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葡萄酒(第二十四章)——从古典时代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发布日期:
2016-02-29 11:01:29
来 源: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
李斯屿
  早在古罗马帝国时代,帝国的版图往北进一步扩张到了摩泽尔河流域,最终止步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的莱茵河,莱茵河对岸是尚未开垦的茂密森林,古罗马军团以此为天然屏障并在此常驻下来。为了保障戍边军队有安全的饮用水,葡萄开始在驻地被广泛种植。

第十幕·饮恨德意志——不易琢磨的葡萄酒钻石

  早在古罗马帝国时代,帝国的版图往北进一步扩张到了摩泽尔河流域,最终止步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的莱茵河,莱茵河对岸是尚未开垦的茂密森林,古罗马军团以此为天然屏障并在此常驻下来。为了保障戍边军队有安全的饮用水,葡萄开始在驻地被广泛种植。如果说同时期的意大利半岛上古罗马葡萄酒文明已经趋于高度发达的状态(参见前期的古罗马葡萄酒文明史章节),那么法国(高卢)、德国(莱茵河部分地区)、伊比利亚半岛(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英格兰的葡萄酒文明随古罗马士兵们的到来才刚刚开始进入孕育期。

遗失的葡萄酒(第二十四章)——从古典时代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欧洲北部冷凉的气候不适于喜好阳光的葡萄生长,因此相比于今天欧洲南部国家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的先天优势并不明显,但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境内较多的河谷成为了种植酿酒葡萄的温床,因为河谷地区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葡萄的生长,直到今天,河谷葡萄园也是德国境内一大特色。

  西罗马帝国晚期,南下迁徙的北方蛮族中有一大批来自莱茵河对岸,虽然在南下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被罗马化或基督化,但那已经是在迁徙的中后期。在此之前,以莱茵河为界的地区长期以来就是各种矛盾的聚积点,古罗马将士与官吏们一方面看中这些野蛮人强健的体魄,把他们大量征召入军队,一方面,又鄙视其愚昧和野蛮,将他们与具有罗马公民籍的士兵区别对待,冲突事件频频发生,愤怒的情绪长期以来充斥于蛮族人之间。公元406年,帝国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驻扎在莱茵河畔的罗马军团被召回国内镇压西哥特人(也是蛮族的一支)起义,于是莱茵河两岸的蛮族人内外呼应,大批蛮族人穿过河岸防线,进入到了他们梦想中的文明世界(参见前期的中世纪葡萄酒文明史第十章——民族大迁徙)。

遗失的葡萄酒(第二十四章)——从古典时代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跨过莱茵河边界线的蛮族惊讶于帝国的物质财富,他们最先是忙于劫掠贵族庄园的牲畜和修道院中的金银财宝,而葡萄酒,这种既能防寒又能让人愉悦的神奇饮料自然也被这群野蛮人喝了个精光,每个蛮族的早期迁徙其破坏性是巨大的,他们将北方的庄园和修道院洗劫一空之后,不会考虑当地的建设,只会将目光投向物质文明更为发达的南部地区,为了那些地方的牲畜、金银还有葡萄酒,策马飞驰而去。

  南下的过程让越来越多蛮族首领开始真正意义上开始接受罗马文明,他们开始在这些土地上驻留下来,成为虔诚的基督徒,和当地罗马贵族合作,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开始建设这些领地,如高卢的克洛维和意大利半岛的狄奥多里克,葡萄园在这些土地上获得新生。然而那时的德国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这片土地处在野蛮与文明交界处,西罗马帝国边防的崩溃使得各支蛮族源源不断通过这片土地,一支蛮族刚掠夺了此处的财富并破坏了此处的文明,然后浩浩荡荡往南方迁移而去,另一支蛮族又气势汹汹地到来,这片土地在随后的数个世纪里一直是众多蛮族由野蛮走向文明的缓冲区。

  情况在查理曼时期开始好转。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查理曼先后征服了当时德意志土地上的萨克森人、巴伐利亚人和阿尔瓦人,并将天主教的种子撒到这里。查理曼对于葡萄酒的热爱也给莱茵高注入了新的活力。据说有一天,查理曼坐船沿莱茵河前往因格海姆,忽然发现河对岸的约翰内斯山积雪较其它地区更早融化,这说明此处享有更多的光照,查理曼于是下令在此营建葡萄园,这一地区的历史开始打上葡萄酒的烙印,远道而来的传教士开始负责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查理曼的眼光没错,三百年后的圣神罗马帝国时期,当地的葡萄酒已经远近驰名,那时的葡萄种植面积是今天的3倍,而且由于依傍莱茵河,水上交通便利,莱茵高一度成为当时欧洲的葡萄酒贸易中心,种植葡萄的村庄遍布整个莱茵河沿岸,村民和商人们因葡萄酒生产和贸易获得了教会的关照,他们获准在从事自己工作时可以携带武器,而此时大西洋上的孤岛居民英格兰人更加偏爱的也是来自德意志莱茵高的葡萄酒,而不是来自法兰西勃艮第或者波尔多的葡萄酒。

遗失的葡萄酒(第二十四章)——从古典时代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莱茵河沿岸葡萄园(图中红色区域)

  与法国、意大利的中世纪历史一样,德国的前身东法兰克王国是843年《凡尔登条约》的一大产物。维京人和马扎尔人的入侵让让东法兰克王国的一批地方贵族开始掌握实权,有实力的公国在地方上崛起,然而随着维京人与马扎尔人逐渐融入当地民族,身处中欧的东法兰克开始有足够的时间开始进行内部消化,一个即查理曼之后的大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出现,这段历史在前一章节已有交待,不再赘述(参见前期的中世纪葡萄酒文明史意大利篇)。

  1250年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继承人空缺了长达19年,德意志再度陷入诸侯割据的状态,大大小小的邦国出现,德意志成为一个地理概念,君权的式微,领土的分裂导致德意志各邦国领主们进入前所未有的军事敌对状态,此时的德意志境内葡萄酒文明正迎来着她的最后一丝荣光,政治的分裂上没有立马导致经济的衰退,大批德意志贵族们在自己的城堡中依然海喝狂饮,然而,随着敌对意识的加剧,这些贵族们既担心葡萄酒不够喝,又不愿意进口别处的酒来促进其他邦国经济的增长,于是,越来越多的关税点在德意志境内设立起来,到14世纪,仅莱茵河上就有60多个收税点,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德意志境内葡萄酒的内部消化,外人已经不知其为何物久矣。当时强大的商业政治联盟汉萨同盟曾一度垄断北欧整个波罗的海和北海地区贸易,然而,自进入近代以来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一批新兴海权国家的兴起,标志着全世界的商贸重心再度发生转移,汉萨同盟势力开始走下坡路,在给中世纪的北欧带来最后一丝繁荣之后,汉萨同盟终于解体,德意志的葡萄酒失去了她最重要的经理人。

遗失的葡萄酒(第二十四章)——从古典时代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16世纪初的欧洲地图,此时的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已实现统一,只有曾经强盛一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图中红线所圈出区域)和意大利半岛尚处于分裂状态,尤其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到了17世纪国内存在着大大小小近三百个邦国,我们从16世纪帝国内部五颜六色的势力范围可以看出其分裂状况。

  (本文作者:李斯屿,现于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研究中心攻读葡萄酒科学博士)

责任编辑:
申延玲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