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耀文,国家级葡萄酒评委、工程师,宁夏圣路易丁酒庄酿酒师,主持过多项葡萄酒技术项目设计与建设。1999年4月被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授予“金葡萄创业奖”。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了《宁夏贺兰山东麓4万亩酿酒葡萄基地项目书》《宁夏回族自治区葡萄栽培与管理规程》。
1985年,罗耀文考上了西北农业大学的葡萄栽培与酿酒专业,幸运地成为刚刚留法归来的李华博士的第一届三十一名学生中的一员。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罗耀文与葡萄、葡萄酒再也没有分开过。如今,罗耀文和他的同学王焕香、崔彦志、董新义、王正亮等人一样,活跃在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岗位上,辛勤地付出、默默地奉献……
罗耀文
人生原是不断地追逐梦想的旅程
从业二十余年,罗耀文有着和大多数人不尽相同的经历,从国营企业到上市公司,从上市公司又到了私营企业,放弃年产几万吨大厂的总工职务,来到一个只有几百吨产量的小酒庄。看似不理智的选择背后,却是他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的过程。
“1988年,从西北农大毕业以后,我回到家乡宁夏。那时候还是国家分配工作,宁夏地区只有一个葡萄酒厂,就是玉泉葡萄酒厂,也就是现在的西夏王,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我就直接到了酒厂工作。”从玉泉葡萄酒厂技术员干起,罗耀文在玉泉营一呆就是十年。由于当时我国葡萄酒产业刚刚起步,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落后,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更是屈指可数,罗耀文在酒厂很受重视。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内葡萄酒市场非常不景气,玉泉葡萄酒厂也是举步维艰,产量一直上不去,一年只能加工几百吨葡萄。残酷的现实让刚刚毕业,浑身本领正无处施展的罗耀文有些无奈。
1996年,银广夏贺兰山葡萄酒公司筹建,他们找到罗耀文,提出优厚的条件聘请他出任总工。“我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到贺兰山去工作。在西夏王干了十年,有很多朋友,也很舍不得,但是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看不到太多希望。选择贺兰山也是出于个人发展的考虑,贺兰山是宁夏地区第二个葡萄酒厂,规模很大,上来就是一万吨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在接触之后,我觉得,作为上市公司,银广夏在管理上也比较科学,去那工作应该比较有前途。另外,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到银广夏,毕竟是到城里去上班了,感觉上能好很多。”
1998年,贺兰山公司的两万亩基地以及一万吨的车间同时开始建设,罗耀文作为总工参与了设计建设的全过程,作为一个资深的技术人员,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项目投产后,贺兰山葡萄酒也逐渐收受到业内和市场的认可,一切似乎在按照罗耀文预计的那样发展着,直到2001年。
2001年,因为虚报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银广夏濒临绝境,贺兰山葡萄酒公司深受牵连,公司上下人心惶惶。在苦苦支撑一年之后,罗耀文于2002年五一也离开了贺兰山。“在进入贺兰山的时候,的确抱着很大的希望,但是这样的结果却不是我们做技术的所能改变。”
离开贺兰山之后,罗耀文又在宁夏另一家大型葡萄酒企业御马公司担任了五年的总工,期间完成了公司的在宁夏、新疆的几个大项目。在罗耀文的主持下,御马葡萄酒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御马公司也迅速成长为国内知名的原酒大亨。2007年,罗耀文再次选择离开,并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精品酒庄。
“2007年的时候,想得比较多一些,一晃在葡萄酒行业呆了快二十年了,对葡萄酒行业有了很深的感情,自己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一直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一直没有机会。当我们几个朋友凑在一起,说能不能做一个精品酒庄的时候,我觉得机会来了。
