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拉丁美洲,有这样一个国度,这里有巍峨的雪山、洁净的空气、清冽的雪水,更有融美酒、美食和美景为一体的独特旅游文化。
这就是阿根廷!让我们说走就走,随新华国际客户端一起,去共同分享和体验阿根廷独特的葡萄酒真味之旅吧。
阿根廷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生产国,第九大葡萄酒出口国,全国三分之二葡萄酒产自安第斯山麓的门多萨省。安第斯山融化的雪水汇聚成三条主要河流,冲刷出三大谷地,形成了门多萨最重要的三大葡萄酒产区:中部的卢汉德库约和迈普产区,西部的优克山谷和南部的圣拉菲尔。
拔地而起的安第斯山如同天然屏障,挡住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干燥的空气、充足的光照、山地气候日夜温差大创造了绝佳的培育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阿根廷优质的葡萄品种,加上阿根廷独特的风土条件以及酿酒师的妙手点化,门多萨葡萄酒独一无二的品质浑然天成。
阿根廷门多萨葡萄生产区
门多萨的葡萄酒品种繁多:马尔贝克、赤霞珠、梅洛、西拉、霞多丽、白苏维翁,还有阿根廷本土特有的特浓情,其中以马尔贝克最具代表性,这种150年前在欧洲遭受根瘤蚜虫侵害近乎灭绝的品种在这里得以延续。阿根廷专门有个节日就叫“马尔贝克日”。
在门多萨三大谷地,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庄多达三千多个。这一庞大的葡萄酒帝国,不仅为阿根廷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历史积淀。要一秒钟感受所有这一切吗?品一口深玫瑰红的马尔贝克吧!
[建筑篇: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参观酒庄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其魅力不仅来自酒庄地窖中不轻易示人的私藏品,更有酒庄本身建筑的独特魅力。在这里,对传统的坚守和对创造力的追求并存,你既能看到延续百年的新古典发酵工厂,也能发现种植园中如同空降宇宙飞船般的现代酒窖。
现代建筑风格的代表非欧福尼耶酒庄莫属。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主体酒窖和餐厅外景
西班牙人何塞•曼努埃尔•奥尔特加把自己对葡萄酒的梦想成功转变为安第斯山下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现实。数百公顷葡萄种植园内,一座如同宇宙飞船似的酒庄拔地而起蔚为壮观,你所看到的地上部分仅仅是这座主体建筑的五分之一。
这座新现代酒庄真正的魅力来自它深达14米的地下结构。2600平米的地下酒窖没有一个圆柱支撑,完全靠顶部网格结构分散来自上层建筑的压力。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酒窖顶部网格支撑结构
白色自然光通过顶部一个十字形开口透入,在地面投射出一个十字的形状,营造出教堂般神圣的氛围。上万支法国橡木桶均匀地铺放在酒窖的地面,桶内红色的液体在地下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吸收着来自桶壁的酚类单宁。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深达14米的地下酒窖
静谧中,游客沿着酒窖大厅四周悬空的钢架走廊缓步前行,感觉如同参观一处千年后被发掘出土的兵马俑。
