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酿酒师交流将迈上新台阶——访意大利酿酒师协会副主席Emilio Defilippi
近日,意大利酿酒师协会副主席Emilio Defilippi造访北京,受邀担任2015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评委,并且作为嘉宾发言人出席了第二届中国酿酒师大会。这次北京之行,Emilio对中国葡萄酒行业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对于中国的酿酒师,他带来了什么好消息,说了哪些鼓励的话,一起来看记者在北京对Emilio Defilippi的专访。
记者:您好,Emilio!这是您第二次受邀参加我们的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这几天我们还举行了五色海岸新酒节,包括2015年份中国各产区新酒品鉴会以及桃红葡萄酒挑战赛。通过参加我们的葡萄酒活动,想知道您对中国葡萄酒行业以及中国葡萄酒,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Emilio Defilippi:总体印象,今年大赛中葡萄酒的品质比去年有很大的提升。从葡萄酒品质来说,任何国家不可能有完美的葡萄酒,否则酿酒师就失业了。总体来说,品质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几款白葡萄酒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当然,我也发现一些品质比较差的葡萄酒。这个很正常,因为世界任何国家都是这样。实际上,无论从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来说,中国还算是新兴国家。作为新兴国家,毫无疑问,中国还有一段路要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世界任何产酒国家无论历史多么悠久都要经历这一步。
对于今年的新酒节活动,我觉得组织上比较有创意,也很有勇气。因为能把新酒拿出来品尝,需要很大的勇气。当年的新酒以这种方式装瓶,往往会把酒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缺点放大。所以做新酒的品尝,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是,它有非常好的方面。从专业角度来说,它能够及时发现以及预测、了解当年的情况以及对将来酒的品质有基本的预测。
记者:您怎样看待桃红葡萄酒市场,您觉得中国的桃红葡萄酒怎么样?
Emilio Defilippi:桃红葡萄酒在全世界的消费量都是在增长的。
品尝中国的桃红葡萄酒,对我来说是惊喜和意外,总体上质量都很不错。和意大利桃红葡萄酒差别比较大的就是颜色。在意大利或者欧洲市场,桃红酒的颜色偏淡,尤其在这几年。我看到现场桃红葡萄酒的颜色变化很大,有的甚至很深,可能中国市场有这种需求,我觉得这不是大的问题,是各个地方的特点。
记者:您对中国的白葡萄酒印象比较不错,那么红葡萄酒呢?有关陈酿型和果香型风格葡萄酒,您怎么看?酿酒师该如何更好地使用橡木桶?对于这一问题,目前中国酿酒师应该朝哪方面努力呢?
Emilio Defilippi:我觉得,红葡萄酒当中还是有一些很不错的酒款,比如那款获品质卓越大奖的葡萄酒,我就给了很高的评价。我记得打了90分,这是积极的一面。
不好的一面,我也品尝到很多葡萄酒过分强调橡木桶的味道,而且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出不是橡木桶里面存储出来的结构,是人为的结果,混着添加橡木屑的味道。有的酒可能本身为了强调陈化的概念,为了增加单宁的味道,明显感觉是把葡萄破碎之后浸在橡木屑里营造出来的那种涩的感觉。
在意大利或者欧洲,这种一下子就能喝出来的非自然的木头味,已经不是潮流了,而且人们会排斥。比如意大利现在就有明确的行业规定,D.O.C.G级以上的葡萄酒是严禁使用这种粉状添加物。从另一角度来说,欧洲绝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喜欢葡萄酒里面占主要地位的是自然的果香,用这种手段,无论是桶或过多地添加橡木屑的方法,会把味道全部杀掉,橡木味很重。
记者:我们网站一直在积极关注中国酿酒师,包括发布新闻报道、举办酿酒师大会以及最新出版《走近酿酒师》这本书籍。想知道,您对酿酒师这一职业是怎么认识的?您如何看待酿酒师在企业中起到的角色?
Emilio Defilippi:对于意大利或者整个欧洲葡萄酒国家来说,一个好的酿酒师可以说是一个酒窖或酒厂的灵魂级人物,至少从技术层面,还有酒窖的管理层面来说。因为一个酿酒师,他关注的不仅仅是纯粹的酿酒,就是酒窖里发生的事情。他同样也需要关注葡萄园,葡萄种植过程当中所发生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可以说只要葡萄开始长出来,甚至没有长出来,就时时在发生而且每年不断地变化,而这仅仅在葡萄园这方面。在酿酒方面,他所关注的问题同样也不少。这方面的职责,既包括酿酒方面的技术也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市场的这些变化。换句话来说,一个好的、成功的酒厂,它的一些细化的管理程度从某种程度上都是围绕着一个好的酿酒师的技术指导来进行的。
记者: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有的是专业葡萄酒院校毕业的,有的海外学习归来的,最初对酿酒的热情都比较高,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到最后放弃酿酒师职业,做起了营销、品牌宣传类的工作,放弃了一线酿酒,因为他们觉得特别辛苦。加之酒厂都比较偏远,不在大城市,远离消费区。这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是种考验和挑战。那么对于新入行的年轻酿酒师,如果真想加入这一行业该怎样定位呢?现在人们对酿酒师关注度还是比较少,总体上酿酒师的话语权也较少,那么酿酒师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呢?