能够为酒庄工作,控制葡萄从种植、采摘到酿造的全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酿酒,是很多酿酒师的梦想。在罗耀文看来,在大公司做酒,职务、待遇也都不错,但总是要受很多限制,不能把自己的想法都实现。到了酒庄就不一样了,所有的事情可以自己来决定,这样的一份工作满足了他多年来的一个心愿,也极大地增强了他在葡萄酒行业干下去的信心。
“不会种葡萄的人不是好酿酒师”
有人说酿酒师是工作半年休息半年的美差,但在罗耀文这里可不是,非发酵季节,他总是喜欢呆在基地里摆弄葡萄。虽然一直在酿酒师的岗位上,罗耀文却一直没有离开土地,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不会种葡萄的酿酒师是做不出好酒来的。
罗耀文说,与葡萄的感情是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在学校的时候,三年的时间,学了三十五门课。从葡萄品种到栽培、选育、酿造、后处理等等,葡萄酒从土地到餐桌的每一步几乎都涉及到了。三年的专业学习,为罗耀文在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极大地引发了他对于这个行业的兴趣。
参加工作以后,头十年在玉泉营,由于公司不景气,非发酵季节,很多技术人员就被安排到基地里去工作。罗耀文就和另外四个同事一起承包了三十亩葡萄园,当起了地地道道的果农。“这块地品种很杂,很多品种引进来的时候还知道是什么,但是后来就没有人认识了。我当时就想,咱是学这个专业的,不认识葡萄也不像话。于是就把教科书、参考资料找来一大堆,根据书上描写的植物学特性,一棵一棵地去对照。后来,就从这片园子里一个一个分出了黑比诺、琼瑶浆、白羽、法国蓝等等很多品种。”
结婚以后,因为一时没有房子,罗耀文就搬到了玉泉营农场的实验站,在葡萄品种园旁边找了一处空房住了下来。这里有更多的葡萄品种,而且一行一行单独种植,管理也很到位。因为离得近,又喜欢葡萄,罗耀文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这片园子里。
葡萄园里的日子单调而繁琐,罗耀文却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所在,几年的时间,他不仅把这片园子打理地井井有条,还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一一实践,在葡萄品种、栽培技术方面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为以后的酿酒工作打下基础。
2007年开始,罗耀文接手了圣路易丁酒庄的创建工作,有了二十年从业经验的深厚积累,一切都更加得心应手。2009年,圣路易丁公司把葡萄酒厂和葡萄基地组建成一个公司,完成了对葡萄原料的全面控制。作为酿酒师,罗耀文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小酒庄里做酒,和在大公司做酒,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加自由吧。现在这个酒庄,真正做到了葡萄酒从葡萄开始,和工业化生产是完全不同的。葡萄园我亲自来管,根据做什么样的酒来种葡萄。 2010年开始,从前期管理,到采收期都是完全由酿酒师说了算,我们也开始从‘酿酒’变成‘种酒’。我始终认为,一个酿酒师,如果不会种葡萄,那肯定是做不出来好酒的。如果会种葡萄,这个葡萄又亲自去种,而且根据想要得到酒的条件去决定这个葡萄怎么来种,根据种出葡萄的情况来确定酿酒的工艺,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的好酒。”
细节决定成败
在圣路易丁酒庄的车间里,罗耀文为记者汲出了2009年的赤霞珠新酒,这也是他酿酒多年以来最得意的一款作品。这款酒酒精度达到了15.5度,颜色深沉,香气浓郁复杂,酒体饱满,结构感强,具有很强的陈年能力。说起这款酒的前世今生,罗耀文说,这款酒的成功更多是上天的安排,2009年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优质的葡萄原料。“2009年的气候,从前期看,并不怎么样,但是他有别于往年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早霜来的晚,一直到十月三十一号才来,而我一直把葡萄留到十月底才采摘。宁夏的葡萄基本是在九月底采摘,也就是说,我的葡萄比正常的葡萄多长了一个月。在宁夏来说,这种天气应该说是百年不遇,我是恰好遇到了,并且把握住了而已。”
在罗耀文的手机上,能够看到未来十五天的天气预报,特别是到了葡萄采收季节,天气预报更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根据天气情况决定采摘时间,最大限度保证原料质量,成了罗耀文的法宝。另外,由于酒庄种植面积小,易于管理,酿酒师对于基地能够完全掌控,也是葡萄品质得以提升的重要原因。“十月份这段时间,只要不来霜,宁夏的天气非常的好。没有降水,光照强烈,白天温度在二十七八度的样子,晚上在十度左右。非常有利于酿酒葡萄的着色和糖分积累。每年,我都会根据天气情况尽量把葡萄采摘期往后延长一段时间,比别人的采收时间都要晚。”
