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葡萄酒酿香世界 “酒堡硅谷”涌动醇香魅力
发布日期:
2008-10-28 08:59:47
来 源:
水母网
作者:
王小丹
  根据最新统计,今年1-8月份,烟台市葡萄酒产量达到15.09万千升,占全省八成、全国三成以上。这意味着,在中国每三瓶葡萄酒中就有一瓶产自烟台。

  1987年10月,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年会,正式宣布烟台市为“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烟台成为亚洲唯一获此殊荣城市。今天的烟台已经成为中国优质酿造葡萄主产区之一和中国葡萄酒的最大生产基地,汇聚了张裕、中粮长城、威龙等140多家知名葡萄酒企业,拥有卡斯特、君顶等10多处建成和在建的大型酒庄,全市葡萄酒产业集群效应初显。张裕葡萄酒产品成功打开海外市场,并成为中国葡萄酒在欧洲市场第一品牌。2007年、2008年,烟台先后举办了两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进一步叫响“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的品牌,大大提高了烟台的国际知名度。

  “红娘”牵线烟台拿到金钥匙

  让世界了解烟台葡萄酒———尽管怀揣着这个梦想,但上世纪80年代的烟台并不知道以什么方式才能迈上国际舞台。1987年10月31日,当烟台人从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负责人手中接过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证书时,烟台终于找到了那把通向世界的金钥匙。

  上世纪80年代,烟台葡萄酒行业与国际的联系还很少,当张裕公司接到市政府关于邀请国际专家来烟参加葡萄酒品评会的通知时,可谓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说来也巧,1986年9月,张裕公司邀请法国葡萄酒专家博尼埃先生做技术指导期间,获知他和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负责人非常熟悉,便委托他联系该局负责人来烟主持张裕葡萄酒国际品评会。当年11月28日,经过“红娘”博尼埃的牵线,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局长罗伯特·丁洛特给张裕公司发来电传:“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决定于1987年6月15日在中国烟台举行国际葡萄酒和白兰地感官品评讨论会,烟台市可以观察员的身份申请加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

  1987年6月15日,烟台葡萄酒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夜晚。来自四个国家的13名葡萄酒专家和OIV局长罗伯特·丁洛特、博尼埃等外国嘉宾齐聚烟台。在时任烟台市市长俞正声为国外专家举行的接待宴会上,罗伯特·丁洛特宣布将命名烟台市为“国际葡萄酒城”,并向烟台市颁发了一枚“1987国际葡萄和葡萄酒年”纪念章。这个记载着烟台葡萄酒产业历史性时刻的瞬间,后来被制成大理石浮雕,一直镶嵌在张裕酒文化博物馆里。

  在烟期间,专家们实地考察了张裕公司的葡萄种植基地和工厂,并对张裕公司生产的8款名酒进行品评。16日晚,“走向世界的烟台葡萄酒”新闻发布会在东山宾馆举行。17日下午,烟台地区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制组织主席王友政以烟台市葡萄酒协会的名义申请获得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观察员身份,丁洛特先生当场宣布接受并签字。

  1987年被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定为国际葡萄和葡萄酒年,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年会上,烟台市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首次参加了会议。当年10月31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局长和主席正式宣布了世界上28个国家116个“国际葡萄和葡萄酒城”名单,时任烟台市副市长姜德华代表烟台领取了证书———烟台市成为当时中国和亚洲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城市,这把份量十足的“金钥匙”打开了烟台葡萄和葡萄酒行业步入黄金年代的大门。

  中国东部崛起“酒堡硅谷”

  根据最新统计,今年1-8月份,烟台市葡萄酒产量达到15.09万千升,占全省八成、全国三成以上。这意味着,在中国每三瓶葡萄酒中就有一瓶产自烟台。从中国葡萄酒工业的发祥地到最大的葡萄酒工业基地,从100多年前张弼士创建张裕公司到今日崛起于中国东部的“酒堡硅谷”———烟台葡萄和葡萄酒产业从起步到发展的整个历程,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崛起,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酒工业的每一步突破。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干红热”的兴起,干性酒成为葡萄酒舞台的主角,企业投身葡萄酒行业的新浪潮涌现,中粮长城等葡萄酒巨头纷纷聚集烟台,建立种植基地,开辟生产工厂。烟台葡萄酒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质量上升、档次提高,产业格局渐成集群效应。

