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一件需要用心雕琢的艺术品,从选材、艺术品设计到精雕细刻,打磨修饰,这样成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樊玺,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国家一级品酒师、中国食品协会品酒委员。从业十六年来,他从未放松过对葡萄酒品质的追求,在酿酒师道路上不断探索,严把质量关,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他的酿酒世界。
夯实基础 强化个人能力
1995年,樊玺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从此与葡萄酒结缘。当时葡萄酒专业在国内是个新兴专业,樊玺对葡萄酒学院并不了解,更不知道葡萄酒酿造是干什么的。但是他觉得,只要知识学的透彻,无论学什么专业将来都有用武之地。既然选择了,就努力把它做好。
“真正开始对葡萄酒感兴趣是受老乡兼师兄牛育林的影响,”那段时间,牛育林正跟随着李记明博士帮其做论文实验,樊玺也天天跟着师兄“泡”在实验室里,就在与瓶瓶罐罐打交道的过程中,樊玺渐渐觉得“做酒”原来也是这么有趣,慢慢喜欢上了这个专业。于是在大三选课程实习老师时,樊玺就选择了李记明老师,开始侧重于工艺研究方面的学习。在李记明老师的指导下,樊玺每天都做实验,有时候连饭都是在实验室吃的,周六周日也常常在实验室一呆就是一天。
就这样,李记明经常会到实验室查看樊玺的实验数据,并耐心给他指导。“老师对数据很敏感,从我的记录中就能发现问题,告诉我哪些数据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对错的数据,我就重新进行测定”,老师李记明对实验的严格要求、严谨的实验态度,使樊玺深有感触,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樊玺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很快地提升,同时培养了自己的工作耐心,锻炼了自己的毅力。
梦圆张裕 平台助力成长
1999年,被张裕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强大的企业品牌影响力所吸引,樊玺选择毕业后进入张裕公司工作,并且一干就是十六七年。刚到张裕公司,樊玺最初被分配到发酵车间,怀揣着对葡萄酒酿造的梦想,他从一名小小技术员干起,不怕苦不怕累,发酵、贮酒、配酒车间都可以见到樊玺忙碌的身影。
踏实肯干的作风、熟练过硬的技术,已成长为车间技术骨干的樊玺颇受公司领导关注,在通过公司专业考试后,他被调往技术中心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虽然离开一线车间,但樊玺一点也没闲下来,科研不同于生产,樊玺每年都要做很多酿酒试验。冬天的时候,樊玺都要把实验酒从一楼实验室搬到二楼凉台上进行自然冷冻。酿酒所用的实验瓶有上百个瓶子,樊玺从早上开始一直搬到下午下班,即使搬得浑身大汗淋漓,累的浑身疼,他也乐在其中。“到了春天天气回暖,我又要从二楼搬到一楼,进行倒罐处理,就这样干了有四五年的时间吧。”说到这里,樊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虽然苦、累,但是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他觉得都是值得的。
凭借着自己不断的学习,借助张裕这个平台,专业技能和科研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多年来,他在专业核心杂志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曾获全国轻工行业(酿酒)技术能手、山东省轻工行业技术能手、山东省轻工行业(酿酒)技术能手称号,参与过的多项科研项目曾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烟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轻工业办公室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进入张裕工作十六年,樊玺跟随张裕公司一步步成长,他把自己青春岁月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葡萄酒行业和张裕公司,在外人看来,樊玺得到今天的成就得益于自己辛勤刻苦的努力,而在他心里,张裕公司对自己的培养才是促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的关键。“从基层到科研再到生产,公司领导不遗余力的帮助我、培养我,还派我去国外参观学习。”谈起在张裕的点点滴滴,樊玺内心充满了感激。
追求细节 酿酒如同雕刻
“葡萄酒是有灵性的,是一件需要细心雕琢的艺术品。从设计、选材到最后精雕、打磨,然后成品才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酿酒我认为也是这样一个过程,要做出一款好酒,必须选择好的原料,细致的加工工艺,到最后的调配成品也是一个精雕细琢和打磨的过程。这样酿出来的酒才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是的,酿酒师就是一名雕刻家,要在酿酒过程中时刻践行“工匠精神”,樊玺是这么想的,并且也是这么做的。