罗耀文也承认,如果没有如此特殊的气候条件,是很难再做出这样高品质的葡萄酒的。但是,如果再遇到这样的好年份,他一定不会错过,如果没有,也一定从其他方面去争取,去做得更好。
谈到酿造,罗耀文坦言没有什么秘诀,工艺流程书上都写得清清楚楚,各家酒厂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最多是辅料、设备用的不一样。要说区别,应该说在于细节的把握上。
“比如接种酵母,这个大家都会做,但是大厂跟我这肯定是有区别的。很多厂,把酵母活化以后,直接就加到罐里,但是在我这就不是这样。酵母活化的温度是四十五度,葡萄汁一般在十八到二十度,把四十五度的东西直接加到二十度的里面,酵母就不能立即开始活动。在我这,一般是就把温度慢慢向下降,等温度相差的不大的时候,再把他加入到罐里。当然这样做到底对葡萄酒有多大影响呢,也还没有人去研究,但是从我们理解的角度来讲,这样应该会更好,所以我们这样来做。”
圣路易丁的的葡萄酒会所
“宁夏是一个能产好酒的地方”
二十年酿酒生涯,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挫折与不快,也有过无数次到外地发展的机会,但罗耀文一直不为所动。他说,宁夏是他的家乡,这里有他的父母妻女,也有他的事业根基。“以前的话,与外界沟通还主要靠写信,交流的比较少,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想法。不愿意离开宁夏,一方面因为我是回族,在宁夏生活上比较习惯一些,也感觉更舒适。另一方面,我是学葡萄酒出身的,理论知识也知道一些,通过对宁夏这边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了解了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葡萄品质以后,我就觉得宁夏将来肯定是一个能够产好酒的地方”
“宁夏地区最大的优势,应该就是气候。主要表现在葡萄的成熟期少雨,光照好,温差大,利于糖分、色素、香气、单宁及其他风味物质的积累。最大的劣势就是埋土,埋土对葡萄的损害太大。因为频繁的弯折,在宁夏即使是二十年三十年老树的,也很难保留下来。对于酒庄的发展应该是非常不利的。”宁夏地区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造就了优质的酿酒葡萄原料。但冬季的低温、干旱也给种植户带来了很多困扰。在罗耀文看来,解决葡萄越冬问题,是宁夏地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
现在,罗耀文自己也开始在葡萄园里研究起了架型,并独创了一种倾斜四十五度种植的栽培新模式。葡萄苗在种植的时候就按照将来葡萄埋土时枝条弯折的方向倾斜四十五度定植,生长起来也是45度倾斜着长。第一道铁丝在60到70厘米,葡萄主干长起来以后就横向固定在这条铁丝上,然后结果的枝条统一向上生长,结果位置也控制在固定的高度。按照罗耀文的设想,45度角生长可以减小埋土时的弯折幅度,降低对葡萄主干的损害。控制结果位置也让葡萄的管理变得简单起来,甚至可以像修剪篱笆墙一样的去修剪。节省了人力,也降低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还能很好的控制葡萄产量,提高葡萄品质。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葡萄的根系可能会受到影响,罗耀文也正在自己的园子里琢磨这事。
“通过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感觉,做葡萄酒最关键的不在于酿酒师有多优秀。我在宁夏做得好,但是到别的地方就不一定就能做好。工艺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对当地的气候、土壤、葡萄没有完全的了解,那对酒也不会有很好的把握。只有你对产地有了深入的了解,你才能知道,这个酒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二十年,伴随着宁夏葡萄酒产业的起步、发展、壮大,罗耀文也慢慢在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关于未来,他说并没有考虑太多,只是想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为公司做出物有所值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优质葡萄酒。
版权所有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