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6日中国葡萄酒行业年会在蓬莱隆重举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国内葡萄酒生产和销售的增长态势以及进口葡萄酒增长速度来看,我国葡萄酒的生产和消费已逐步进入快车道,产品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将继续保持现有的发展速度。
2、 在葡萄酒产量增长的同时,其他酒类也保持了增长的态势,整个酒类市场都在扩大。目前消费主要集中的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葡萄酒产品的推广,葡萄酒文化和知识的普及,将有更多地区的消费者逐步接受葡萄酒产品,市场会进一步扩大。
3、 国内几大葡萄酒品牌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占据着大部分份额,近期内,这种格局很难打破。
4、 随着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有更多的外来资本进入中国葡萄酒产业,进入的速度会有所加快,这将给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力量。
5、 国外葡萄酒品牌进入我国葡萄酒市场的欲望日益增强。其进入的方式,从较早的产品进入,到现在的在产区建酒庄,收购企业股份等等。同时,产品的市场推广方式不断更新,力度明显加大,加强了在我国的葡萄酒文化渗透,进口产品的销售量将持续上升。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近一两年部分进口餐酒的价格开始走低,国内外品牌的竞争将更趋激烈。
从我国葡萄酒整个产业链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努力去解决它,使我国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葡萄酒产区及基地建设缺乏科学、长期的规划。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局部过热的现象,对产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市场定位把握不够准确;同时,缺乏对整个行业的深入分析,对行业及本区域存在的问题重视不足;由于过于重视产业发展的规模,不注重研究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合理的品种结构;而且不少基地建设有急功近利之嫌,普遍没有处理好产业发展规模、速度与葡萄酒行业自身规律的关系,最终将可能造成产区、基地建设只是简单、低水平的重复,缺乏核心竞争力。.对此,我们需要在客观看待、分析本区域自然条件优劣的基础上,尊重葡萄酒产业的自身规律,制定科学的酿酒葡萄基地建设规划。同时,根据本区域的人口条件及产业现状,进行合理的产区或区域及产品定位。
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跟不上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对酿酒葡萄研究的基础相对薄弱,又缺乏人才,同时在产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部分地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短期内增长幅度过大,现有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已经跟不上面积增长的速度。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或是个人投身到这个产业中来,有很多是以前从事其他领域的企业或个人,在酿酒葡萄种植的技术储备微乎其微,所以作为引进这些企业或个人的产区政府,应该充分考虑到后续的技术支持或引进的问题。
酿酒葡萄品种单一,葡萄酒产品缺乏个性。我国酿酒葡萄品种比较单一,红葡萄品种中赤霞珠占一大半,白葡萄品种中霞多丽占绝大部分,品种的相同性非常高。各个产区或基地缺乏具有产区特点或优势的葡萄品种,造成了产区、企业葡萄酒产品的品种单一、个性不突出等现象。长远来看,具有区域特点和优势的酿酒葡萄品种将是各产区、企业重要的竞争力,虽说品种筛选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资金成本的投入,但各产区在基地建设特别是新基地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本土葡萄酒文化建设的缺失也是现阶段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虽说我国葡萄洒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但发展模式一直比较粗放式,没有形成自己本土的葡萄酒文化,这已经不能适应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所以,要想实现产业更高层次的发展,提升中国葡萄酒的竞争力,构建和培育本土葡萄酒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的竞争渐趋激烈,国产葡萄酒虽然仍占较大的市场份额,但从目前国内的环境和部分地区的销售情况来看,进口葡萄酒对国产葡萄酒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这也是我们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
本文发表于《葡萄酒商务》杂志2011年第7期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