目前,樊玺任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副总经理,分管葡萄种植和基地管、生产、技术。“当年来宁夏的时候,领导问我如何做好葡萄酒,我就跟领导说,大的工艺大家都知道,但是细节才能出质量,细节影响葡萄酒的风格。”在他看来,酿酒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做,不容有半点马虎。如果前面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好,都有可能影响到后面的环节。樊玺凭借着这一股劲,在车间和员工一起干了三年,每一个步骤他都亲自教授给员工,用自己来带动员工,产品品质逐年提升。
2012年至2016年间,樊玺先后来到智利、意大利、奥地利、德国、法国参观学习,谈到出国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外国的酿酒工艺。“国外的酿酒工艺,对工艺的追求非常细致,一个产品要经过非常多的工艺,有的用70个或者100个罐的原酒来进行调配。酿酒就如同做饭一样,有名的厨师会用很多调料一点点去调想要的味道,这种对精细化的极致追求对我影响很深。”
就这样,他吸取国外工艺经验,融会贯通在自己的酿酒过程中。他在酿制2013年份的赤霞珠干红的过程中,每个月都会品尝,直到最后在橡木桶陈酿了21个月才完成陈酿。现在这款酒已经出口到欧洲,不断有国外客户下订单要求购买这款酒。从这款酒的酿制过程中,樊玺深有体会:“葡萄酒酿造必须从原料的质量抓起,葡萄园就是葡萄酒质量的第一车间;其次就是工艺细节控制,控制好每一个细节,最后得到的结果才能是完美的。”
酿造中国特色风土佳酿
樊玺来到宁夏,也是奔着当地优质的酿酒原料,奔着做好酒的信念来的。希望能够酿制出一款代表中国风味的世界级品质佳酿,无论这个目标什么时候实现,樊玺一直在踏踏实实为此做着自己的努力。
为此,张裕摩塞尔酒庄已开始在基地种植马瑟兰、黑比诺等小品种。樊玺认为,宁夏有些新品种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中国目前还没有一款能够代表中国自己特色的酿酒葡萄品种,宁夏应该发展一些小品种葡萄。
目前,张裕摩尔赛酒庄的基地种植分为两部分,自营基地和合同基地,所谓合同基地,就是张裕提供葡萄苗木供农户种植,并收购他们的葡萄,由于农户数量比较多,不能分管一家一户,所以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社长统一管理农户,张裕公司定期对合作社社长进行培训,再由合作社社长教授农户种植技术。就这样,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保证了葡萄种植的质量,从而保证能够酿制出更好品质的葡萄酒。
谈到当前葡萄酒的情况,樊玺认为,虽然近几年受进口酒冲击比较大,但是凭借国产酒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葡萄酒的被接受度会逐步提高。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机械化,宁夏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生产系统的工作人员目前只有20多人,更多的人工被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所代替。随着成本的降低,产品的价格也就能降下来,张裕这种机械化发展模式对中国葡萄酒产业算是一个榜样。
后记:
如今,樊玺不仅在酿酒事业上得心应手,同时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有一个儿子,虽然儿子更需要父亲的陪伴和影响,但像我们酿酒师这行,忙的时候各奔东西顾不上家,经常是聚少离多。教育孩子和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妻子的身上,她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对我工作也是非常支持,让我在外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生活中,樊玺不仅自己爱好品酒,还发动周围朋友一起品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葡萄酒的传播,朋友有一些葡萄酒方面的知识,也常常向樊玺请教。性格开朗的樊玺在大学是校队队员、军乐队队员,平时爱好吹笛子、拉二胡。在他看来,“酿酒和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音节的把控,就好像酿酒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把控,音乐和酿酒一样,给我带来的都是享受。”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