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先富起来的人们物质财富的增长,葡萄酒成为投资的新宠。然而,在名庄酒被爆炒的同时,葡萄酒泡沫呈现,既然有泡沫存在,就会有破灭的那一天。《文物天地》2013年第一期刊登赵思达女士的文章《葡萄酒的收藏与投资》,笔者感觉写得很诚恳,也很专业,但读后意犹未尽,现补充一些个人的看法。
苏富比美洲及亚洲洋酒部主席钱礼智Jamie Ritchie主持4月3日举行之elBulli窖藏专拍拍卖现场
葡萄酒的层次之分
我认为葡萄酒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消费品,我们看到的大量普通餐酒级葡萄酒,实际上应该在酿制成功后的几年内饮用,不宜长期保存;第二个层次是收藏品,只有优质的可以长期存放的窑藏葡萄酒才符合收藏标准;第三个层次是投资品,只有具备陈酿能力极强、产量极少、属于世界知名品牌的“奢侈品”葡萄酒才能归入投资品,一般来讲,在一定时期内它的价值可能会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值,为藏家带来投资回报。
在这里,必须把收藏和投资区别开来。所谓收藏,即收集保藏,收藏的目的在于品味、欣赏或者研究,完全出于爱好,没有功利色彩;只藏不饮的不叫收藏,是保管。所谓投资,其目的是为了日后增值获取红利,充满了功利色彩。对于酒类的投资来说,出货渠道、抛售变现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买不出去,就不能实现盈利的目的。
DRC Romanée-Conti 窖藏 1990年3瓶装 344400港币 3月22至23日Acker Merrall & Condit拍卖
有生命的葡萄酒
作为一般的收藏品,一般是越老越好,但葡萄酒不是。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就有其成长、成熟、衰老以至死亡的过程。不同的葡萄酒都有自己特有的“生命曲线”,在有些情况下也会“生病”,甚至“死亡”。如果若干年后打开时发现已经变质了,便失去了饮用价值,那么收藏将毫无意义;若为投资,打开以后还能卖掉吗?
“葡萄酒的品质随时间而不断提升”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是“酒盲”的认识!大多数红葡萄酒经不起多年存放,有的需在其酿造后6个月内消费掉,有的须在上市后2-5年内饮用。只有占总量0.1%的佳酿才具有存放10年以上的潜质。即使如此,也不要把“葡萄酒越陈越好”奉为守则,葡萄酒只能随岁月的增加提升质量至某个阶段,此后会逐渐流失结构和芳香,酒体逐渐老化,变得不堪入口。无论什么样的花季少女,岁月的历练最后都会成为老太婆。更为可怕的是,在收藏期间你还难见其真容,葡萄酒的生命有且仅有一次。
陶瓷、家具、玉器、青铜器、文房清供、书画类等艺术品,可以多人欣赏,可以长时间反复把玩,只要保存得当,其价值不会在欣赏过程中消失。蒙娜丽莎在卢浮宫展出了许多年,参观人数不知有几亿,但她不会被看到眼里拔不出来,不会因为众人的欣赏而失去其艺术价值。葡萄酒截然不同,隔着有色的玻璃瓶,连红酒真正的颜色都看不到,更无从谈真伪,我们只能看到酒标。只有打开瓶塞、倒进酒杯,通过感官观其色、闻其香、尝其味,才能欣赏到酒中蕴藏的艺术价值。但一旦开瓶,就意味着它的生命即将消失。
不管你是一个人品尝,还是几个人品尝,品尝过后,这瓶葡萄酒就永远不存在了,留下的是空酒瓶。如果想收藏酒标、酒瓶,找一个空瓶也一样。当然,如果你收藏的很多,你可以慢慢享用;如果是投资,喝掉一瓶就少一瓶。不过,另外一个美妙的地方在于,每当你喝掉一瓶,剩下来的几瓶酒就开始涨了;如果全世界喝得只剩下最后一瓶的话,那就真可谓一瓶难求了。
