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葡萄酒量价齐升 中国市场大兵压境
发布日期:
2011-09-01 08:35:28
来 源: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
王同雁
  2011年上半年,国内葡萄酒市场发展平稳,在葡萄酒文化的普及与推动下,消费者购买力稳步提升,进口葡萄酒在中国风生水起。

  从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上半年进口瓶装酒量价齐升,法国酒拥有绝对优势;进口散装酒增速放缓,西班牙首超智利,居首位。国内市场,上海成为进口葡萄酒名副其实的桥头堡,市场消费正悄然由东向西蔓延。

  瓶装酒:法国葡萄酒占进口总量的一半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6月份进口瓶装葡萄酒(2L以下)总量为10.36 万千升,同比增长60.2%,其中第一季度为5.04万千升,第二季度为5.32万千升,比第一季度略有增长。进口总金额为5.34亿美元,同比增长95.8%,其中第一季度为2.69亿美元,第二季度为2.65亿美元,基本持平。

  上半年,瓶装进口酒量价齐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热局面。其中,瓶装葡萄酒最大的进口国依然是法国,进口量为4.98万千升,同比增长71.6%,占进口瓶装酒总量的48%,进口金额为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3.9%,占进口瓶装酒总金额的54.9%。由此看出,国内消费者对法国葡萄酒的偏爱程度有增无减。除法国之外,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智利和美国是瓶装葡萄酒进口的主要国家,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西班牙葡萄酒进口量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长了89.6%,超过智利,位居第四位。

  散装酒:西班牙成黑马 加拿大希腊成为新的关注地

  2011年1-6月份散装葡萄酒(2L以上)进口量为6.66万千升,同比增长18.8%,其中第一季度为3.34万千升,第二季度为3.32万千升。进口总金额为0.68亿美元,同比增长39.1%,其中第一季度为0.35亿美元,第二季度为0.33亿美元,均略有下降。

  相对于瓶装酒进口的快速增长,散装酒进口量增长放缓,在6月份甚至出现下降趋势。西班牙以2.58万千升的进口总量进居榜首,同比增长了251.8%,占进口散装酒总量的38.7%,进口金额为0.16亿美元,同比增长339.1%,占进口散装酒总金额的23.5%。其次是智利、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美国为主要进口国,其中意大利同比增长最快,进口量为0.74万千升,增长了528.6%;近几年一直稳居散装进口酒首位的智利葡萄酒首次出现下滑,同比下降了33.5%;主要的散装酒进口酒澳大利亚也因种种原因,进口量在持续下降,同比下降了47.8%,被意大利赶超。数据显示,加拿大和希腊成为散装进口酒新的关注地,上半年进口量分别增长了1120%和3603.7%;而进口量下降比较大的是新西兰和阿根廷,分别下降了99.8%和79.9%。

  进口酒消费:上海是老大,市场由东向西蔓延

  今年1-6月份,通过上海海关进口的瓶装酒达到3.74万千升,同比增长47%,金额为2.14亿美元,同比增长81.6%,分别占总进口的36.1%和40.1%,上海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口葡萄酒消费地,巨大的消费潜力与上海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城市文化、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其次是深圳、北京、厦门、广州和宁波等关区,各城市进口瓶装葡萄酒量同比均有大幅度增长,其中宁波增长最快,同比增长了139.2%。

  散装酒进口量最大的关区为青岛海关,1-6月份进口散装葡萄酒2.98万千升,同比增长47.6%,金额为0.28亿美元,同比增长63.2%,分别占散装酒总进口的44.7%和41.2%;其次为天津、石家庄、上海、广州和大连关区。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进口葡萄酒消费仍以国内一线城市为主,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各大城市,而随着葡萄酒经销商对葡萄酒文化的推广普及,消费格局正悄然发生改变,内陆一线城市的消费量正在快速上升,增长幅度已超过沿海城市,葡萄酒市场正逐步由东向西开始蔓延。1-6月份,成都、重庆、武汉、郑州、合肥、长沙等地的葡萄酒进口量均同比翻了一倍。经销商表示:内地一线城市喝葡萄酒之风刚刚兴起,消费量还不多,潜力非常大。

  旧世界国家喜 销量增长快

  对于西班牙葡萄酒出口到中国,在量方面,散装酒的增幅远高于瓶装,上半年,散装酒超过智利,位居第一位。对此西班牙葡萄酒进口商称:成为中国散装酒进口量第一,这并不意外。首先,西班牙作为全球最大的葡萄种植国,从其产能就远大于智利。其次,西班牙葡萄酒的优势在于性价比高。散装酒主要是面向低端市场,要求价格不能太高。第三,西班牙有许多小酒庄、农村合作社性质的酒庄,他们是供应散装酒的主力。近几年,西班牙一改以往保守作风,在国际上大力推广西班牙葡萄酒,拉曼查等一些产区协会,对酒庄在境外推广葡萄酒也会予资金扶持,像参展,在各大城市举办品酒会等。 

  意大利作为世界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很早进入中国市场,出口量一直与法国并列前茅,葡萄酒是意大利传统出口农产品,超过50%出口到其他国家,2010年在中国的销售量增长了70%。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出观了—些专注于经营意大利葡萄酒的酒商,如北京的赛乐园、莫斯欧和宁波的大周酒业,对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新世界国家忧 竞争力下降

  相对于西班牙、意大利葡萄酒的高增长,一些传统的葡萄酒进口国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今年上半年新西兰葡萄酒出口中国的量同比下降了近一倍。业界认为,新西兰的酒品质比较好但价格比较贵,出口量下滑可能是短期行为,随着2012年中国对新西兰葡萄酒进口降为零关税,在国内的进口量或将进入新一轮的增长阶段。2009年中国对新西兰进口葡萄酒关税从20 %下降至12 %,2010年和今年分别下降至8%和4 %。

  澳大利亚作为传统的葡萄酒进口国,多年来,在中国市场已培育了一大批忠实的消费者,但由于澳元升值,自2008年10月以来,澳元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高达72%,致使澳洲葡萄酒的价格竞争力明显下降,已占领的中国市场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进口葡萄酒瓜分。因为汇率的上涨,澳洲葡萄酒的出厂价至少上升了15%,大大削弱了澳洲葡萄酒的竞争力,但很多国内的经销商对澳大利亚葡萄酒依然充满信心。

  缺少辨别能力 消费者倾向原瓶进口

  2011年上半年,葡萄酒进口量已达17.02万千升,其中瓶装酒进口量10.36万千升,比散装酒多出3.7万千升,自2009年瓶装酒首次超过散装酒之后,两者的量差就逐渐拉大。目前,国内消费者对进口酒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缺乏专业知识去辨识产品的真实价值。酒业流通行业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大部分葡萄酒主要采取的是“原装进口”方式,但由于中间关税、增值税等费用的总和达到48%,致使原装进口酒价格昂贵。为了节约成本,有些经销商就会采取国内分装的方式,用同等的运输成本进口更大量的货,采用便宜的包装材料,大大降低了进口成本。其中以次充好、勾兑的现象不可避免,其品质无法保证,定价也不易规范。鉴于此,在原产国一次完成的“原瓶进口”葡萄酒就尤为受欢迎。

  本文发表于《葡萄酒商务》杂志2011年第8期

  版权所有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