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酿酒师风采录(71)于英:心存敬畏的酿酒师
发布日期:
2015-03-25 13:44:18
来 源: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
吴英华
  心存敬畏是一个人面对世界智慧的选择,敬畏之心是人的最优品质,也是心灵的最高境界。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于英,十分敬畏自己的职业,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尽心尽力。正是对职业的这种敬畏,使她在人生路上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机会。

中国酿酒师风采录(71)于英:心存敬畏的酿酒师

  好事多磨结缘“张裕”

  应该说进入葡萄酒行业是命运安排的。

  在“张裕”技术中心副主任办公室里,于英慢慢回忆说,记得在山东大学微生物系读书时,就一直向往着毕业后进“张裕”工作,那时“张裕”可是烟台地区最大、也是最好的食品企业。1989年秋天,响应家乡政府鼓励学子回乡就业的号召,她怀揣着大学导师的推荐信,满怀信心地去“张裕”求职,结果却因为性别未被接纳——那时候,酿酒业是男人的世界,女生还是被排斥的对象。

  带着落聘后的遗憾,于英进入福山葡萄酒公司技术科做了一名化验员,从此,与葡萄酿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1年,福山葡萄酒公司被“张裕”收编,改名为张裕葡萄酒福山分公司,于英终于成了“张裕”人,并被任命为分公司技术科科长。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因企业经营不景气,福山分公司又被剥离出去,于英和她所在的酒企又成了无主的“流浪儿”。

  真是应了那句俗语:“好事多磨”。1997年,福山葡萄酒公司重又回归“张裕”,在外“颠沛流离”近10年的于英也得机重续前缘,回到“张裕”,任张裕福山发酵中心副经理。

中国酿酒师风采录(71)于英:心存敬畏的酿酒师

  废墟上建大厂

  提起初建张裕福山发酵中心的那段艰苦岁月,于英感慨万千:至今想起来都不知道自己怎样度过那些日子的。

  张裕福山发酵中心选址在福山葡萄酒公司旁一处大水湾的废墟上,条件很艰苦。当年发酵中心设计能力3万吨,是当时国内加工量最大、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原酒发酵中心,设备是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系统也是自动化水平最高的,采用计算机控制操作,原来的传统酿酒工人根本“玩”不转。

  从4月份动工至9月份投产使用,工期仅有4个月!发酵季节仅矗立起了发酵罐。她说:当年也就仗着年轻,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无畏精神,带领工人们头顶蓝天,脚踏泥土,开始葡萄酒的发酵工作……

  葡萄酒发酵工艺中的每个细微环节,都会对酒的质量产生不可更改的影响。于英说,刚开始做发酵,懵懵懂懂什么都不会,工人们也没有经验,大家边学边干。正值国内葡萄酒兴盛时期,市场葡萄原料紧缺,还要出去抢原料,时不时还会遭遇社会上的地痦流氓捣乱。当时,“张裕”采取“以糖计价”的收购模式,糖量越高价越高。但那时手工检测比较落后,检测数据说服力小,加之果农不懂也不配合,不满意不认可测量结果和定价,有时个别地痞故意闹事,甚至大打出手。她说,纠纷几乎天天都有,搞得她这个副经理,常常为解决收购纠纷累得筋疲力尽。“那时候,简直跟居委会的大妈一样。”于英自嘲道。

中国酿酒师风采录(71)于英:心存敬畏的酿酒师

  两次落泪

  于英说,身为女人,她一样也有脆弱的时候,刚入行那阵儿,就曾有两次委屈得落泪。

  提起第一次流泪,于英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91年,刚升任技术科科长的她,第一次去北京申报轻工部优质产品。当年交通十分不便,尤其是酒厂地处郊区。26岁的于英搬着3箱葡萄酒——共36瓶装(重27公斤),从福山乘长途汽车到烟台火车站,然后坐火车到北京,再一路转公交车到达轻工部。一路上,于英噙着泪花,一箱一箱往前挪……让于英欣慰的是,她送去的“中国红葡萄酒”最终获得了轻工部优质奖。那也是她第一次对葡萄酒有了一种使命感。

  第二次落泪是在发酵中心第二个加工季,于英因病手术不久,有一天突然发起了高烧,实在支撑不住了,就回家捂着被发汗退烧,刚开始出汗,公司就打来电话,让她赶紧回单位处理事情。

