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爆发大规模葡萄霜霉病
发布日期:
2010-12-13 09:57:27
来 源: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
麦子编译
  澳大利亚葡萄产区长期遭遇一种真菌性病害的困扰,这将使更多种植商退出葡萄种植行业。

  今年澳大利亚内陆地区气候比较潮湿、降雨量大,尤其是河地(Riverland)与尼佤利纳(Riverina)产区更易引发大规模的葡萄霜霉病。现在很多高档葡萄酒产区,包括巴罗莎谷与猎人谷也面临着霜霉病的威胁。此外,用于治理葡萄霜霉病的化学药剂Ridamil短缺,使得病害情况更加严重。

  澳洲最古老的家族酿酒厂御兰堡(Yalumba)负责人阿什利·拉特克力夫说:“由于这些地区多年来都比较干旱,对Ridamil的需求极少,因此没有储存足够的霜霉病治理药剂。目前Ridamil生产公司正开足马力,大量生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墨累谷葡萄种植商协会(代表该产区1000多名葡萄种植商)的利兹·辛表示:“我已经从农业委员会听说,一些种植商的收成全部被霜霉病摧毁,其他种植园损失也很严重。这是种植商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很多人已经在这种困境中抗争了多年,或许不久会退出行业。”

  位于米尔迪拉附近的葡萄种植商布鲁斯·夏尔莫补充称:“霜霉病在河地、Sunraysia地区是个大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葡萄的产量。”

  葡萄霜霉病病状: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花序、幼果等幼嫩组织。如果叶片受害,最初在叶面上产生半透明、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大小形状不一,有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黄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病原菌的孢子梗与孢子囊)。之后病斑干枯呈褐色,病叶易提早脱落。如果幼果感病,病斑近圆形、呈灰绿色,表面生有白色霉状物,后皱缩脱落,果粒长大后感病,一般不形成霉状物。穗轴感病,会引起部分果穗或整个果穗脱落。

  (文章来源:DECANTER)

  版权所有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译者联系

  willa@winechina.com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