4瓶1978年勃艮第白酒极品Montrachet 3.075万美元 2013年1月Acker Merrall & Condit 香港拍卖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与成分
葡萄酒是艺术品不假,它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也包含了酒农、酿酒师们的智慧和劳动。不懂酒的人不知道葡萄酒是怎样酿造的,把酿造工艺看得神乎其神。其实,越是高级的葡萄酒,制作工艺越简单,不管多么高级的葡萄酒,都是那么一回事。最为著名的拉菲酒庄,采用的是木质的酒槽酿酒,通常是一星期的发酵加上两星期的泡皮,酿造成的葡萄酒放入全新的橡木桶,再在地下酒窖内进行一定时期的培养。拉菲的酿酒师说“我们农民一直以来都是用同样的方式在酿酒”。说到技术,他们“遵从传统,每年都一样,不知与以往有何不同。”
论起营养价值,葡萄酒是一种富含营养物质的饮料,这一点是肯定的。从含量上看,又有多少呢?以12°的干红为例,水占85%左右;酒精占12%(V/V)左右;其它物质(维生素、葡多酚、矿物质、氨基酸等)的总和称为干浸出物,在3%以下。葡萄酒中的水和平常喝的矿泉水没有多大区别,葡萄酒中的酒精和普通酒精也没有多大区别,有营养价值的就是那3%而已,也没有多么神奇,不要无限夸大了它们的作用。喝上一瓶价值上万的葡萄酒,并不比价值百元的葡萄酒的营养高出多少,既不会让你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让你永远健康,说到底,只是过一过嘴瘾而已。如果出于养生保健,不如购买百元左右的葡萄酒,少量常饮,益寿延年。
葡萄酒的稀有性
作为投资,要强调“物以稀为贵”,和田玉、田黄石等之所以总能爆出天价,一是因为稀少,二是不可再生。葡萄树年年生长、葡萄果实年年采摘、葡萄酒也可以年年生产。尽管历史上有一些好的年份酒值得收藏,但从品质上讲,以后的年份不一定就比以前的坏,有时会更好。一般来讲,葡萄树越老,葡萄的品质越好。不要跟着年份走,在每一年都会出产很多好的葡萄酒。况且,年份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能凭着酒标来判断,酒标不过是一种印刷品,贴到那一瓶酒,那一瓶酒就是那个年份的酒。葡萄酒制假事件层出不穷,很多名贵的收藏红酒,实则是造假者回收了空的真酒瓶后用化学品勾兑而成。尽管也有人会说“葡萄酒可以再生,但某一个年份的葡萄酒不可以再生”,如果说纪念意义、历史价值,确实如此;如果从成分、营养价值,区别不大。
等级和味道并不一定成正比
从酒的质量上看,欧盟规定把葡萄酒分为日常桌酒和指定地区优质酒两大类,法国也遵守这一规定,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为4个等级:第一级,法定产区酒(AOC);第二级,优良产区酒(VDQS);第三级,地区餐酒(VDP);第四级,日常餐酒(VDT)(Vins de Table),又称为混合葡萄酒(Vins de Coupage) ,它是经过由来自单一产区或是数个产区的酒调配而成。在这样的规定下,许多人会以为级别越高,品质越好,价格也越高。其实,葡萄酒的等级和味道并不一定成正比,酒庄酒也不意味着高品质、高价位,即使有名的产地,也有生产一般品质产品的制造商;即使在不出名的产地,也有生产优质产品的制造商。许多新型生产者不受产地规定的有关限制,在宽松的环境下,用独特的方法往往能酿造出美味的超级葡萄酒。不同的葡萄品种、不同的产地、不同的酿造者,生产出品类众多、个性丰富的葡萄酒,正是葡萄酒的魅力所在。饺子好吃,也不能天天吃、顿顿吃,经常变换花样,才能有食欲。
无可挑剔葡萄酒不存在