  从2000年开始,烟台葡萄和葡萄酒产业驶入更快的发展车道,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都陆续来烟投资或合资办厂。这股热潮在加快烟台葡萄酒产业国际化的同时,也促成了产业盆地效应的形成。2007年,全市葡萄园面积达到13900公顷,总产量达到32.4万吨。6年间,葡萄园面积增加了一倍,产量增长了3倍多。

  2005年3月,山东省首家葡萄与葡萄酒局在蓬莱的挂牌成立,标志着烟台葡萄和葡萄酒的产业化管理将更为规范和专业化。2007年9月,作为推动烟台葡萄酒行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我市第一个葡萄酒行业协会———烟台市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正式成立。

  龙头企业对烟台葡萄酒产业的壮大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目前,全市拥有140多户葡萄酒生产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户,已经形成张裕、中粮长城、威龙为龙头的葡萄酒企业群体,成功打开海外市场的张裕已成为中国葡萄酒在欧洲市场的第一品牌。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的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占全国葡萄酒制造业均过半。

  烟台产区集聚品牌魅力 就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国际葡萄酒节上,烟台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智利等世界主要葡萄酒产区的品牌葡萄酒汇聚烟台,200多家国内外葡萄酒客商参会寻找合作和商机。在活动现场,烟台的老朋友、OIV主席彼得·海斯情不自禁地赞叹“烟台葡萄酒,Verygood!”———两届葡萄酒节的举办,让“烟台葡萄酒”的产区品牌越来越被国际世界所熟悉,烟台产区的独特魅力得到了世界葡萄酒业的认可和瞩目。

  “烟台葡萄酒已经形成了被国际市场认同的独特产区特色和地域风格,以葡萄酒节为载体,集中推广、展示‘烟台产区’这个整体概念,打造烟台产区品牌的集群效应,打造‘烟台葡萄酒’这个大品牌,让人们一提到中国葡萄酒就想到烟台,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烟台市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守生说,烟台的葡萄酒行业正在形成合力,致力打造成像法国波尔多一样举世闻名的葡萄酒产区品牌。

  根据烟台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市把葡萄酒产业集群列为突出发展的六个产业集群之一,依托张裕、中粮、威龙等企业建设全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基地,打响“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和原产地域保护品牌,带动种植、仓储、包装制品等产业发展,联接起葡萄种植-酿酒-旅游的复合产业链条。

  醉人酒香带动的不仅仅是种植和酿造,近年来,我市将葡萄酒旅游列入四大高端旅游产品之一予以重点培育,葡萄酒之旅迅速发展。自2005年6月,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和市旅游部门联合推出了省内第一条以葡萄酒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后,烟台葡萄酒产区已接待200多万人次游客。从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到葡萄酒文化观光休闲的不断发展更新,不仅延长了我市葡萄酒产业链,也使葡萄酒庄旅游渐成规模。目前,张裕卡斯特、张裕国际葡萄酒城之窗、瑞事临、伊斯顿、海阳金鼎等一批风格迥异的酒庄正在崛起。

  访者感言

  烟台荣获亚洲唯一“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称号至今21年,作为中国葡萄酒工业的发源地,烟台对于整个葡萄酒行业的意义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凡。抛开一组组彰显实力的数字,烟台葡萄酒工业20年来的发展和崛起,对外见证了整个中国葡萄酒工业的发展,对内则走出了一条在光环笼罩下稳扎稳打的发展之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烟台发展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独特优势是毋庸质疑的,如何让自身优势被认知认可,如何找到平台予以发挥,优势效应形成后怎样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复合产业链并锻造出成熟的产业文化———烟台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过程就像一个“标本”,探索了一条优势产业如何实现“优势最大化”的发展道路。这其中,政府的努力、政策的跟进、企业自身的提升、宣传推广等要素都不可或缺。