  当时身体极度虚弱的于英,连衣服都穿不上,母亲一边唠叨一边帮她穿上厚厚的棉衣。“人家病了,还不让休息啊。”在赶往公司的路上,于英再次流泪了……

  流泪归流泪,但工作中的于英却很坚强,从不输男人。她说,发酵中心投产后的前3年,由于好多地方不配套,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一切都得靠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着干。300多个百吨大酒罐,于英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那时候每天都要忙到下半夜两三点,早上起床8点就又赶到公司。她说,在发酵中心的10年没敢睡一个囫囵觉,因为每个酒罐都是牵肠挂肚的心事,一旦出事,损失就上百万。

中国酿酒师风采录(71)于英:心存敬畏的酿酒师

  心存敬畏步步高

  在葡萄酒业呆得时间久了,于英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越来越不够用,越做越不懂。这些年来,她始终保持一种敬畏感。她认为,心存敬畏才懂得珍惜,心存敬畏才懂得感恩,心存敬畏才懂得尊重,心存敬畏才懂得坚守。

  于英说,心存敬畏是酿酒师必备的素养。它不是“独善其身”的谨小慎微,也不是唯唯诺诺的循规蹈矩,而是一种道德上的高尚,人品上的耿直,肩膀上的责任。常怀敬畏之心是一种自律,也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自我激励。在她看来,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忧患意识。只有敬畏才能担当,只有敬畏才会进步。

  心存敬畏,使于英一步一个台阶,步步向上。

  从分公司的化验员到技术科长,再到发酵中心副经理,以至现在的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屈指算来,于英在葡萄酒行业摸爬滚打已近26年。先后成为山东省酿酒大师、国家一级葡萄酒品酒师;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中国葡萄酒、果露酒专家委员会专家。她参与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10余项,其中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烟台市科技进步奖3项,中国酒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

  2007年,于英调任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一晃8年过去了。她说:“这8年是我个人提高最快的8年,这个岗位给了我更高的平台,让我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张裕’产品的发展,思考中国葡萄酒的发展,有了更多机会参与行业,参与公司的决策,更深刻的理解葡萄酒。同时,这个平台,也给了我更大的责任,用8个字形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于英目前主要负责“张裕”公司的技术管理、工艺研究推广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她的目标是踏踏实实做一名酿酒人,种出好葡萄,做出中国自己的不输于世界的高端葡萄酒。

中国酿酒师风采录(71)于英:心存敬畏的酿酒师

  酿酒师的责任

  “酿酒师是葡萄酒的灵魂,葡萄酒是酿酒师的作品。”

  于英认为,酿酒师是一个职业,也是一个崇高的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葡萄酒是传统行业,又是个性化产品,没有统一的技术,关键在酿酒师,对着不同的葡萄品种、产地、气候、生长、成熟,以及要做成什么产品,采取个性化定制工艺。她说,所谓的技术,就是怎样正确、适度的表达上述特点。

  酿酒师、品酒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于英说,这么多年,家人都引以为豪并全力支持她,尤其是大学在读的女儿,甚至把她当做偶像来崇拜。不仅如此,还在她的朋友圈里大力宣传葡萄酒。

  于英认为,葡萄基地是酒企发展的命脉。这几年,她陆续到过智利、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近距离的接触到国外葡萄酒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尤其是国外的葡萄园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十年的葡萄老藤,各具特色的葡萄产区、丰富的葡萄品种,高效的机械化种植方式,完善的管理操作模式,以及酿酒师对工艺的精益求精……

  于英说,葡萄酒是世界的,没有国界,产品要国际化、个性化、大众化。要做到这些,就要降低成本(种植成本、加工成本、人工成本),提高性价比,实现产品高端化。她认为,中国葡萄酒很长一段时间需要闭门革命,改掉高大上的毛病,引进机械化,培养酿酒师、普及品酒知识。

  中国葡萄酒经历了半汁、全汁,到今天的个性化全方位,应该说发展很快,而且正在迈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于英坦言,目前除了在高端产品(葡萄树龄低)上有差距,普通产品性价比略逊(成本费高)外,中国葡萄酒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结束采访的时候,于英自信地说:中国是个消费大国,实现葡萄酒健康大发展,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
吴英华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