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地处辽宁西部,耕地面积141万亩,七分之一种了葡萄。近半数乡镇90%的农民从事葡萄生产,人均收入过万。目前,北镇市通过竞赛评选葡萄标准园、优质果,引导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巩固提升“中国葡萄鲜食鲜贮第一县”的品位;还通过加大了对果酒、果汁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达到鲜食鲜贮与深加工并举,拉长了葡萄产业链条。小小一粒葡萄,在北镇造就了大产业。
站在领奖台上,北镇常兴鸿远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唐英奎乐开了花。在9月10日举行的辽宁北镇第二届葡萄标准园、优质果竞赛评选中,他接连拿下了“最佳葡萄种植标准园区”、“最优质葡萄产品”两个分量最重的奖项,不仅赢得了13000元奖金,还一举奠定了他“葡萄大王”的地位。
“好葡萄就是不愁卖,酸葡萄倒给钱都没人要,最后只能烂在地里。这次比赛让我更加坚信了发展方向,就是要进行标准化生产,种出每一粒都香甜的好葡萄。”唐英奎的“获奖感言”字字句句都透着庄稼人的实在劲儿。
在世界地图上,北纬41度线穿过了多个国际大都市,巴塞罗那、罗马、塔什干、波士顿……充足的阳光和气候同时也孕育了适宜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辽宁北镇就有幸位列其中。据北镇县志记载,当地种植葡萄的历史已有200多年。如今,北镇葡萄年产量达36.6万吨,贮藏保鲜能力18万吨,葡萄产业总产值19.2亿元,纯收入15亿元,葡萄产区人均收入达到万元以上。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葡萄鲜食鲜贮第一县”,2012年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葡萄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
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可不是北镇人的性格。从战国时期开始便是兵家必争之咽喉要地,让北镇人与生俱来有一种忧患意识。
“按照《北镇葡萄产业发展10年规划》,北镇葡萄必须要走一条高标准、高品质的发展道路。”北镇市葡萄学会副会长朱连贵说,粗放式的种植经营逐渐被设施葡萄园区、裸地葡萄园区、观光葡萄园区、高标准葡萄鲜贮库等一系列“高大上”的建设项目所取代,效果也自然十分明显。今年夏天辽宁地区遭受几十年罕见的旱情,北镇葡萄产量却并没有因此而降低,果品反而因长时间日照蒸发,含糖量达到历史最佳水平。
“比赛不是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评比葡萄标准园、优质果,调动广大果农创造北镇标准化葡萄园和培育优质葡萄的积极性,推动葡萄产业提档升位。”竞赛组委会主任、北镇市委宣传部长王宗宝说。
除了沿承鲜食鲜贮这一成形经验之外,近些年,北镇市加大了对果酒、果汁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达到鲜食鲜贮与深加工并举,拉长了葡萄产业链条,提高了经济效益。
2011年招商引资的葡萄深加工企业——辽宁金源酒业有限公司,项目投资10亿元,已建成5000平方米地下葡萄酒窖,5000平方米发酵储存车间,5000平方米成品库和辅料库,6000平方米酒文化体验中心,2000亩葡萄基地、制作容纳3000吨红酒原浆的60吨大罐62个,引进了两条葡萄生产线,当年可引用当地巨峰葡萄1万吨,实现产值6000万元,利税1500万元。预计3-5年时间,北镇将成为辽西乃至东北地区最大的红葡萄酒生产基地,年收入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