“我们的酒庄被认为是世界最具特色的酒庄建筑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的地下酒窖,超现代的风格主要源于拉美作为新世界葡萄酒产区的象征意义,教堂式结构表现的是对葡萄酒宗教般的忠诚和热爱”,何塞•曼努埃尔对新华社记者说。
图为特拉皮切酒庄佛罗伦萨式主体建筑
门多萨葡萄酒酿造史可追溯到西班牙殖民初期,真正形成规模化酿造产业是在十九世纪末期。创建于130年前的特拉皮切酒庄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酒庄内1913年修建的意大利佛罗伦撒式主体建筑一直沿用至今,是门多萨古典酒庄建筑的杰出代表。
据介绍,酒庄最鼎盛的时候,国家铁路线直接入厂卸货。随着铁路工业的衰落,旧的铁路线渐渐荒废成了现在的历史点缀。
图为特拉皮切酒庄荒废的运送葡萄的铁路线
特拉皮切酒庄也曾一度废弃长达40多年,九年前佩尼亚弗洛尔集团赤字千万美元对酒庄重新改造启用,得以呈现今天的面貌。酒庄沿用了传统的水泥池发酵工艺,八个内胆涂有高科技涂层的发酵池为酒庄提供了2000万升的葡萄酒产能。
酒庄建筑另一特色来自主体建筑前修建的玻璃金字塔。建筑师的灵感来自法国卢浮宫,金字塔下如埃及法老墓室的窖藏和品酒俱乐部充满了神秘感。
图为特拉皮切酒庄的玻璃金字塔
[酿造篇:舌尖上的艺术品]
每年2月是葡萄收获季节,酒庄通常会采用机器采摘,尽管收获的葡萄藤蔓杂质较多,但是收获效率高,主要用于中低档葡萄酒。一些高档酒庄为了保证品质,会采用成本较高的人工采摘,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果浆纯度,而且有助于保护一些年头较长的珍贵植株。主要生产高档葡萄酒的特拉皮切酒庄则是全部人工采摘。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种植园工人修剪枝蔓
孕育迷人的口感,一切要从葡萄园开始。少量的雨水,频繁地修枝剪叶,让每串葡萄获得均衡的水分和光照,最终被赋予最佳的色泽和香气。采摘后的葡萄被压榨成汁液,经过一段时间的浸解和发酵,果糖渐渐转化为酒精,葡萄酒由此而来。
通常在装瓶之前,葡萄酒会在橡木桶中保存一段时间,橡木中的单宁有助于充实酒体以获得更加厚重的口感。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地下巨型发酵橡木桶
发酵是酿造过程最重要的环节。门多萨的酒庄通常会采用三种发酵池:水泥发酵池,橡木桶发酵和不锈钢容器发酵,三种发酵容器各有所长,水泥酵池容量大、使用寿命长,橡木桶发酵能够让酒体更加丰满,不锈钢容器更加清洁也便于清理。
图为特拉皮切酒庄水泥发酵池
多数酒庄会采用组合方式进行发酵。例如对高档葡萄酒,欧福尼耶酒庄会先用巨型橡木桶发酵然后再转到不锈钢容器内,最后分装到小橡木桶窖藏。
图为特里文多酒庄采用的不锈钢容器发酵车间
欧福尼耶酒庄首席酿酒师拉米罗•巴伊罗对新华国际客户端说:“发酵容器对葡萄酒发酵过程不会有本质影响,但是对于高档限量版的葡萄酒,通常会注意提升每一个酿造环节的品质,我们早期浸解发酵采用橡木桶,主要是尝试在发酵初期引入单宁和酚类以获得最佳的口感,只是这种巨大的橡木桶清理起来比较费劲。”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首席酿酒师拉米罗在调制BLEND
酿酒师在门多萨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其声望不亚于艺术家。在当地人看来,把阳光、水分、土壤、果实、发酵时间、调配比例、木桶材质等诸多元素恰如其分地调配到一起,以最佳的色泽、香味和口感呈现在品酒者面前,其过程好比创作一座雕塑。所以当地人在评价葡萄酒时会说,“这种葡萄酒的形态和香味让人喜爱”。
图为特里文多酒庄工人在把发酵完的葡萄酒装入橡木桶窖藏
