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吉林财经大学赛扶团队在了解了科尔沁地区的自然环境后,成立了“沁人心葡”项目,帮助科尔沁销售滞销的山葡萄,同时防治当地的沙漠化。
每年的节假日,成员都会前去科尔沁地区帮忙采摘葡萄,同时考察项目。今年十一长假,项目组又征集了8名志愿者前去科尔沁地区帮忙采摘葡萄,考察项目。
曾经水草丰美的科尔沁大草原已经退化成科尔沁沙地,并且成长为中国四大沙地之首,2003年当地开始了山葡萄种植项目,30户当地农民在已恢复植被的沙地上种植了万株山葡萄。其特点是产量中等、酒质好、抗病力强。
2008年5月起,该地与吉林农大和通化山葡萄基地合作,培训当地农民种植、管理、生产,扩大种植规模,建立山葡萄基地雏形,吸引无地群众加入进来。2009年,虽然年度自然气候条件理想,但还是有数千株6年树龄的植株死亡。
在了解科尔沁当地的情况后,吉林财经大学赛扶团队成立了“沁人心葡”项目组,项目小组致力于帮助科尔沁生态示范区顺利开展山葡萄项目,并协助科尔沁生态示范区正常运营,已达到改善农民耕种模式和治理荒漠化的目的。
经两年多的运营与努力,目前项目组拥有固定成员14名,完全熟识沁人心葡项目各个环节;同时拥有实习成员与志愿者10余人。
项目组负责人王菲说,项目采用商业模式,引导农民种植山葡萄,采取代工模式,联系葡萄酒厂将原材料加工酿造,增加其附加值,并为其寻找销售市场,打造科尔沁山葡萄酒品牌。
首期项目试点获益一万元,大学生还成功酿造出60瓶13°山葡萄酒,并通过吉林省质检中心检验。采用环保印刷技术生产包装纸对产品进行包装。获得来自上海川沙中学爱心基金会和中伦律师事务所CSR项目三期运作资金共计1万元的赞助。
每年的“五一”以及“十一”都有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前往科尔沁万平生态示范区考察实践,实地感受目前荒漠化形势的严峻性。在此活动中,还有徒步科尔沁沙地的活动,十公里的路途中,同学们可以真切的看到科尔沁地区环境的恶化程度。
截止2013年6月,示范区已接待过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以及103所高校的5000余名大学生、公益事业人员等,并且已成为1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长期和挂牌的环保实践基地。今年“十一”长假,吉林财经大学的8名志愿者又将前往当地,采摘山葡萄,考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