在拍卖会上拍卖的葡萄酒,有酿造者直接提供的“窖藏葡萄酒”,也有出于投机目的而提供收藏的葡萄酒。有些葡萄酒被著名鉴定专家评以高分而人气飙升,价格高涨,还有像罗曼尼康帝那样具有传说的葡萄酒,出于投机目的被人用难以想象的价格交易。其实,不同的消费者,由于个人的喜好不同,对葡萄酒的评价并不一致。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喜好,在葡萄酒这一古老的行业里,没有任何一款葡萄酒能赢得所有人的赞誉。因此,从饮用的角度,没有必要过分关注品酒大师的评价或者葡萄酒的身份;从收藏的角度,越大牌意味着越多的中间商,在层层加价以后,葡萄酒的价格究竟远离了它的价值有多远,是无法估量的。
在法国,一瓶餐酒和一份报纸、一块面包的价钱差不多。世界著名荐酒师、法国四个顶级荐酒师之一的阿兰·罗西耶评论说:“这些一瓶二、三欧元的葡萄酒才是法国人天天当水喝的饮料,并不比AOC差,AOC只是表明符合原产地的保护制度,不能保证口感和质量。”中国市场上卖的所谓法国葡萄酒,有一大半就不是法国产的,葡萄酒市场非常混乱。
葡萄酒的投资与投机
葡萄酒收藏与投资在国外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国际上葡萄酒被誉为“液体黄金”。出于名庄的、好年份的、在瓶中经过一定时期的陈酿后酒质更佳的葡萄酒,确实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也可以成为投资级的葡萄酒。因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它会升值,让投资者获得较大的利润。但是这种情况到了中国,已经失去理性,其拍卖价格远远背离了应有的投资价值。特别是2010年以来,以温州民营资本为代表的国内资金大举进入葡萄酒投资领域,导致葡萄酒价格全线飘“红”。如其说中国人是在投资红酒,不如说是在炒红酒,和炒股、炒房、炒普洱茶、炒绿豆一样,炒家一出手,价格马上飞涨。但一个“炒”字,也道出了价格与价值的巨大偏离,给投资带来风险。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不叫投资,而是投机,缺乏成熟的理性!红酒热最初出现在中国大陆上时,“拉菲”与其它四个一级酒庄的交易价格差别并不大,但现在的“拉菲”价格已遥遥领先。如82年份拉菲已由2005年的每瓶9000元升至每瓶5万元左右,最高的成交价已达20万,这是市场和媒体炒作的结果。有上涨就有回落,有繁华就会有萧条,要做好抗市场波动压力的心理准备。在“葡萄酒投资收益远高于黄金”这种投资言论的冲击下,投资葡萄酒还是要多加小心,因为你可能很容易获得不可思议的暴利,但也会投资失利。一位玛歌酒庄总经理Paul就曾问到:“中国人买那么多的拉菲,真的都喝吗?”葡萄酒最终的价值只有在喝的时候才能体现,在他看来,光炒不喝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每一项投资都蕴含着新的希望,但每一次投资都面临着无尽的风险,葡萄酒的收藏与投资更是如此。美国亿万富翁威廉·科赫于2005年以32万美元通过扎奇拍卖行拍下了葡萄酒收藏家埃里克·格林伯格提供的24瓶葡萄酒,包括1瓶1805年瓶拉菲(2.25万美元)和1瓶1811年拉菲(2.917万美元),3瓶1.5升1945年乐飞(Chateau Lafleur),价格高达5.7万美元,事后都被指控是假酒。究竟是假酒,还是酒“老死”了,不得而知。格林伯格称:“我不会出售任何一瓶假酒,有生之年从未故意卖过假酒。” 格林伯格的律师表示,格林伯格不应该因为科赫买到变质的葡萄酒受指责,因为拍卖目录上明确提醒买家,所有葡萄酒将以“现状”出售,且不对真实性做担保。在国内的葡萄酒市场上,炒酒的不一定懂酒,懂酒的也不一定炒酒。葡萄酒世界如此复杂,葡萄酒也绝对不是简单的玩物。我不反对葡萄酒的收藏与投资,关键是要有理性。请一定记住:葡萄酒是有生命的,长期保存会衰老;葡萄酒的真伪难以说得清,喝过才知道,然而喝掉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