谈起阿根廷葡萄酒不能不说说马尔贝克,其知名度之高以至于当地人时常用“马尔贝克”直接代替“葡萄酒”。这种曾经的欧洲葡萄酒“配角”在阿根廷酿酒师和安第斯山特有风土的作用下变身深红色精灵,征服了全球数亿人的味蕾。阿根廷的烤肉店用餐,如果不点上一瓶马尔贝克,总会让人有种“话说半句”的遗憾。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的烤肉配红酒
马尔贝克的魅力来自她特有的色泽与厚重顺喉的口感。有人曾富有想象力地把这种体验具象化:它兼具了赤霞珠的冷峻和梅洛的妩媚,如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探戈剧院看到一位神情凝重却又激情似火的探戈女郎,当你快速的摇晃酒杯释放酒香,那旋转的红色液体如同女郎飞舞的裙边,令人目眩神迷。
[旅游篇:美酒、美食与美景]
阿根廷葡萄酒不只是一个产业,更是一种文化。基于这种文化的生态旅游和品酒之旅每年吸引着上千万的国际游客。门多萨的一些顶级酒庄,保留了不轻易示人的珍贵私藏,只为那些不远万里慕名而来的真正品酒者。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乌尔班餐厅外景
除了美酒,酒庄里还修建了顶级的餐厅,专业大厨私家料理加上顶级侍酒师的经典搭配,让你体会到真正的“酒食合一”。
八米高通透的落地玻璃窗外,是绵延壮观的安第斯雪山,雪山下广阔的葡萄果园,餐厅外平整如镜的人工湖面,把雪山果园倒影映入眼帘。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的乌尔班餐厅内景
餐桌上,齐整摆放着一排高脚杯,伴随着每道私房菜肴,侍酒师为你斟上搭配完美的私藏美酒,美景、美酒、美食……这样的场景无需想象,而是欧福尼耶酒庄“乌尔班餐厅”每天能够体验的现实。
最近几年,中国游客数量的增加让酒庄主人何塞•曼努埃尔看到了商机。他聘请中文老师为餐厅的西式菜品配上了形意合一的中文名字,例如番茄、杏仁和生菜组成的沙拉叫“白雪阳春”,烤牛尾搭配土豆菜花叫“目无全牛”,二搭配蘑菇和蛋黄的香脆意大利面食被冠以“飞黄腾达”……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餐厅主厨玛丽安•查韦斯(右一)
何塞•曼努埃尔还专门从上海邀请到一位淮扬菜大厨来餐厅传艺,教会了餐厅主厨玛丽安•查韦斯一道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菜“松露淮扬狮子头”。不仅如此,这位精明的商人还从张裕酒庄引进了2008年份的限量张裕干红窖藏。酒庄每有中国客人来访,他都会开上一瓶。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主人何塞•曼努埃尔展示张裕葡萄酒
欧福尼耶酒庄每年出口的高档葡萄酒足以维持酒庄运转,但何塞•曼努埃尔的终极目标是营造一种融美食、美酒与旅游的最佳体验,他为此设计了不少有趣的旅游项目。例如每次午餐之后,有着邻居大妈亲和力的餐厅主厨查韦斯都会在餐厅外的水榭搭起煤气炉灶,青山碧水间用简单易得的食材教游客制作甜点。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主厨查韦斯在给客人上烹饪课
初见玛丽安•查韦斯是在餐厅后厨,当时很难把这位其貌不扬的玻利维亚移民跟如此高大上的西式餐厅主厨联系起来。说来还有一段插曲,查韦斯最早只是葡萄园一名普通的采摘工,后来因为工作勤勉被调到餐厅帮厨,何塞•曼努埃尔的妻子也是餐厅前主厨纳迪娅•哈隆看上了她的“烹饪天分和忠厚本性”,于是授之以厨成就了今天的查韦斯。
配备自己的餐厅和秘藏美酒私房菜,几乎成了门多萨所有酒庄的规定项目。
图为欧福尼耶酒庄向客人介绍葡萄酒品种
除此之外,一些酒庄也会推出自己的特有项目,例如“高地”酒庄蒙上客人的双眼,仅仅用鼻子识别来自马尔贝克葡萄酒的不同香气,有紫罗兰、黑莓、李子、樱桃、香草、松露等等,猜中的人会的得到酒庄主人的珍贵私藏。
图为“高地”酒庄的识别香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