Emilio Defilippi:回答第一个问题:酿酒师所碰到的这些物质方面的困难,无论是在意大利以及欧洲国家,全世界都是一样的。需要明白的是酿酒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要做出多种牺牲。意大利的任何一个主产区都是远离发达城市的地方,酿酒师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上的不便,短时间或者永远都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回答第二个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酿酒师的话语权:从媒体的角度,我觉得也多多少少承担一部分重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酿酒师对一个酒窖、一款好的葡萄酒酿造过程所占据的灵魂方面地位的重要性,通过媒体更好地传达出去。这样可以让酒厂的厂主或相关领导能够确确实实认识到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层面。
另一个层面,酿酒师也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认识,体现在能够知道酿酒师所从事的工作并不单纯指的技术方面,还要善于营造好的人际沟通关系。对于一个酿酒师来说,因为他不光在葡萄种植方面要提出相关的知识。在酿酒各环节,除了用嘴去指导,也要亲自参与,了解一些工作,这样可以跟工人、各个层面建立非常好的信任关系,而且最重要的是当他们碰到各种问题的时候,酿酒师能第一时间提出一些解决方案,这也是提升自己职业话语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记者:那么酿酒师做出了好酒,该怎样去做市场推广呢?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好的产品,不知道该怎样做市场推广,而酿酒师又不在市场推广第一线。那么从酿酒师的角度,该怎么去做市场推广?
Emilio Defilippi:实际上,在营销过程当中,酿酒师也应该积极地发掘和参与。让酿酒师参与到市场的营销,哪怕做参与营销方案的制定,因为只有他才真正地了解自己酿造的这款酒所赋予的非商业化的一些因素,而这种非商业化的因素恰恰拥有很好的市场影响效果。
记者:随着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快速发展,酿酒师队伍逐渐扩大。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的酿酒师组织,像意大利酿酒师协会那样专门服务于酿酒师,中国葡萄酒信息网在行业内率先发起倡议,以实际行动关注、关心酿酒师群体,举办了酿酒师大会等活动;就目前的发展情况,在您看来,我们应该怎样去更好地服务好酿酒师呢?
Emilio Defilippi:我觉得成立这个行业协会是必须的、非常紧迫的事情。尽快成立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在中国现在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越早成立这样的一个机构,它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越有好的效果。这也是基于意大利、法国这方面的经验而谈。意大利酿酒师协会比法国酿酒师协会的历史悠久得多,成员也多得多。这是意大利本身的行业特点。无论从自己所经历的和现在所从事的活动,意大利酿酒师协会愿意推动中国尽早成立酿酒师协会。
记者:目前这一阶段,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做起呢?
Emilio Defilippi:首先,我的建议是先找几个灵魂级的、有影响力的老酿酒师,由他们发起一些倡议,由他们亲身去做组织承担工作,当然他们相应地付出的劳动比一般的人多一点,以便让酿酒师在整个行业当中发出更强有力的声音。
然后,在他们的倡议之下,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这些活动不一定局限于每年举行,在必要、适当的时候都可以举行。
将来无论是在筹备阶段,还是组织活动方面,你们有任何一些想法或者希望得到我们的建议,我们都非常愿意提供我们的协助。
记者:在本次酿酒师大会上,意大利酿酒师协会主席理查德•科塔来拉(Riccardo Cotarella)通过视频向中国的同行和朋友问好。同时他也发出了邀请,决定接待中国的酿酒师访问意大利。受到意大利酿酒师协会和意大利克隆宾集团的联合邀请,我想这是让很多中国酿酒师为之兴奋的消息。您怎样看待这样的一次中意酿酒师交流项目?
Emilio Defilippi:这种交流,毫无疑问对于双方的发展都非常有利,不要片面地以为好像这种交流只是中国向意大利学习。实际上,对意大利人来说他们也非常喜欢这种酿酒技术层面的双向交流。行业协会中一些年轻人对中国非常好奇,甚至有不少人明确表示愿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到中国的一些酒厂来工作或做短时的临时顾问。在我们举办活动的时候也经常听到这样的一种愿望,这是明确存在的。所以,我们对于这种双向的交流非常看重,主席在视频讲话中也提到了这点。目前,我们与克隆宾集团只是谈了初步的想法,大概是邀请10个左右的中国酿酒师到意大利北方地区参观交流。初步定在明年5、6月份。因酒厂特别多,我们会特别挑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酒厂,到酒窖、酒厂进行参观、品尝葡萄酒与相关的葡萄酒专员会面,面对面地直接跟酿酒师进行交流。
记者:作为意大利酿酒师协会副主席,同时作为一位酿酒师,对于中国的酿酒师,想知道您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有哪些鼓励的话。
Emilio Defilippi:鼓励的话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而且我们将来做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手做出来的任何产品都不会像葡萄酒那样能够表达做它的人的一种思维或者想法,而且这种产品或者作品,每年都在变,而且每年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声音。这一行业可以说是永远学无止境的。酿酒师要始终抱着一种谦逊的态度,不断地进行知识、经验的更新。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