就少一些,更多的是物美价廉的产品,像牛津园品牌(Oxford Landing),这是在英国做的最大的品牌。此外,还有“雅”系列(The Y Series)。
记者:那么中国在御兰堡出口市场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尼克•沃特曼:中国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对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来说也是如此。从出口额来看,中国大陆是澳大利亚葡萄酒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相信中国很快就会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市场。很多增长的原因要归功于中澳自由贸易协定。
来自英国一家葡萄酒研究组织(Wine Intelligence)对中国市场做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有1.55亿经常饮用葡萄酒的消费人群。目前,美国和英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在美国我们有30年历史,在英国有25年的历史,其次是加拿大。中国排在第四位,估计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中国能排到第三位,将来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市场。

产区协作,积极推广葡萄酒文化
记者:请问,酒庄是如何借助旅游推广葡萄酒文化的?
尼克•沃特曼:像我们在这里开展的活动就是跟南澳政府、南澳品牌协会 (Brand SA)、南澳旅游局(Tourism SA)一起开展的推广活动。
在澳大利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旅游局。当地的餐厅、酒庄及不同的农产品生产商,我们会紧密合作,进行美食美酒及产区推广活动。
在酒庄,我们有品酒室和接待中心,不同的家庭可以来酒庄旅游,每年我们能够接待1万多个这样的访客。在巴罗莎谷,我们酒庄里也有一个宾馆,有三间卧室,但不对公众开放的,只接待特殊访客。我们的产品销往全球55个国家,在澳大利亚有150个人组成的销售团队,所以旅游销售所占比例较小,约占5%。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御兰堡本次推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在中国市场上再创辉煌!
尼克•沃特曼:谢谢!欢迎大家有时间到御兰堡酒庄参观和体验!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