  采访中,有一点感触很深。作为中国最大的葡萄酒工业基地、坐拥葡萄酒产量全国最大的生产企业,烟台在发展葡萄和葡萄酒产业上却始终“绷着一根弦儿”,通过吸引国内外大企业的进驻、发展葡萄种植基地、加强与国内外专家的合作、举办国际性行业盛会等一系列举措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不断的自我提升和与国际接轨让烟台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始终能在动态发展中找到新的契机,从而实现新的跨越。 当下,烟台葡萄酒的产区实力日益凸现。更为可喜的是,在锻造“烟台葡萄酒”品牌上,已经形成了一股从上而下、从政府到企业的共识和发展合力,并且已经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东方波尔多”将在烟台这个“酒堡硅谷”崛起,为世界酿出更加醇厚醉人的酒香。

  1984年年度要事

  1月 烟台师范专科学校改为烟台师范学院。

  3月 全市撤销公社建置,改为乡镇建置。

  4月19-24日 中国共产党烟台市第六次(按原烟台市届次顺延)代表大会召开。王济夫任市委书记。

  本月 烟台市被国家定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全国14个沿海城市之一。

  5月11-16日 28个国家驻华使馆武官一行60人在烟台市参观。

  6月14日 烟台陆军预备役师成立。

  16日 37个国家驻华使馆的55名官员于16日、24日分两批来烟台市参观访问。

  20日 一只元末明初古船在蓬莱水城被发掘,长28.6米,宽5.6米,为国内发现的最大古船。

  7月1日 烟台电视台建成并开播,除转播中央和山东省电视台节目外,并播放自办节目。

  烟台大学破土兴建,翌年9月建成并招生。

  9月1日 山东省长岛候鸟保护环志中心站建立,年内放飞各种候鸟351只。

  16日 芝罘区海防营集贸市场建成开业,时为区内最大的工贸市场。

  本月 中国民用航空烟台站建立。10月8日正式开通烟台至北京、烟台至上海航线。

  10月1日 烟台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

  20日 国务院批准兴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3月20日举行开工典礼。

  21-2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烟台市视察。

  28-30日 以总书记马里奥·赫耶尔为团长的阿根廷共产党(马列)代表团一行3人来烟台市参观访问。

  30日 国务院代总理万里视察烟台大学。

  全市进行招工制度改革,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制。

  12月12日 烟台远洋渔业开发公司成立。 (市史志办供稿)

  亲历者说 品评会上与老外专家PK

  “最精彩、最紧张的时刻,就是品评会那天下午。”

  时隔21年,回忆起那次葡萄酒和白兰地品评会的情形,69岁的王恭堂依然历历在目。

  1987年,48岁的王恭堂以张裕公司总工程师的身份,负责在品评会上向国际葡萄·葡萄酒局局长罗伯特·丁洛特、法国葡萄酒专家博尼埃和五位国外葡萄酒、白兰地专家依次介绍每一个酒样,然后再请专家品评。从葡萄品种到酿造工艺,从理化指标到产品特点,面对各位专家的考问,王恭堂对答如流,不失幽默和风趣,让品评会的气氛变得很轻松。

  品评会上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时,专家们对张裕公司新开发的X.O级白兰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边品尝,一边“惊讶”。法国科涅克白兰地研究所所长康达格雷尔先生觉得,张裕提供的白兰地与法国X.O级科涅克白兰地相差无几,怀疑张裕白兰地是用购买的法国白兰地调配的。“他详细询问了这种白兰地的葡萄品种、发酵条件、蒸馏方法、贮藏时间。我对每个问题的准确回答打消了他的疑虑。”王恭堂回忆说。

  有了这个小插曲,品评会一度变成王恭堂与康达格雷尔之间的讨论会,别的专家都聚精会神地倾听着。这场“PK”的结果,是康达格雷尔心悦诚服地连连点头,冲王恭堂竖起了大拇指。

  “1987年那次品评讨论会,对于让世界了解烟台、让烟台葡萄酒走向世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它打开了中国葡萄酒与国际葡萄酒交流的大门。”王恭堂感慨地说。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